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407章 童子試
    古代羅馬著名的哲學家說過:“教誨是條漫長的路,榜樣是條捷徑。”

    年輕人的身上充滿激情和潛力,如能得到優秀領路人的指點,則更能激發他們身上的活力。

    帶着蔡元培走上科舉之路的領路人,便是我們前邊提到的他的六叔蔡銘恩。

    蔡銘恩,字茗珊,縣學廩膳生員,工於制藝,善詩詞,在紹興授業講學。在蔡元培之前,是蔡家族人中,世世代代讀書登科的第一人。

    只不過,他的科舉之路更爲坎坷。不但是在蔡元培中舉六年後才成就舉子夢,而當蔡元培後來一路高就,他卻止步於舉人。乃至於後來蔡元培當了京試的閱卷大員後,因有他六叔參見京試而不得不迴避,正所謂後來者居上。

    蔡銘恩或許是因爲自己不甚得志,便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寄託在蔡元培身上。

    要想在科舉這條崎嶇路上不斷往上攀登,小考這一關是必須要過的。

    蔡元培在16歲時,六叔帶着他參加童子試,也就是小考。

    當時的小考分爲縣考、府考、道考三級。縣考正試一場,復考五場。府考正試一場,復考三場。道考正試一場,復考一場。

    參加考試之前,六叔見蔡元培特別緊張,就安慰他,說這一次參試,不妨當作一次嘗試,一次熱身,積累考場經驗。不要期望值過高,對結果不必看得過重。

    考試的結果,蔡元培果然沒能考中,因爲六叔提前打了“預防針”,此次失敗,對蔡元培打擊倒不是很沉重。

    其實,這一次,蔡元培對自己的考試應答,自我感覺還是很不錯的,他甚至想不出自己的差距在哪裏。既然名落孫山,他總算見識到了科考的艱難

    第二年,也就是蔡元培17歲的時候,六叔又一次帶着他參加小考。或許是爲了讓他放鬆,或許是免於遭受打擊,進考場前六叔又有話在先,說這小考沒有個四次五次的是別想過。所以,這一次考完後,蔡元培可是沒抱任何希望。沒想到,結果卻大出他的意料,考中了。

    這一次的主持考試的提學使潘嶧琴先生,他特別欣賞蔡元培的文筆,給蔡試卷的評語有:“筆輕而靈,意曲而達”,“論尤精當,與衆不同”。蔡元培應該是有幸遇到了潘嶧琴先生這樣的有識之士。

    潘嶧琴,諱衍桐,廣東番禺人,這是個有真才實學且獨具慧眼的人。

    17歲就考中了秀才是不多見的,蔡元培和蔡家很受族人和四方鄰居推崇。

    在此後的兩年裏,蔡元培先後在紹興城內的姚家和單家充任塾師,每家有學童七至八人,這應當是他執教生涯的開始。

    蔡元培是個做事認真的人,不想簡單的重複自己前輩的教書先生們走過的路。除了四書五經這些必讀課外,他還想給學童們灌輸更多的知識,這樣,他自己必須懂得多,就必須多讀書。所謂,以其昏昏如何能使人昭昭。

    六叔有限的一些藏書已經被他閱覽無遺。《儀禮》、《周禮》、《春秋公羊傳》、《大戴禮記》等,這些書他不知讀了多少遍。在沒有書可讀的時候,他也隨意剪讀一些考據和詞章的書籍。諸如,《章氏遺書》、《日知錄》《湖海詩傳》、《國朝駢體正宗》、《絕妙好詞筏》等等。尤其注力於金融學和小學(文字學),並開始學作散文和駢體文。而對研習了六七年之久的八股文兒,卻較少有問津。

    隨着興趣的增加和涉獵的廣泛,這樣自覺不自覺的將他引入專門的學術領域。如他自己所說:“讀王伯申氏、段懋堂氏諸書,乃治沽訓之學。”然而是他最爲得意的。深受影響的則是朱駿聲的《說文通訊定聲》。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和於正變的《癸已類稿》、《癸已存稿》等幾部書。

    朱駿聲(1788年3月30日——1858年11月21日),字豐芑,號允倩,晚年又號石隱,江蘇蘇州人,清中後期文字學家。十三歲受讀《說文解字》,十五歲師從清代乾嘉學派大師錢大昕,錢大昕十分欣賞他,說:“吾衣鉢之傳將在子矣。”

    嘉慶二十三年中舉,官揚州地教諭。他博學無書不讀,嫺習經史,擅長詩賦詞章,著作甚多。著有《說文通訓定聲》和《傳經堂文集》等作品。

    《說文通訓定聲》18卷,是第一部聲首學書籍。全書以諧聲聲符爲綱,按音分別歸屬古韻十八部。同從一聲符孳衍的字都聯綴在一起,秩然有序。每字之下,先釋《說文》本訓,引羣書古注爲證,即所謂說文;次陳述字的引伸義和因文字假借而產生的假借義,即所謂通訓;最後舉出上古韻文中的用韻來證明古音,凡同韻相押叫做古韻,鄰韻相押叫做轉音,闡明字音,即所謂定聲。這3部分的主要部分是通訓,對研究詞義的發展和轉變大有幫助。

    其它著作如《禮儀經注一隅》《夏小正補傳》《小爾雅約注》《春秋左傳識》《離騷補註》等。以及堪定而未刊行者《尚書古注便讀》《春秋三傳異文核》《小學識餘》《六書假借經證》《秦漢郡國考》《天算瑣記》《經史問答》《歲星表》等。

    《朱氏羣書》收論著七種,有光緒八年(1882)臨嘯閣刻本;《朱駿聲文集》,有民國七年(1918)心社鉛排本。

    章學誠(1738年-1801年),原名文鑣、文酕,字實齋,號少巖,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清代史學家、思想家,被稱之爲中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誌學奠基人。

    這是個很勵志的人,也是個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被埋沒的人。對於其人,不妨祥加介紹。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章學誠第一次赴京師應順天府的鄉試,未能中舉。隔年再赴鄉試,又被斥落,於是就學於國子監。

    章學誠在國子監讀書期間,尋常考試名次仍常居下等,受盡考生們的蔑視與訕笑。但同舍諸生中也有曾慎、甄松年兩人與章學誠互爲相知。

    乾隆三十年(1765年),章學誠在京師第三次應順天府鄉試,依然落榜,不久便拜投翰林院編修朱筠爲師,學寫文章。

    朱筠與當時一大批著名學者過從甚密,使章學誠藉以結識了許多學界名流,開闊了眼界。其中戴震的言論對他影響最大,特別是在如何治學、通過什麼途徑成學的方面。

    戴震是乾隆年間第一流學者,經學考據的大師,在哲學上也有創見,又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戴氏的治學理念是:“所以明道者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有漸”。這就是說,必須通過訓釋字句以解經,才能進而明道,即得出理論上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