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264章 對德態度
    日本的新首相寺內正毅, 一八五二年二月五日,出生於長州(現山口縣)。長州藩士出身,曾參加戊辰戰爭。

    一八六九年在鎮壓幕府殘餘勢力的箱館戰役中表現出色,由山田顯義推薦入大阪兵學校學習。

    一八七一年八月十四日初任陸軍少尉。歷任陸士學生司令副官,後備步兵第六大隊長,近衛步兵第一聯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長。

    一八七七年參加西南戰爭,在最大的一次戰役中右手負傷。由此轉入軍事教育系統。任陸士學生大隊大隊長。

    一八八二年作爲閒院宮載仁親王的隨員赴法國,駐法公使館附武官。一八八七年回國任陸軍大臣大山岩的官房副官,祕書官兼陸軍戶山學校校長,陸士校長代理,陸士校長。由於得到日本陸軍創始人山縣有朋元帥賞識,任第一師團參謀長,參謀本部第一局長。甲午中日戰爭時任大本營運輸通信部長官。

    一八九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晉升陸軍少將。後歷任參謀本部第一局長(事務代理),升男爵,參謀本部附,步兵第三旅團長。

    一八九八年首任陸軍教育總監,陸士校長(事務代理),同年升爲中將。

    一九零零年兼參謀次長兼鐵道會議議長。一九零二年任第一屆桂太郎內閣陸軍大臣兼教育總監,並在第一次西園寺公望內閣、第二次桂太郎內閣中留任,任期長達十年。參與指揮日俄戰爭。一九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晉升陸軍大將,翌年九月二十一日升子爵。任鐵道會議議長兼馬政長官兼韓國統監兼第一任朝鮮總督。

    在職六年中,鎮壓了朝鮮人民的反抗鬥爭,建立了日本對朝鮮的殖民統治。完全吞併朝鮮。

    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升伯爵,一九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授予元帥稱號,在山縣有朋的堅決支持下,同年十月九日接任第十八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寺內正毅是個從政老手,一上臺就高唱日“支”親善。日本外相後藤邀晤中國公使章宗祥密談,希望中國派一個親善使節到日本進行關於解決中日懸案的談判,日本且願借款支持中國政.府。

    日本希望中國政.府先派親日的曹汝霖爲祕使前來日本,把一切條件談妥,然後再派一個如徐世昌這樣的,親日色彩並不濃的大員,以正式使節出面來簽訂這個協定。

    章宗祥把這消息告訴了曹汝霖,曹本應列入帝制禍首名單內,由於日本公使的庇護才得逍遙法外。

    曹得到章宗祥的祕訊,向段進言,提出“攘內”必先“安外”,必須借外援統一這個四分五裂的中國。所謂的外援,就是取得外國的政治借款和軍火供應,有了這兩項,就可以鎮壓國內的反對力量。

    曹又推論袁世凱的外交失敗原因,是外交上採取了聯英聯美以制日的錯誤方針。日本近,英美遠,遠水不能救近火,英美忙於歐戰,抽不出力量到東方來。中國向美國借款,或者親近英美,首先就會受到日本政.府的強力反對,而西方國家爲了討好日本,在緊要關頭上也會犧牲中國,弱國不能採取“遠交近攻,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而只能採取“近交善鄰”的外交政策。

    段祺瑞正苦於自己的政權不穩,財政上已經面臨山窮水盡,對外借款波折重重。軍事上他也不能控制南方,甚至不能控制北洋派。加上總統和國會又處處和他爲難。很自然地聽了曹的話,希望得到日本這個外援。段也認爲徐世昌是最好人選,就派人去作徐世昌的工作。

    日本是對中國最有威脅的列強,徐世昌是個老狐狸,當然不會去幹這種“漢奸”勾當,拒絕擔任赴日特使的工作。

    民國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段根據曹的意見,以國務院的名義令章宗祥先與日本政.府接洽,派曹汝霖爲親善特使。

    這件重大任命,段既未通過國務會議,也把總統矇在鼓裏。直到十一月三十日日本同意了,段才提交國務會議。還是把問題的真相隱瞞着,只輕描淡寫地把這件事說成是外交上的一種儀式,因爲日本內閣改組而派使致意,閣員們果然被瞞過。

    十二月一日段把擬好的命令:“派曹汝霖爲特使以大勳位贈與日皇”送到總統府去蓋印,並令曹親自去謁黎說明一切。曹見到黎,說得也是一番官話。

    不料曹的話還沒有說完,老好人的黎元洪竟陡然站起來,大聲叱罵說:“好,你們要賣國,我黎元洪偏不讓你們賣國。”

    曹汝霖碰了一個大釘子,垂頭喪氣地退了出來。

    曹汝霖被黎元洪轟出來後,正巧新任國務院祕書長張國淦也來謁黎。

    黎餘怒未息,見了張也沒好氣:“好,你們集體賣國!”

    張找黎是來談別的事,如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只好僵在一邊。直到黎氣平後,把經過告訴了張,張才知原委,便建議黎,把這個問題提交國會去解決。

    梁啓超、湯化龍一派的研究系議員,雖然極力維持段內閣,但無濟於事。參、衆兩院同時提出了關於派曹汝霖爲赴日贈勳特使,事先未經國會同意的質問案。

    十二月五日,段親自到參議院解釋說:“曹汝霖現任參議員,既爲國民代表之一,就不能指摘政.府用人不當。曹汝霖精通日語,熟習外交儀節,日本政.府已經表示歡迎,未便改派別人前往。”

    同一天,段派外交部參事伍朝樞代表他到衆議院解釋說:“十一月十八日,政.府接到駐日公使章宗祥的報告,日本政.府表示歡迎曹汝霖爲贈勳特使,這個問題未便變更前議。”

    參、衆兩院對段的答覆都不滿意,衆議院作出決定:關於派遣特使案,應於事前徵求國會同意,否則不能予以承認。

    黎元洪和國會只是就法理程序反對曹赴日,卻不知道曹去日本是爲了進行祕密外交,所以他們都不反對派特使到日本,而只反對派曹爲特使。

    由於這個原因,段乃改變方法,把派遣特使赴日授勳事弄假成真地作爲一個外交禮節。

    十二月十三日北京政.府下令:“派熊希齡前往日本呈遞大勳位。”

    這道命令中並未給熊以特使名義,以避免又要徵求國會方面的同意。可是這道命令發表後,又引起了日本的反對。

    本來在派熊命令發佈前,已獲得日本“沒有反對熊”之意,不料命令發表後,日本外相本野忽又面告章宗祥說:“貴國政.府擬派曹汝霖,我們已奏明天皇,我國輿論也一致表示歡迎。今又改派熊希齡,足見貴國政.府的內部並不一致,今後人選可能隨時會變,與我國輿論也不一致,請熊先生展期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