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腦域科技樹 >第371章 代核電
    目前全球核電站大多使用的是第2代核電技術。第3代核電也進入了商業運用階段,正在推廣中。

    第4代核電還有3年,即2000年5月,才由米國能源部發起、米國阿貢實驗室組織了約100名專家進行了研討,提出了第四代核電站14項基本要求。

    其中,關於經濟性的有3條、有5條是關於核安全和輻射安全的,例如非常低的堆芯破損概率、任何可信初因事故都經驗證,不會發生嚴重堆芯損壞、不需要場外應急、人因容錯性能高、儘可能小的輻射照射等。核廢物有3條,要有完整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被公衆接受、廢物量要最小。

    這14項要求中,最核心是關於防核擴散的3條要求:對武器擴散分子的吸引力小、內在的和外部的防止核擴散能力強、對防止核擴散要經過評估。

    由上看出,第四代核電站的要求突出了防止核擴散問題,沒有考慮核燃料循環和核資源問題,而這兩個問題是涉及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第4代核電首次亮相,是在2000年,位於武威的釷基熔鹽堆。這是全球首臺商業化的第四代核能發電技術,擺脫了之前鈾和鈈元素爲燃料的核能發電模式,改用以放射性極低的釷元素爲核燃料。

    這種釷基熔岩堆安全係數高,熱轉換效率高,節省水資源,環境兼容性大,核污染只有鈾和鈈核反應堆的1‰,釷礦資源量大易開採等優勢。這是核能發電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新性技術,武威的釷基熔鹽堆若試驗成功,將代表着華國首先掌握了第四代核能技術,

    2021年9月,位於華國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1號反應堆首次達到臨界狀態,機組正式開啓帶核功率運行。

    這意味着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統特徵的球牀模塊式高溫氣冷堆,繼完成雙堆冷試、雙堆熱試、首次裝料之後成功臨界,向着併網發電再進一步。

    第5代核裂變電站,將在2020年左右,全球科學家纔開始進行概念研究,但也僅僅提出了幾個基本概念,如:單體發電量應在2GW以上、零排放、無輻射、核電廠中心距離在5km範圍內用靈敏的輻射儀器探測,不會測量出高於本底的β射線和倫琴射線(即X射線),用1mm厚的鈹合金簡易屏蔽,基本上測不出中子流,五代核電廠無須依賴大的冷卻水源,可建設於內陸上任何地方、不會產生核廢料、核燃料是一種提取極爲簡單……。

    馬由如此慎重對待覈電站的建設,一方面是的確核電站是一把雙刃劍,用好則好,不注意則可能引起重大事故。所以他對核電站的方案,最重要的考慮就是安全性。

    當然,他還期望通過對核電站的研製,完成對核電小型化、微型化的論證。爲航程更遠的太空飛行器提供能源保障。

    用排除法,第1-3代肯定不能採用,弊端太多。第4代雖在污染等各項指標方面有着巨大的改進,但僅任然是依靠水爲介質推動渦輪發電,這種落後方式就讓馬由放棄。

    於是,他重點安排星兒,在第5代核電的基礎上,結合熱電發電原理,完成整合設計並進行虛擬實驗。

    時間在馬由靜坐中慢慢渡過,這是星兒第一次以小時爲單位,推演一個技術方案的可行性。

    要知道,星兒一個小時的數據處理量,至少是全世界21世紀20年代,所有智能載體,如超算、工作站、個人計算機以及智能手機等總和的計算力,用3年時間才能勉強達到的進度。何況她還能調度所有的生物電腦進行協助。計算力還能翻倍。

    當然這是極不嚴謹的比喻,計算力並非代表計算效能,尤其是和星兒這個準智能生命比擬,好比是幼兒園最聰明的孩子,和一位博士在這位博士最擅長的專業領域,開展學術討論。縱然這個孩子很聰明,但和博士依然不是一個維度。如何比較?

    何況,星兒擁有領先千年的技術積累,即使是全新設計一個方案,其實站在未來科技的角度看,還是高屋建瓴,相對輕鬆。

    即使如此,一個小時過去,星兒還在靜默中,再一個小時過去……

    馬由沒有閒着,他這時大腦也在高速運轉、推演着未來超過5代技術的小型核電站建設中,必須注意的技術要點以及延展性。待星兒方案設計出來,他好甄別方案中的優劣,找到可能存在的瑕疵。

    能源是藍星集團未來始終保留,且需大力發展、最爲重要的領域之一。在未來,小到機器人,大到飛船,以及各種太空武器,最終都需要強力的能源支撐。這些或許還比較遙遠,但再過幾年,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就是電池業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所以,高能電池一直是各個國家都極爲重視的科研項目,且將其歸納到能源戰略中。

    然而能源又是任何一個大國,最爲重視的戰略資源。米國在二戰後,幾乎從未停止戰爭,其中最多的動機就是能源之爭。包括他們主動摧毀了金本位貨幣體系後,最終勉強找一個和米元掛鉤的實物,就是石油。

    雖說這些是米國政客背後的利益集團所驅使,但能源的戰略意義,卻的確可以說服其他議員、反對黨等一致同意總統爲之開啓戰爭機器。哪怕違背國際公約,哪怕指驢爲馬,也要用莫須有的罪名發動戰爭。

    因此,藍星集團要進軍能源領域,必須是要有很強的自保能力,並和與其他大國經濟之間擁有制衡手段後,再能有所行動。否則一旦有啓動能源產業的動向,必然被各方勢力緊緊盯住。

    雖說藍星集團去年就開始生產各種民用電池,但那些鋰電池技術,全都是這個世界現有科技基礎上的改良,並非創新科技。且目前爲止,工廠生產規模都不是很大、產品領先程度不多。暫時只供應藍星集團自己的電子產品,沒有對世界其他電池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是馬由有意控制的結果,一方面是他一貫的謹慎。另外,這一類小容量電池,在技術層面暫時還上升不到國家戰略重視的程度。

    當然,他私下在實驗室裏小批量製備出來的石墨烯晶體材料,再和其他超導材料整合的巨大容量電池,纔是領先這個時代50年以上的技術。

    在短時間內,他不會安排工業化量產。因爲能夠驅動微型穿梭機自由穿行於太空和大氣層,固然有反重力和全新離子發動機技術組合後的結果。但這樣巨大容量的電池,已經可以支撐電磁炮、激光炮等高科技武器。任何國家的軍方都不會放過這種高能電池。

    這就涉及到國家戰略層面了。

    更不用說,世界各國連概念都沒有的第5代以上的核電站,且是可小型化的核電站。若一絲風聲傳出去,可能所有大國都要蜂擁而至,甚至不惜戰爭手段也要將這個技術搶到手。

    正因如此,馬由早就知道能源是極爲重要的領域,但他卻在國內始終表現出一副不怎麼重視的姿態。甚至還搶在兩桶油之前,在全國大力建設加油站這種明知道很快會淘汰的化學能源。

    這也是有意識給關注他的人一種錯覺。但沒人知道,他擁有可在極短時間內,將這些加油站變成加電站、加氫站等新能源供應站等技術後手。

    ……

    馬由在那裏呆坐,身體一動不動,思維卻胡天海地。

    以他高達35%的腦域,其運轉速度不落後於星兒。何況人的思考能力,也不是計算力可簡單比擬的。他想了很多事情,甚至又把自己從降臨、到戰戰兢兢修煉恢復體能、再到費盡心思給自己創立人設和學術背景,繼而到創業至今都仔細回顧了一番。

    或許真是印證了那句話“人類一動腦,上帝都笑了”。

    他還真的再度發現了自己之前很多計劃和行動中,點點滴滴幼稚的方面。人都是逼出來的,前世那麼單純的科學家,這一世卻要學會和複雜的社會打交道。而且事業越大,自己壓力就越大。

    3個小時後。馬由腦海中一聲十分輕柔的“滴答”聲喚醒了他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