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154章 尊孔復古
    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民國風雲人物演義第一卷袁世凱 第154章尊孔復古 ..一九一四年五月三十一日,白朗軍由臨潭東返,沿途艱苦奮戰,衝破層層阻截。經甘谷、寶雞、興安等地,於六月二十八日抵荊紫關。

    白朗決定分散活動。七月三日,白朗率領魯山、寶豐籍義軍千人回到寶豐。而後士兵探家,因種種原因未能及時歸隊,兵力銳減。

    白朗的消逝或死亡是一個謎,這一場風暴也以謎的結果告終。

    由於白朗軍在河南、陝西、安徽、甘肅的大行軍,過分疲憊。待由甘肅折回陝西再返河南老巢時,事實上已是強弩之末了。白朗軍的兵士們一見到家鄉,便不顧命令紛紛回家。

    追擊白朗軍的,是毅軍翼長趙倜。袁世凱本來派他爲豫南剿匪督辦,責成他消滅白朗軍。怎知白朗軍無法堵住,趙倜因此而受革職留任,戴罪立功的處分。於是他便格外賣力追擊白朗軍。白朗在前,毅軍在後,馬不停蹄地追,追,追。

    當白朗軍回到河南老巢,喘息未定,兵卒離開,趙倜的毅軍也趕到了。

    這時袁世凱在北京突然接到趙倜的告捷戰報:“據鎮嵩軍劉統領鎮華稱,張治功電稱,前派靳副官敬民、王隊長景元混入匪內,八月五日午後在魯山附近大營北廿裏石莊將白匪擊斃。匪屍已解省辨認。”

    又發表田文烈的報告: “朗身腐敗,已於八日將首級由汽車解到,裝以木籠,懸之迎薰門城牆上。”

    八月九日,大喜過望的袁大總統發表褒功令,特任趙倜爲宏威將軍,劉鎮華晉級中將,並授以勳五位,張治功升授少將。

    不料過了三天的八月十二日,北京的大總統府又撤消了這個褒功令,並指責了冒功行爲。

    其令如下:“續據河南護軍使趙倜電陳:白匪斃命,確係田作霖、張敬堯、牛桂林、劉寶善等各支隊先後在三山寨等處圍剿,白匪迭受重傷,旋即斃命。匪黨移屍掩匿石莊附近,張治功適在該處查獲等情。張治功跡近冒功,劉鎮華未經實查,遽予轉報,殊屬不合;姑念搜捕甚力,免予議處,應將九日策令取消。”

    冒功之外還有爭功,由於爭功,第六師和毅軍幾乎開火。事後據俘虜所供,白朗死後,白朗軍由宋老年爲總杆首,據守母豬峽。白朗軍祕不發喪,瘞屍張莊之東,其中有一人向毅軍告密,所以有割首冒功一事。

    九月二十日袁世凱委任趙倜爲德武將軍,督理河南軍務,升任張敬堯爲第七師師長。

    白朗的驚擾在白朗死後總算告一段落。

    因爲袁世凱談白朗色變,曾有這麼一段插曲:有一天,袁在報上看到一篇署名段世垣的專論:“中央制芻議”,覺得“文意兩佳”,便打聽作者是何許人

    旁邊祕書說是河南人,曾任國會議員。

    袁世凱很以同鄉中有這麼一個人爲得意,遂派爲總統府祕書。過不久,袁世凱表弟張鎮芳由河南都督任內調回,和袁世凱談起地方人才。

    袁世凱忽然想起了段世垣,稱讚他的文章不錯。

    張鎮芳即變色說:“他麼是一個老同盟會會員。”

    袁世凱一聽臉色也變了,正像西太后聽到革命黨和維新派一樣。立即派偵探嚴密監視段世垣的行動。偵探們一會說他是黃興派來的隊長,一會又說他和白朗的軍師另一國會議員凌鉞祕密通信。

    很快,這位座上客變成了階下囚,而總統府那個祕書則宣告失蹤。

    此後,總統府加強了戒備,還換了出入覈驗的腰牌,並要粘貼使用人的小照。

    白朗的起事,說到底是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中,做爲階級的農民,並不是新生產力的代表。誰都知道,農民起義的最高成就是用新的封建統治代替舊的封建統治。

    在世界上,中國封建歷史差不多最爲漫長。學者們在探究其原因時,有人提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民起義在中國的歷史上頻發。道理很簡單,如果農民起義能夠實現改朝換代,一般會使階級矛盾得以緩和。而戰亂總要使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物質生產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出現不同程度的倒退。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社會制度變革的根本動因,在於社會的物質生產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地提高。

    也就是說,總得說來,農民起義是把封建統治維持在一定秩序內的力量。

    由此看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白朗的起義本身肯定是沒有前途的。但是,在反對封建專制的革命中,對於類似於白朗的起義,革命黨人如果善加利用,是可以發揮同盟軍作用的。

    從規模上看,白朗的起義並不是很大,所以影響那麼大,一方面是袁世凱從上到下的對其的無限誇大;另一方面,白朗軍所以得到很多民衆的擁護,說明袁世凱的這個政.府,是越來越不得人心了。

    幾乎所有中國的封建統治者都是尊孔的。剋制自己,讓自己的思想和行爲符合封建禮儀、道德和綱常、維護封建秩序,孔子的儒家思想無疑迎合了封建統治的需要。

    民國成立前,保皇思想的代表人物康有爲,就發表共和政體論、救亡論等文章,大談共和不適合中國國情。民國成立後,他大肆攻擊以孫中山爲首的革命黨人,認爲中國的危機和混亂都是革命黨人造成的。宣揚只有恢復舊制度、舊秩序、舊道德,才能拯救中國,挽救危機。

    他認爲,只有尊崇孔子、孔教,才能做到“人心有歸,風俗有向,道德有定,教化有準,然後政治乃可次第而措施之”。

    因此,他把尊孔當作頭等大事,四處呼籲恢復尊孔、讀經,要求定孔教爲國教。

    一九一二年十月,“孔教會”在上海成立,康有爲被推舉爲會長。

    康有爲在給孔教會的電文中說:“昔法人越南之歲,僕考萬國教俗,獨居深念,中夜涕零,深慮據亂世之經說,大教將墜於地,乃發大同太平之新教,至戊戌開孔教會,曾上奏。去歲夏,際亙古未有之變,俎豆廢祀,弦誦聲絕,大驚深憂,乃草序例寄門人麥孟華、陳煥章,令開會滬上。”

    孔教會開辦簡章規定:“本會以昌明孔教、救濟社會爲宗旨”,“以講習學問爲體,以救濟社會爲用。仿白鹿之學規,守藍田之鄉約。宗祀孔子,以配上帝;誦讀經傳,以學聖人冀以挽救人心,維持國運,昌孔子之教,聿照中國之光”。

    “孔教會”總會設在上海,國內各縣設立支會,各市鄉設立分會,外洋各埠也設支會、分會。“凡誠心信奉孔教之人,無論何教、何種、何國皆得填具願書,由介紹人介紹人會。”

    會務分講習部和推行部,講習部負責宣講經學、理學、政學、文學,推行部的任務是“講道化民”、“拜聖讀經”、“考禮正俗”、“仁民愛物”。

    規定每年在孔子誕辰紀念日前三日開全國大會一次,每月、季各開常務會一次。

    一九一三年,康有爲等又相繼創辦孔教會雜誌、行世報和不忍雜誌。各地也成立了不少類似的團體,如山西的“宗聖會”、山東的“孔道會”等等。孔教會的追隨者以北京、上海、天津、青島、南昌、長沙等城市爲中心,以辦“詩社”、“讀經會”爲名義和形式,招徠信徒,擴大影響。

    孔教會極力攻擊民主共和,詆譭自由平等觀念,污衊革命造成了社會混亂。

    在孔教會雜誌上有一篇署名孔教會全體的斥北京教育會破壞孔教之罪的文章,裸地指出:“今中國改建共和政體,於政事宜若有進步矣。然而紀綱不立,中央與地方隱然分爲十數國,無統一之實。賞罰顛倒,驕悍跋扈之徒、非縻之以祿位,即餌之以財賂。而挾兵拒命之夫,作奸犯科之輩,且熟視無睹而莫敢誰何也。”

    “自共和成立以來,政事上何嘗有毫釐之進步,亦只見其退步而已。”共和致使道德敗壞,“人心風俗益又甚焉。譎觚成風,奇衰百出,廉恥道絕,大言不作,造作黑白,名實混亂,天下無事非之公,舉世以攻擊爲事”。

    康有爲在祀天配孔議中說:“今民國肇建,號稱共和,天下之心,皆放無紀極,昔患一人專橫於上,今乃患億兆人縱恣於下。”

    在中國學會報題詞中說“孔子曰:湯武革命,順呼天而應呼人。天視民視,革命乃吾中國最尋常之事。然革一朝之命可也,奈之何舉中國數千年之命而亦革之乎今也教化革命,紀綱革命,道揆革命,法守革命,禮俗革命,人心革命,國魂革命。大火焚室,空空無依;茫茫無所適,倀倀無所之,遊魂太空,風雨飄搖之,雷霆或震,絕命是朝,歐服歐歷,徒爲棺驚駭娶之儀。何我同胞大愚不移,一至於斯乎”

    康有爲對共和以來廢除祀天祭孔,廢止小學讀經等極爲不滿,他攻擊說:“自共和以來,百神廢祀,乃至上帝不報本,孔子停下祭,天壇鞠爲茂草,文廟付之榛荊嗚呼,中國數千年以來未聞有茲大變也。”

    “有斯異政,舉國惶駭,既已廢孔,小學童子未知所教,俟其長成未知猶得爲中國人否也,抑將爲洪水猛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