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意大利不面 >第43節、豪賭
    第43章豪賭

    淪陷、淪陷、又是一個有關淪陷的消息。自從開戰以後,英國人已經聽到了太多這樣類似的消息。現在,已經被壞消息折磨地沒脾氣的英國民衆已經不在像當初一樣“大驚小怪”了。相比於馬耳他------這個很多普通英國人都知道在位於何處的小島,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家花園裏馬鈴薯和兔子的產量。

    從1940年的六月開始,隨着18條意大利潛艇開始加入對英國生命線的絞殺,活躍在大西洋上的軸心國潛艇數量已經突破了50條。這些肆虐的“海狼”每天平均吞噬一萬噸的英國商船。鑑於英國農民生產的食物只能滿足全國30%的需求,軸心國潛艇對英國航運的嚴密封鎖的直接後果就是英國政府不得不對基本的民生物資如肉類、麪粉、油脂等實行嚴格的配給制度。於是,英國的花園成了後方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了提高英國自給自足的能力,政府開展了“生產保勝利”活動,鼓勵人們把花園變成菜園,按照當時流行的口號,這個叫做:“解決食物匱乏,用鏟子,不用船。”另外,許多家庭在戰爭期間開始養兔子、雞甚至養豬,以此來增加自己的食物供應。花園裏傳出了雞鳴聲,被炸區域響起了豬叫聲,儘管顯得不和諧,但這正是當時人們熟悉的聲音!

    和民衆的平靜一致,倫敦的大佬們和媒體也並沒對馬耳他的淪陷顯現出喫驚。顯然,在失去了直布羅陀和馬特魯後,唐寧街和BBC對於失敗的承受力已經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再說,任何一個稍具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失去了地中海艦隊的支援後,想要守住距離西西里島只有90公里的馬耳他島不過是個笑話。可以說,當坎寧安帶領他的艦隊離開直布羅陀之時,馬耳他的淪陷就已經開始倒計時了。但是,如果因此有人認爲英國人已經放棄了戰爭,那麼他就是大錯特錯了。

    就在馬耳他淪陷的消息傳到倫敦之時,丘吉爾已經將穩定地中海戰局的全部希望寄託了開羅以西350公里的阿拉曼!他有一種預感,在這片沙漠中大英帝國將重振往日的雄風。新任司令奧金萊克、8萬人的英印澳新部隊、400架美國飛機、300輛美國坦克和無法迂迴的有利地形這些都是英國人選擇在阿拉曼放手一搏的資本。

    從馬特魯淪陷之後,北非戰場已經安靜了一段時間,現在該是打破這種死一般寂靜的時候了。9月8日,意大利國王的兒子皮愛蒙特親王翁貝託飛抵馬特魯,他將出任新組建的埃及集團軍羣司令。此此之前,年僅37歲的他一直擔任西方集團軍羣司令一職,指揮22個師,316000名軍人,2919門火炮與法軍在阿爾卑斯山沿線對峙。本來,芒果一直認爲梅西完全可以勝任埃及集團軍羣司令一職,但是最好在王室和部分保守派軍官的壓力下,他還是同意了陸軍的這一任命。因爲在芒果想來,現在的北非英軍已經是一隻死老虎,是不是武松都可以搞定。

    皮愛蒙特親王生得一副英俊的面容,身子有些單薄,給人的印象是弱不經風,而且用一個德**事觀察家的話說,“此人智力平庸卻又好大喜功,不像他父親是個會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傢伙“。他有着太子爺慣有的一種優越感又好表現自己,生活上繼承了意大利男人一貫的風流倜儻。他不甘心被人認爲只是個出生在帝王家的繡花枕頭,於是和法西斯主義提倡的富有侵略性的軍國主義主張一拍即合,投身軍界。儘管翁貝託想將自己培養成爲一名合格的司令官,但他的學識和經歷並不十分夠格,他的王室頭銜讓他可以輕易獲得提升而不是因爲自己的能力。他在總參謀部工作過一段時間,卻沒有擔任過師長或軍長這些實實在在帶兵的職位。然而王儲卻認爲他過去幾年在參謀部的工作以及在參謀野外見習的經驗已經“爲他獨立統率一支大部隊打下了理論基礎”。他的這種自信,他在北非的副手梅西可不以爲然,梅西認爲任命年輕而缺乏經驗的指揮官是不幸的。梅西甚至私底下向芒果表示過他的憂慮:這爲指揮官“瘋狂地獵取最高榮譽”勁道十足,而對執行戰略計劃卻不感興趣。

    不過,對於梅西的警告,芒果卻不以爲然。他認爲阿拉曼的地形決定了這裏沒有了沙漠機動作戰慣用的大範圍機動和側翼包抄戰術,高強度炮火準備和坦克支援下的步兵板載衝鋒是這裏的“王道”。戰役前雙方實力對比上的一邊倒,讓戰役的結果基本上是沒有懸念的。人員、坦克、火炮的數量。英國人沒有一樣佔優勢,再加上幾乎無法用數字衡量的後勤優勢,有可能的唯一的疑問僅僅是意軍用多久時間、花多大代價取勝,取得怎樣的勝利而已。王儲率領的大軍將在北面的地中海和南面的低地之間的中路緩慢地向前推進,像壓路機一樣碾碎膽敢反抗的一切。

    埃及集團軍羣的指揮部設在馬特魯。在8000勞工的奮戰下,馬特魯港終於在9月12日恢復了使用。在這裏,王儲和他的大老粗士兵們分享一樣的伙食——捲心萊、土豆、鹹牛肉一起燉成的濃湯拌麪。不過,貴爲王子的他回到自己的帳篷裏,還有西西里水果、法國葡萄酒、巴西咖啡和古巴雪茄可以補充。王儲和他的參謀們,既困陷在梅西一干老將一張張“嚴肅、陰鬱”的面孔之中,又羨慕友軍在昔日的榮譽,於是求戰心切,迫不及待。最後,於9月21日,進攻的命令終於來了。

    9月21日拂曉,1400門意大利重炮開始轟擊。北非的沙漠裏晴朗酷熱,夏日的天空密佈着炮彈爆炸後留下的團團黑色煙霧。兩個小時的炮擊後,三個意軍步兵師在80輛坦克的掩護下排着嚴謹的衝擊隊形向着英軍陣地殺將過來。可惜的是,意軍的炮擊效果並不理想。戰場另一邊的英軍掘壕堅守、在各種巧妙佈置的明暗火力點前,意大利人呆板的進攻爲訓練有素的英國士兵提供了再好不過的目標,英國人打得又快又準。一時間戰場上,炮聲隆隆,炮火熊熊,衝在最前面的意軍軍人負傷了,倒下來了,屍體枕藉。

    10時30分起,意軍在一浪接一浪的衝殺遭到擊退以後,皮愛蒙特親王調來更多兵力,並命令改用了疏開隊形,起先是意大利第14師的,接着是第25師的,相繼投入戰鬥,戰火開始沿着英軍的平直戰線始向西蔓延。英軍在奧金萊克“頑強抵抗,絕不後退”的命令下,儘管傷亡逐漸增大,而在各前沿陣地的火力仍然不衰,意軍必須爲每一寸的前進付出不菲的代價。但是,漸漸的意軍的數量優勢開始發揮作用。在阿拉曼的北部,康索特親王親領來複槍旅的指揮部被意軍一支裝甲部隊包圍,英國人打了六小時,直到殘存無幾。旅長阿爾伯特准將俱陣亡。

    戰至下午2時,守衛前沿陣地的英軍各團已飽受了六小時的炮擊和坦克加步兵的聯合進攻,鑑於可以作戰的人員越來越少,壓力過大,奧金萊克命令部隊逐連逐連地撤到二、三英里後面準備好的第二道防線。到傍晚時分,在一線陣地上的英軍在有限的炮火掩護下脫離戰鬥。敵前撤退,這是個軍事學上的大難題,但是這一次英國人辦到了。一連一連的部隊依次掩護友鄰部隊帶着傷員和武器撤退,直到全部安全到達第二道防線的。這主要是因爲意大利人在白天戰鬥中也同樣傷亡重大,也沒有了追擊敵人的任何興趣。相反地,撤退的英軍在暮色蒼茫中可以聽到他們行軍口令聲和爾後免不了的勝利歌聲。最後,沙漠裏恢復了一片寂靜。

    這就是阿拉曼戰役的第一夜。英國人雖然損失不小,可是至少他們在意大利人1.7倍的炮兵、2,3倍的坦克和1.4倍的步兵進攻下挺了過來。在後人追溯歷史的時候,這也就變得意義重大,被推崇備至,它跟黑斯廷斯戰役和阿甘庫爾戰役一樣,在英國衆神殿中也要同佔一席。這場戰役還被安上了蒙斯天使那樣的傳說。戰士個個英勇,亡者都是英雄。參戰的每個連的事蹟,都可以詳細追溯到最後一分鐘,刻畫到最後的一兵一卒,直到將這種英勇的壯舉若隱若現地講述成爲一場勝利。毫無疑問,英軍在阿拉曼戰役前幾天的表現確實打得很勇敢,打得很出色,打得比他們以往任何一次要好,但是請不要忘記這不過是個開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