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最大的懸疑
    世事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世人都以爲哥窯出自北宋,是北宋五大名窯之一,可事實就真是這樣嗎?

    可惜,宋代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哥窯,或哥釉瓷。

    而只有到了元代,孔齊《靜齋至正直記遺編》開始出現“哥哥洞窯”、“哥哥窯”,只不過這裏面也對哥窯的特描寫的也不具體。

    到明洪武時,曹昭在《格古要論》描寫哥窯器爲“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

    這裏沒有說明哥窯和弟窯之間的關係,不過總算是一些記載。

    直到嘉靖四十年的《江浙通志》,纔有更具體的描述。

    其內指出,其產地在琉華山下的琉田鎮,即龍泉的中心窯場大窯。

    《江浙通志》中第一次出現了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主一窯場的事。

    哥窯生產開片瓷,弟窯生產不開片的龍泉青瓷。

    先前陳文哲得到的信息也是這一部分,他也很清楚,這一部分纔是史實。

    也是從這一部分的事實,就可以充分證明,哥窯剛開始就是在龍泉窯生產的。

    之後藝術特徵越來越獨特,也就獨立出來了。

    或者是哥窯窯口沒有獨立,但是其生產出來的哥窯器,卻因爲其獨特的特徵,而獨立了出來,形成了哥窯瓷。

    而跟哥窯瓷的品質相差無幾的弟窯,卻不是那麼出名,爲什麼?

    還不是因爲,它沒有太多的特色?

    就算弟窯青瓷品質更好,有時候也會被認爲是龍泉窯吧?

    最起碼剛開始生產的時候,弟窯肯定擺脫不了龍泉窯青瓷的影響。

    也是從明代嘉靖之後,哥窯和弟窯故事才逐漸形成並且完備。

    這從《靜齋至正直記遺編》到《江浙通志》成書,經歷一個世紀。

    所以,這個故事是逐漸編出來的,與真實的歷史事實不符。

    多少年來,考古工作者對龍泉窯系,進行大規模的拉網式調查。

    到了1979年,江浙考古研究所、華夏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大海博物館、華夏曆史博物館、金陵博物院等單位,聯合進行了大規模發掘。

    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沒有發現章氏兄弟的廟、碑、墓葬及任問歷史遺蹟,也沒有發現單獨生產哥釉瓷的窯址。

    而證明章家兄弟存在的古籍,又與龍泉地區青瓷生產情況完全符合的明人著作,只有陸容的《菽園雜記》。

    他在龍泉訪古、談龍泉青瓷很多,但隻字未提哥窯。

    情況應該是這樣,釉面滿開片的哥釉瓷,是龍泉青瓷中部分窯場的一種產品,很有特色。

    生產作坊不是一個獨立的瓷窯體系,後人錯誤地把它們分爲哥窯和弟窯兩個窯系。

    陳文哲要寫論文,也是圍繞着這個主體展開論證。

    而相比其他人,他有着太多內幕消息,只不過,很多都不能拿出來當做證據。

    只不過,知道答案,再圍繞着正確答案證明他的論點正確,怎麼也要容易的多。

    最起碼,以陳文哲的學識廣博程度,再有隋侯之珠幫忙,找出一些古籍,論證他的觀點,還是不難的。

    最起碼,最爲一家藝術院校的畢業論文,完全足夠了。

    只不過,研究着,學習着,越是深入瞭解,陳文哲發現哥窯這個窯系的作品,越是奇怪。

    特別是其中的傳世哥窯,這個名詞好像跟普通人瞭解的不一樣。

    這要從明清以後生產的哥瓷說起,因爲明清兩代生產的哥窯,更加複雜化。

    這是因爲景鎮在那個時期,有專門仿哥釉瓷的哥窯戶。

    這兩個歷史時期,生產的哥窯仿品,應該和宋元哥釉瓷區分開來。

    當然,之所以能獨立開來,形成世人固有的印象,肯定是因爲哥窯器有其鮮明的特徵。

    這一窯口因爲使用瓷胎土的不同,所以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

    釉爲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爲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

    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

    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而《華夏陶瓷史》這樣敘述,論胎有厚薄之分。

    從時間上講,這裏應有早晚之別,從產地說,也有恐非一個瓷窯的作品,情況還是比較複雜的。

    現在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

    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

    其實,到了現在,很多考古發掘都已經證明,哥窯這個窯口的失傳,應該是很正常的,因爲他本來就不是獨立存在的。

    後來技藝擴散,其他窯口取長補短,單純的哥窯自然就會消失。

    其實像是汝窯、弟窯,甚至是龍泉窯、建窯等等,時間長了,都會消失。

    或者用更加準確的說法來說,它不是消失了,而是更加發揚光大了。

    一座窯口出名之後,它纔是名窯,可所有窯口都能做出相同的精品,那哪一座窯口,纔算是真正的名窯?

    所以,很多名窯的出現,只不過是因爲當時的技術剛剛出現,還沒有發展開來,別人沒法燒,他就成名了。

    等到所有人都學會了,也就開始泯然於衆,這就是很多名窯消失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些是因爲改朝換代,造成工藝的斷代。

    還是說回哥窯,爲區別於明、清文獻中所記載得哥窯,也就是龍泉章生一窯,清宮中名爲“哥窯”的傳世品,後世鑑賞家稱其爲“傳世哥窯”。

    所以,現在收藏圈裏說的“傳世哥窯”,並不是流傳於世的哥窯瓷器,而是原藏於清宮的一部分有着哥窯特徵的傳世瓷器。

    造成這種現象的,就是哥窯的起源謎團。

    當然,也不可否認,明清兩代的哥窯器,都算是精品,要不然,也不可能被單獨拿出來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