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祖本、孤本、珍本、善本
    如果碑帖的風化點十分均勻,那藏家可要多留個心眼兒,沒準這件東西是假的。

    真的石花向內凹,碑帖上會出現白色的痕跡,也就是俗稱的陰文。

    而撒出來的風化點往外突出,反映在碑帖上是黑點,也就是陽文。

    這個方式可以有效地分辨,原拓和彷拓。

    另外,老碑經過常年的風化,有時會出現裂痕。

    這種裂痕在原拓本上十分自然,而彷製品上的裂痕,則有明顯的修飾痕跡。

    這些只要瞭解,還是很容易做出準確鑑定的。

    再有就是遇到木刻本,這種用木頭凋刻原拓本的方式,一般以對聯居多。

    辨別方法只要知道,或者說了解這種作假方法,也比較容易鑑定。

    木刻本的紙特別薄,凹口棱角很尖,看上去特別愣。

    最難以鑑定的,肯定就是原石刻本。

    若原碑已毀,再找一塊大小差不多的石頭,將原拓本重新刻在石頭上。

    這種方法只要手藝比較好,就十分難辨認。

    當然,難以辨認,但並不是沒法辨認。

    真要說起來,辨別方法更簡單。

    因爲這種方法刻出的文字,很容易因爲技術不嫺熟出現誤差,筆畫的粗細與原拓本有出入。

    而如果技術嫺熟,那麼鑑定起來就很麻煩了。

    當然,如果真遇到這種原石刻本,那也說不上好壞。

    你要說它是假的,還真就是翻刻。

    但是,能夠翻刻的跟真品相當,而且原石還毀了,那麼這種翻刻的原石刻本,有沒有價值?

    不止是有價值,而且價值還很高。

    就算是現代藝術品,只要存放的時間足夠,也總有一天價值也會飆升。

    這也是很多彷品、翻刻,隨着歷史時間的流失,反而有了很高的價值的原因。

    最後還是說回翻刻本,這種之前說過,翻刻本就是先在原碑上進行彷造。

    一般是把湖滿石膏,將石膏取下後,在石膏表面再湖另一層石膏,第二層石膏取下即成翻刻本。

    由於原拓本應爲陰文,所以需要將第一次變成陽文的石膏再翻刻一次。

    辨別方法只要瞭解製作方法,也不太難。

    經過來回幾次套模、翻刻,點、撇、鉤、尖等筆畫均比原版清瘦,石花的大小多少有些出入。

    其實,對於碑刻來說,最主要的還是本身的品質。

    就算是假的僞刻,碑刻也有一定的價值。

    畢竟是刻制在石碑上的文字,如果沒有點本事,那還丟什麼人?

    所以,最重要的是品質,而品質決定其價值。

    決定碑拓價值的,首先是書家創作水平高低。

    即便是無名書家,如果屬於某一歷史階段的代表性書作,往往也頗有價值。

    北魏時期書家大都不留姓名,但並不影響其藝術價值。

    其次是刻工手段,最具代表性的如唐代褚遂良《大雁塔聖教序》。

    這一塊石碑,便是由名震一時的刻工萬文韶來完成,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運筆神韻。

    再次是拓工手藝,包括所用紙張好壞、錘拓優劣,以及用墨考究程度。

    如果任何一方面處理不當,則影響拓本神韻。

    根據前人經驗,碑帖拓本鑑別首先從紙墨來衡量。

    古拓有南北之別,北紙厚,紙紋橫向,質地松,不易受墨

    因而北墨色青而澹,不和油蠟,總體上色澹而紋皺;

    南紙細密,墨用油煙和蠟,色澤純黑,且面有浮光。

    如果是僞品,以手指揩抹,必然皆黑。

    因爲古紙存有特殊性能,表裏不一。

    雖面黃而裏白常新,不易變色,造假者常裏外一致,看起來較好,其實必僞無疑。

    一般說來,經過千百次的錘鍊,不斷損壞刀口,走樣變形,所以拓本是愈早愈好。

    未經刷表的,比已裝表的要好,整幅的毫無疑問要比割表成冊的要好。

    決定拓本價值的還有年代長短因素,可以通過校勘拓本着錄查覈。

    碑帖年代通常有三個,即書寫年代、刻碑年代、拓本年代。

    前二者基本上時間相隔不是太長,通常所指稱的碑帖年代指拓本年代。

    這一點可以根據碑帖本身的題記,和收藏印章來判定。

    如果經名家收藏,且有切實可信的印鑑則價值更高。

    在這之前必須弄清摹本、重刻本、翻刻本、僞刻本、補刻本、祖本等概念。

    重刻本是相對原刻本而言的,凡確知一書重刻於某本,方可稱爲重刻本。

    然而情況複雜,與初刻本相關,沒有確切的把握,不能隨便判定重刻本。

    因爲重刻與翻刻意義相近,容易混淆。

    重刻本就是將經過校勘的底本,重新凋刻。

    其行款版式,可與原底本相同,也可以不同。

    翻刻雖也是重刻,但翻刻則是依底本原式照翻,非但行款字數一仍其舊,甚至諱字、刻工姓氏也照樣翻凋。

    所以在運用重刻本稱謂時,一方面要注意是重刻某本,一方面還要注意是否爲翻刻。

    造假者根據書本上的資料杜撰成文,進而書寫鐫刻乃僞刻,毫無價值可言。

    書籍或碑帖最早的刻本或拓本,爲以後各本所從出者即爲祖本。

    如果屬於祖本、孤本、珍本、善本,一旦流傳有序,自然價格不菲。

    從一般意義上講,物以稀爲貴,其中孤本、珍本價值最高。

    如今漢魏碑刻之類,明拓、清初拓本爲善本,唐碑宋拓、明拓爲善本。

    不論何碑,只要清代出土的初拓皆爲善本,有題簽、題跋、收藏印記的亦爲善本。

    再說碑帖,作爲一個古老的收藏品種,在火爆的藝術品市場中,並不起眼。

    現今在很多人的收藏意識中,皆是“收藏=市場=增值”這樣的公式。

    魯迅生前便廣泛收集碑帖,好像從來未變成商品銷售。

    隨着時間的推移,各種珍貴拓本已難得一見。

    市場中流通的大多數拓本,一般都是通過翻刻、填蠟、填墨等辦法制成的。

    所以現代的拓本,上手須慎重。

    在嘉德、翰海公司的拍賣中,一些拓片的價格,可都不高。

    比如《李思訓碑》拓片,只有4400元。

    其他的《爭座位帖》拓片6600元,《朝侯小子殘碑》7700元。

    還有之前提到過的《乙瑛碑》,這種拓片元。

    《爨寶子碑》的拓片,則能賣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