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
    胡適的《四論問題與主義》,主張以“歷史的態度”輸入學說和主義。

    因爲《每週評論》遭北洋政府封禁,第37號只印刷了第一版,其中就有《四論問題與主義———論輸入學理的方法》的部分文字。文章談及“輸入學說”的注意事項和“應該注意‘論主’的生平事實和他所受的學術影響”。

    此後的文字沒有刊出,這篇文章後來被胡適收入《胡適文存》。

    《四論問題與主義》的題下,胡適特地標明該文主要探討“論輸入學理的方法”,即對於輸入各種學說主義所應採取的態度。胡適將其歸結爲“歷史的態度”,即“凡對於每一種事物制度,總想尋出他的前因與後果,不把他當作一種來無影去無蹤的孤立東西,這種態度就是歷史的態度”。他希望中國學者都用這種態度研究一切學理、一切主義,這樣輸入的每一個主義,“都是活人對於活問題的解釋與解決”“都有來歷可考”“都有效果可尋”,並且避免了許多“一知半解、半生不熟、生吞活剝主義”的弊端。

    輸入學說怎樣實行“歷史的態度”?胡適認爲,要注意三點:第一,要注意學說產生的時勢情形,因爲“凡是有生命的學說,都是時代的產兒”,最初“都只是一種對症下藥的藥方”。

    第二,要注意“論主”的生平事蹟和所受的學術影響,因爲學說代表某人的“心思見解”,如不仔細分辨,就會把“個人怪癖的分子,當作有永久價值的真理”。他以“馬克思主義”的“論主”馬克思爲例,對此作了說明。

    第三,要注意學說的效果即“主義的價值和功用”,效果包括在思想界學術界發生的影響、改變人的言行、變換制度風俗的性質等等,觀察這些效果,就能清楚學說的意義和功用價值。

    他以“馬克思主義的兩個重要部分”唯物史觀和階級競爭說爲例,對此加以說明。胡適雖然充分肯定唯物史觀的價值和意義,但卻極力反對階級鬥爭。對其,其言辭很激烈,認爲“階級競爭說”“太偏向申明‘階級的自覺心’,無形之中養成一種階級的仇視心”。其結果是,“使社會上本來應該互助而且可以互助的兩種大勢力,成爲兩座對壘的敵營,使許多建設的救濟方法成爲不可能,使歷史上演出許多本不須有的慘劇”。

    前邊說了,1919年8月30日,北洋政府下令封禁《每週評論》。原定8月31日出版的第37號,只印刷了第一個版面。這個問題上的爭論也便被迫戛然而止。

    藍公武(1887年1月23日—1957年9月9日)字志先,祖籍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鎮古城村。

    幼讀私塾,後赴日本留學,1911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1913年赴德國留學。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回國。1904年加入光復會。辛亥革命後曾任《時事新報》總編輯等職。1917年後任《國民公報》社長、《晨報》董事、北洋政府國會議員。先後參加了辛亥革命和護國、護法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後,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1923年起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大學任教,講授馬克思的《資本論》。

    1931年後積極支持中國共產黨的祕密工作。抗日戰爭時期,因在高等院校宣傳抗日救國主張,1940年曾被日本侵略軍憲兵司令部逮捕關押,後經親朋營救獲釋。

    1945年夏到晉察冀解放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察哈爾省人民政府教育廳廳長、北嶽行署民政廳廳長。

    1948年9月任華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政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任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兼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委員。曾被選爲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

    在問題與主義的爭論中,無論胡適還是李大釗,都力圖通過充分和縝密的說理服人,表現出一種寬容與溫和的態度。李大釗在給胡適的信中開頭就表示,他的觀點“其中有的或可與先生的主張互相發明,有的是我們對社會的告白。現在把他一一寫出,請先生指正”;文末又說:“以上拉雜寫來,有的和先生的意見完全相同,有的稍相差異”,“如有未當,請賜指教”。而胡適對藍公武、李大釗二文的反應則是“把我的一點意思,發揮的更透徹明瞭,還有許多匡正的地方,我很感激他們兩位”。由此可見,雙方都在相互尊敬的基礎上討論問題,既相互辯駁,又相互肯定,絕無後來政治論戰中那種十足的火藥味和你死我活的激烈交鋒。

    細讀爭論雙方的觀點,都有可圈可點之處,重要的是他們是在平心靜氣的討論問題,甚至相互學習和借鑑,何來劍拔弓張。

    無論胡適、李大釗、藍公武,都是個人品質很好的努力作學問和追求真理之人。現在回過頭來,討論他們在哪些方面誰對誰錯,誰更有道理,固然也是有益處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治學的態度,和討論問題時的心懷若谷,不像有些人那樣搞起大批判來就你死我活。

    著名黨史學家胡繩晚年曾指出:“胡適與李大釗之間的‘問題與主義’之爭,過去把它講成是敵對雙方的鬥爭,事實上還是朋友之間的爭論,雙方都是反對封建主義舊思想、舊勢力的。……這場爲時短暫的‘問題與主義’之爭,是民主陣線內部發生的一場爭論。爭論的方式是商討式的,直率而溫和,並沒有劍拔弩張。爭論之時,胡適與李大釗之間,友誼依舊。爭論過後的相當長的時間裏,陳獨秀、李大釗與胡適,也並沒有因爲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迥異而反目爲仇。所以,過去把這場爭論說成兩種敵對思想體系不可調和的大搏鬥,無疑是誇大了。”

    至於論爭的結果,有人認爲,這場爭論促進了李大釗等人更切實地把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與深入瞭解和逐步解決中國具體問題相結合,這對於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推動人們進一步探索如何改造中國社會起了積極的作用。如李大釗在《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中就寫道:我們“把這個那個的主義,拿來作工具,用以爲實際的運動,他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適用環境的變化”。因此,“一個社會主義者,爲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麼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於環繞着他的實境”。這無疑是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他還承認:“我們最近發表的言論,偏於紙上空談的多,涉及實際問題的少。以後誓向實際的方面去作。”

    從後來的情況來看,他確實也是這麼做的。

    一個多月後,李大釗發表《北京市民應該要求的新生活》一文,就改良北京市民生活問題列出20條意見。這些意見都是關係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市政問題,如稅收、房租、圖書館、夜校、公園、醫院、孤兒院、恤老院、汽車、電車、浴所、食堂、公廁、電燈、電話、市區規劃等,均一一列出,力主逐項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