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腦域科技樹 >第331章 生源
    “這個話題暫且不論。現在國外留學的高材生約有40餘萬,而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推測,外出留學的人數將逐年上升,且速度極快。不用多久就將突破百萬,而且人數增長還將持續多年。西方國家現在都把外國留學生,尤其是佔米國三分之一的華人學生,當做了一個產業收入來源,每年是上百億米金的收益。更可狠的是,我們國家越靠前的知名大學,外出留學的學生比例越高。華國耗費巨資培養的學生,尤其是國家投資最多的頂尖大學,最終成爲了西方國家的人才搖籃。這個搖籃出來的尖子生每年還要自費千億學費留學,學成後,卻爲人嫁妝,大多數頂尖學生,最終大多數都成爲了米國等西方國家研究機構、企業的有用人才。”

    馬由心裏有些氣憤難平,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王亞洲也深有感觸,對馬由所說的事實也極爲憤慨。但也深有無力之感。同時,也對馬由的愛國情懷所感動,也甚爲敬佩。

    去年年底馬由雖遺憾與諾獎擦肩而過,但被提名爲候選人,本就是一種認同和榮譽,雖馬由並不看重這個已沾滿凡塵的獎項,但諾獎畢竟在學術界的影響力還在。大多數學者也爲之傾倒。

    節前,年度院士增選,因種種原因,尤其馬由之前的許多重大貢獻,暫時無法對外公佈。馬由也落選院士,但他的學問在大多數院士和其他國家級科學家心中,已有了相當的分量。

    因此,在完善藍星大學辦學資質,尤其是頒發博士、碩士學位資格,和馬由收取博士、碩士生資格的備案申請,很快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或許也是有關部門對馬由的一種補償吧。

    這些也是王亞洲特別看中的原因之一。

    “我開辦藍星大學的初衷之一,就是每年要從這些期望出國留學的優秀本科畢業生中,攔截下來4000--5000名。以後再逐步擴大。雖還是九牛一毛,但留住一名算一名。這場人才爭奪,戰略意義重大,我們不能還未開戰,就投降。其實,我們的勝算隨着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擴大。”

    馬由沒有告訴王亞洲,他其實早已啓動了“人才攔截工程”。藍星集團人力資源部,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長期遊走在米國各大着名高校,一直在做華人學生的工作,招攬他們到藍星集團工作。

    同時,這個小組還在米國等國家,不斷走訪華人學者,用各種方式招攬他們回國。這是馬由反過來摘米國等西方國家的桃子。去年一年,藍星集團和研究院就引流回歸了2000多名優秀的人才。其中至少100多位都是前世赫赫有名,在米國再過幾年就將出重大成果的學者。

    距離去年的面試過去了幾個月。王亞洲走馬上任後,除了坐鎮集團人力資源部,在全國、全球高校中和藍星研究院裏,大力招攬高水平學者聘請爲藍星大學教授。目前已達到了800多名正教授,又從全國各地和海外博士畢業生中聘請了1000多位講師、副教授。

    此外,還按照馬由的指示,開始集中在國內排名前50的高校中,進行密集的招生宣傳。

    起初效果一般,希望出去留學的人還是想走。

    這和華國改革開放不久,國門初開,沒有幾人出過國。而早年勞務輸出或偷渡出去,哪怕是吃了大苦也要在鄉親們面前繃面子,把外面說得什麼都好。加之國外有些勢力花費重金針對性宣傳,讓國人對外充滿嚮往。

    還有部分公派學生,滯留不歸。也給國內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有關部門審時度勢,不再追求單一的公派留學模式,放開了自費留學的政策。因而,現在正是華國學子懵懵懂懂,極力渴求外出求學的時代。

    若非考慮華族長遠的利益。馬由無所謂自己培養人才,完全可以用高薪聘請適合國外的學者和科學家,尤其是華人學者。

    當然,馬由擁有整套前世更加先進的知識儲備,以及超前的教學體系。若配上腦域開發、強身功法,加之四大研究院遠超全球的研究條件。自己培養學生更容易挖掘人才。而且在藍星大學畢業的學生,基礎將比米國等西方列強的常春藤大學還高出不少。

    可問題是,華國學子們不知道這些事實呀。

    馬由深思熟慮後,針對華國現在每年本科畢業生已達300萬以上,日益增長的留學潮。他決定藍星大學在前幾年,暫時不招收本科學生。而集中人力物力,在華國實施“人才攔截工程”。

    雖每年招收5000左右的學生,針對300萬本科畢業生,是杯水車薪,但馬由相信,如此持續不斷堅持下去,幾年下來,效果將爲非常明顯。而且藍星大學畢業的碩士和博士頻繁出成果,就將是最大的示範效應,那個時候,華國那些優秀畢業生,首選學校未必就是米國等西方國家大學了。

    且其他大學或許會因藍星大學的成功所啓發,而在教學方式上有些改革。促進更多的學子,願意留在國內深造,成爲真正的有用之才。

    學生們其實有時思維比較簡單。讀書還不是爲了找一個好的工作嗎?而藍星集團聲名遠揚,待遇超高,承諾以後藍星所屬四大研究院、企業,優先招收藍星大學畢業生。

    加之這次馬由宣佈要親自招收3名博士、6名碩士,另外藍星大學也從全球、國內招攬到1000餘名有真才實學的副教授、教授。遠超國內其他大學的師生比,更有甚者,藍星招生簡章裏明確了學生高額補貼標準,碩士基本生活費用爲每月350元,博士500元。若參與項目研發,還另有項目補貼。且藍星集團項目衆多已是衆所周知,拿到項目補貼的概率極大。

    這樣的待遇,基本等於現在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工資標準,甚至還高出了不少。

    諸多因素綜合效應下,最近突然有8萬多名大學應屆畢業生、碩士生,紛紛申請藍星大學的碩士、博士。藍星大學官網,註冊人數不斷上升。目前已達到了30餘萬,看來到5月的考試時,可能超過20萬人報名。

    馬由還祕密提供給招生辦一份依據前世這個時段畢業,後來在米國取得優異成果、留在米國工作的學生名單,讓招生辦組建了一個專門的團隊,給這些學生做工作。當然,他不會特意爲這些學生專門設立條件。人才都是培養出來的,若經過星兒精心設計的考卷,都是人才雛形。加之藍星大學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他相信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涌現出來。

    王校長就是找馬由彙報招聘老師和招收學生情況的。

    兩人交流了一會後,馬由利用這個機會,給王校長灌輸了一些前世大學成功模式,最後,他給了王校長一個密碼,讓他登陸集團內網,閱讀他專門留給藍星大學的各種教學資料。

    馬由還交待王校長,讓他安排所有外部招聘的教授、博士們,在簽署保密協議後,也要抓緊學習這些教育資料。他可不願意讓老師們用陳舊的套路教育學生。

    同時,除原有研究院的學者兼職藍星大學教授外,新入職的老師,全部都要按其專業,將在研究院、藍星集團旗下企業擔任研究和技術工作。這當然符合所有教授、博士的心願。本身馬由在篩選老師時,就考慮了他們在原大學或研究機構的能力和業績。而且有課題就有研究經費、有出學術成果的機會。到時候名聲和財務收入都將提高。

    這些學者們早已嚮往在元旦創刊的《仰望》上發表論文和學術成果。短短4個月,4期《仰望》月刊、80片論文和學術成果中,有20篇都是藍星研究院貢獻的,而且每一篇都是當之無愧的尖端成果。

    讓這個新生的學術期刊,在一定圈子內,尤其是國內已擁有了極大的名望。加之科技部等部門聯合公告了今年《探索獎》的評選規則,在《仰望》上刊登學術成果和論文是基本條件。

    這樣,就形成了凡是在藍星大學任教的老師,都擁有實驗室工作的經驗。換言之,老師們若沒有實踐經驗,是不具備授課資格的,這是藍星大學的一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