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
    籌安會的活動引起了多方反對,肅政廳呈請取消籌安會文:“自籌安會成立以來,雖宣言爲學理之研究,然各地謠言蜂起,大有不可遏抑之勢。楊度身爲參政,孫毓筠曾任《約法》議長,彼等唱此異說,加以函電交馳,號召各省軍政兩界,各派代表加入討論,無怪人民驚疑。

    “雖經大總統派員在參政院代行立法院發表意見,剴切聲明,維持共和,爲大總統應盡之職分,並認急遽更改國體爲不合宜,然日來人心並不因之稍安,揆厥所由,無非以籌安會依然存在之故。應懇大總統迅予取消,以靖人心”云云。

    袁世凱這時搖身一變,成爲了民主人士,講起了言論自由。

    回覆肅政廳:“歐戰發生後,國際情勢已變,墨西哥之亂,可爲寒心……我以大總統之地位,實難研究及此;但學者開會討論,根據言論自由之原則,政.府無從干涉。…… 我個人既不想做皇帝,又不願久居總統之位,洹上秋水,無時去懷,無論他們主張如何,均與我不相涉。……此舉可視爲學人研究,倘不致擾害社會,自無干涉之必要。”

    籌安會成立之後,原定計劃是組織各省代表前來北京,向代行立法院的參政院請願,要求變更國體。但因爲參政院要在九月一日開會,各省代表來不及全體趕到北京,因此只好改由各省旅京人士組織“公民團”分途向參政院請願。

    所有請願書均由籌安會代擬。九月一日日參政院開會時,便有所謂山東、江蘇、甘肅、雲南、廣西、湖南、新疆、綏遠等省區代表,紛紛呈遞請願書。

    籌安會自成立到組織請願團,前後不到十天,這樣的高效率,恐怕在全世界也不可能有第二。

    有人戲稱:袁世凱一生中所玩的政治把戲,這一幕是最拙劣而幼稚的了。

    九月六日,袁派政事堂左丞參楊士琦出席參政院,代表他發表對於變更國體的宣言如下:

    “本大總統受國民之付託,居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地位,四年於茲矣!憂患紛乘,戰兢日深,自維衰朽,時虞隕越,深望接替有人,遂我初服;但既在現居之地位,即有救國救民之責,始終貫徹,無可委卸,而維持共和國體尤爲本大總統當盡之職分。近見各省國民紛紛向代行立法院請願改革國體,於本大總統現居之地位似難相容。

    “然本大總統現居之地位本爲國民所公舉,自應仍聽之國民。且代行立法院爲獨立機關,向不受外界之牽掣,本大總統固不當向國民有所主張,亦不當向立法機關有所表示。惟改革國體於行政上有絕大之關係,本大總統爲行政首領,亦何敢畏避嫌疑,緘默不言!

    “以本大總統所見。改革國體,經緯萬端,極應審慎,如急遽輕舉,恐多窒礙,本大總統有保持大局之責,認爲不合時宜;至國民請願,不外乎鞏固國基,振興國勢,如徵求多數國民之公意,自必有妥善之上法,且民國憲法正在起草,如衡量國情,詳晰討論,亦當有適用之良規,請貴代行立法院諸君子深注意焉!”

    這是一篇半推半就的妙文,袁世凱已經明白表示如果全國人民硬要強迎他做皇帝,他便只能服從民意而不便有所反對。參政院心領神會,馬上製造民意的文策。

    籌安會的成立,雖然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不過這個機構本是一個研究國體的機構,所以除了國體論戰而外,反對的人也是循法律途徑,希望**解散這個團體,沒有其他的實際行動。

    楊度的老師王闓運,他辭去國史館長回湖南老鄉,看來也不甘寂寞。

    民國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王闓運由衡州來電雲:

    “大總統鈞鑒:共和病國,烈於虎狼,綱紀蕩然,國亡無日。近聞伏闕上書勸進者不啻萬餘人,竊謂漢語有云:代漢者當途高。漢謂漢族,當途高即今之元首也。又明讖雲:終有異人自楚歸,項城即楚故邑也。

    “其應在公,歷數如此,人事如彼,當決不決,危於積薪。伏願速定大計,默運淵衷,勿諉過於邦交,勿懷情於偏論,勿蹈匹夫遹守之節,勿失兆民歸命之誠,使衰年餘生,重睹開日,闓運幸甚!天下幸甚!闓運叩。刪。”

    袁即日覆電雲:“衡州王館長鑑:刪電悉。比者國民厭棄共和,主張君憲,並以國事之重付諸藐躬,夙夜彷徨,罔知所屆。外顧國勢之棘,內懍責任之嚴,勉徇從請,力肩大局,春冰虎尾,益用兢兢。當冀老成碩望,密抒良謨,匡予不逮。”

    各省的勸進電都沒有得到袁的覆電,只王闓運一電有復,趨炎附勢之徒驚爲異數。其實據說這封勸進電是假的,因爲王闓運已屆八十有五高齡,自不會緣木求魚。實在是被他的得意門生楊度偷奸一次。

    籌安會成立先後只有兩個月,開始時轟轟烈烈,趨炎附勢之流爭相攀附,迨梁士詒的請願聯合會出現後,籌安會聲勢大減,於是改名爲憲政協進會,併發通電宣告籌安會結束,電雲:

    “籌安會之設立,原以研究君主、民主國體何者適於中國,今國體問題,已待決於國民代表大會,以全國民情向背論之,吾人所希望之君主國體,當能得多數國民之同意。

    “惟吾人前此宣言,非立憲不能救國,非君主不能立憲,是所希望者,在君主國體,並在立憲政體。蓋國體必爲君主,始有一定之元首;政體必爲立憲,始有一定之法制。無一定之元首,何以撥亂?無一定之法制,何以致治?

    “今者國體之解決匪遙,政體之研究愈重,允宜乘此時機,加以討論,務求國體解決之後,憲政即隨而發生,得以速底於成,庶幾一國國是,從茲大定。然憲政端緒,至爲繁複,外觀世界,內審國情,自宜早事研討,以供上下之採擇。

    “今據會員多數之同意,決定將籌安會名義改爲憲政協進會,所有本會中組織及一切職員,並各處加入討論之代表,概仍其舊。特此宣佈,邦人諸友,幸共圖之!憲政協進會。”

    前邊說了,楊度託夏壽田轉給袁世凱的一篇大作《君憲救國論》,袁讀後曾擊節讚賞,嘆爲真是曠代逸才!這篇《君憲救國論》,以客與虎公對話的形式。

    原文太長,摘錄如下:

    客有問於虎公曰:民國成立,迄今四年,賴大總統之力,削平內亂,捍禦外侮,國以安寧,民以蘇息,自茲以往,整理內政,十年或二十年,中國或可以謀富謀強,與列強並立於世界乎?

    虎公曰:唯唯否否,不然!由今之道,不思所以改弦而更張之,欲爲強國無望也,欲爲富國無望也,欲爲立憲國,亦無望也,終歸於亡國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