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革清 >第132章 這是啥(一)
    進士被稱爲‘天子門生’。這不是說他們是和皇家的子弟一起上學,跟着皇帝學習知識。也不是說他們上的太學的學監名義上是皇帝出任。

    之所以說是天子門生,是指這幫進士們還是舉人的時候進京趕考,考試選出的不是三榜進士,而是通過科考選出有資格參加殿試的舉人。

    殿試,纔是清代科舉中最終的一層。不管在科舉中走了什麼門路,搞了什麼手段。這批殿試生們的考試完全由皇帝親自任命的大臣來管。給監考官塞錢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爲監考官可以收買,皇帝是沒辦法收買的。

    科舉考八股,殿試只考策問。策問是指對某件事的看法,想當官怎麼可能是一個唯唯諾諾毫無主見之輩。

    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制策題目,清初用時務策一道,題長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康熙以後,題長達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

    大部分滿清皇帝都會親自審卷,根據這些殿試生的回答選拔出符合自己當前階段需要的人才。科舉制度本身有很多問題,但是這個制度延續上千年,本身千錘百煉,已經很成熟,也很有效。

    只要不是sb皇帝,都知道要通過這個制度選拔出那些附和自己需求的合格人才。

    因爲審卷的是皇帝,所以進士身份由皇帝確定。所以進士們也被稱爲‘天子門生’。

    董知縣進士出身,算是康熙的天子門生。那是真真近距離見過皇帝,和皇帝曾經面對面說過話。便身爲知縣,也不是那幫買官之人能比的。

    此時蒙雍正召見,董知縣坦然的上前行禮。禮畢,雍正命董知縣坐下,君臣二人就聊了起來。

    進士們除了學問,長相也很重要。官員若是長得跟鍾馗一樣,未免有些駭人聽聞。畢竟國家這麼大,連長相過得去的進士都選不出來麼?

    董知縣進士出身,長相相當不錯。他又在翰林院是坐足了十年冷板凳,談吐也接受過錘鍊。雍正本身就有些顏控,見董知縣這樣的儀容談吐,心中就很喜歡。

    說着說着,就談道地方管理。董知縣說出了他從霍崇那邊學來的認知。能考上進士,本身素質就並不一般。霍崇的經營之道又格外簡單,與學習相同,都是‘預習、學習、練習、複習’。

    面對雍正,董知縣侃侃而談。用詞優雅嚴謹,聽得雍正不禁微微點頭。

    就在董知縣覺得已經過關之際,雍正心中忍不住想起霍崇那個狗賊。董知縣這話讓雍正想起自己在老十四快當了大將軍王之前算計老十四,結果陰差陽錯的康熙到了雍正府邸的事情。

    那次霍崇竟然能清楚明白的講出他是如何經營,董知縣這話已經有霍崇那味了。

    平心而論,雍正當年第一次見霍崇,也有想把霍崇弄死的念頭。一個江洋大盜,不弄死還留着麼?

    然而霍崇那次正好是救了雍正一名親近護衛,直接下令把霍崇殺了是真的不合適。雍正完全沒想到霍崇身上帶的琉璃火、酒精等物真的是霍崇自己造的。就讓霍崇逃過一劫。

    之後雍正又不想髒了自己的手,若是那麼做只怕會引起父皇的不滿。當一個不拉幫結黨的冷麪王會塑造出雍親王孤臣的形象。

    那時候雍正好不容易纔讓老爹去除了對他‘喜怒無常’的評語。因爲自己不高興就殺了一個沒犯罪的人,在虎視眈眈的老八和老十四的操作下,就會把這個評語給坐實了。

    本來雍正以爲那幫官員們會動手弄死霍崇,可老十四行動迅猛,硬是把霍崇從死地裏給救了出來。那霍崇又格外奸猾,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給他自己套了層官皮。這時候再想弄死霍崇,就得吏部出面。

    距離能弄死霍崇最近的那次,康熙偏偏又來了。在雍正府裏,霍崇巧舌如簧,將他能將真話說得如同假話的能耐發揮到淋漓盡致。

    別的人遇到這等事,十個裏頭有九個半都要爲自己辯解。在那種局面下,霍崇敢爲自己辯解一句,他就死定了。

    霍崇當時的確在爲自己辯解,說得卻不是他如何做得對,而是在說他是怎麼做的,爲什麼要這麼做。

    在之前獻上方子的時候,霍崇竟然沒有絲毫藏私。所以解釋的時候才能以清晰明瞭的方法講述的非常清楚。讓糊塗如老十四,清明如康熙都聽得明明白白。

    最後那段辯解,說清楚了京城的皇家工匠們可以不惜工本的隨時製造琉璃火,所以價格貴。霍崇需要各種準備,才能在準備完成之後生產出便宜的琉璃火。所以對於皇家而言,霍崇是靠不住的,而京城的皇家工匠纔是皇家可以靠得住的。

    話說到這個地步。康熙和老十四都不想殺霍崇,雍正就知道自己沒辦法再通過這件事去弄死霍崇。

    之後霍崇雖然靠着這身官皮和他的經營能力成了當地大戶,卻又成了納稅大戶。更是從未營運過當官。想弄死霍崇就更不容易。

    雍正登基之後內有政敵,外有西北叛亂。這麼多欠國庫錢的官員還沒收拾完,一個按時納稅的地方大戶根本就輪不到考慮。

    心中嘆口氣,雍正覺得霍崇這狗賊大概就能自此安然度過富貴的一生吧。

    殺心暫時消退,雍正甚至不想再提霍崇,就問起地方上的事情。

    董知縣其實是極不想提起霍崇這廝的分毫,只是談到地方經營,就真的避不開霍崇。便是如此,董知縣也不提及霍崇的名字,就把牟平這窮地方百姓的生活講給雍正聽。

    雍正最初聽得神色還好,聽着聽着神色就冷漠下來。董知縣完全看不懂雍正這神色代表着什麼,只能慢慢停下講述。

    如果是霍崇,看到這神色的話就知道事情不對頭了。後世的很多描述都說過,當雍正用冷淡的態度討論某人的時候,就是要殺人了。

    現在還還不知道這些的董知縣就聽雍正問道:“你方纔所說的是霍崇所爲吧?”

    董知縣不想提起霍崇只是因爲不想說出他這三年的心得中不少都是見過霍崇經營手段後學到的,既然雍正明着問,董知縣也沒有藏着掖着,還算爽快的承認了。

    就聽雍正冷淡的繼續問道:“你將霍崇這幾年地方上所爲盡數講出。”

    雖然不想擡舉霍崇,董知縣也沒想貶低霍崇。霍崇的所作所爲即便談不上有什麼浩然正氣,至少也有點起碼的道義。尤其是賑災之時竟然勒令手下不許低價收購百姓爲了渡過難關變賣的家當。還肯幫着百姓們保住家當,恢復生產。

    董知縣在牟平縣的時候聽聞這些,嘴上不說,心裏面也有點佩服。

    既然皇上發問,董知縣就將他所知道的講給雍正聽。

    當董知縣講完之後,雍正命董知縣把他所說的寫下來,現在就寫。下了命令之後,雍正看天色已晚,就命太監給董知縣賜飯。

    這份恩典讓董知縣立刻心生感激。雖然作爲天子門生,董知縣還真沒被皇帝單獨賜予飯食。這明顯不是斷頭飯,被賜飯可就是一種榮耀了。

    不過飯菜並不豐盛,只是托盤端來的兩菜一湯配上一碗米飯。董知縣趕緊喫完,刷刷點點的運筆如風,把霍崇所作所爲全部寫下。

    雍正看完之後沒說什麼,只是命侍衛把董知縣送出宮。站在宮門之外,董知縣覺得一切好像不真實起來。詢問,賜飯,寫摺子。一番事情下來竟然也不知道雍正是什麼心思。董知縣此時覺得有點明白‘君心似海’這話果然沒錯呢。

    正要離開,卻見一隊人馬到了宮門口。侍衛簡單的講了幾句,連忙擡了一擡轎子。火把照耀下,一位華服王爺被扶上轎子,急匆匆的擡進了宮門。

    董知縣雖然好奇,也知道自己決不能問,趕緊轉身離開了宮門外。

    這晚上還能被放進宮內的王爺,不用說,只有怡親王。其實以雍正的心思,若是可以的話恨不得和自己親親的十三弟住在一起,甚至是同牀共寢呢。

    畢竟十三弟身體並不好,讓他跑來跑去,雍正是真的心疼。

    這邊怡親王到了書房,雍正直接把董知縣寫的東西遞給了十三弟,自己開始看其他奏摺。

    老十三看了一遍,覺得好像、大概、也許……真的有些問題。擡頭看向哥哥胤禛,老十三就明白哥哥想要殺了霍崇。順着哥哥的思路一想,老十三抓到了重點。

    “皇上。”怡親王呼喚着雍正。

    雍正擡起頭,淡然問道:“看完了?”

    怡親王也不說些虛套,“皇上是擔心霍崇以後當了張角?”

    “以後?呵呵!”雍正冷笑起來,“這霍崇當下就是個張角!”

    滿清皇帝們的學問其實不差,兄弟二人說話不用解釋。張角,就是東漢末年那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太平道創始人,也是黃巾起義的號召發動者。

    如果霍崇此時在旁邊,大概會猛拍大腿,拍腿叫絕,“我特麼早就知道你能明白!”

    。abc手機版閱讀網址:m.abc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