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南宋經典
    高濂對瓷盆的選用,還尤有見地。

    若定之五色劃花,白定繡花、劃花,方圓盆以雲板腳爲美,更有八角圓盆,六角環盆,定樣最多,奈無長盆。

    官窯哥窯圓者居多,絛環者亦有,方則不多見矣。

    如青東磁,均州窯,圓者居多,長盆亦少。

    方盆菱花葵花制佳,惟可種蒲。

    陳設用瓷的風格,往往還因主人的身份有明顯的區別。

    譬如文人雅士追求清雅脫俗,宗教場所則追求莊嚴適宜。

    而宮廷陳設則強調尊貴華麗,故而宮廷用瓷常常多作正色,色彩鮮明亮麗,工藝尤爲精絕,表面還多繪龍鳳等紋樣以顯示其等級。

    在首要滿足實用功能的文房用具中,許多文人也偏愛瓷質用具:筆筒、筆架、硯臺、印盒、水盂、水洗、墨牀、硯滴、筆舔、畫缸.

    高濂的書案陳設中,筆格與筆洗就是瓷器。

    “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鬥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

    筆洗中更是尤多瓷作,高濂和文震亨都列舉過官窯、哥窯、定窯、龍泉窯、宣窯等筆洗中的精品,鉢盂洗和磐口洗尤受歡迎。

    宋以前還尤其流行瓷質硯臺,因爲瓷硯可以耐高溫,多有暖硯形式,即增加取暖設備的硯臺。

    即便是寒冷冬日,這一設計也可使得墨汁不凝滯。

    這些文房用具往往或有清新雅緻的釉色,或描繪着一些經典的傳說故事、人物圖景,以展現着文人的審美情趣和修養心性。

    而最新穎別緻的一些技術,往往也會應用在文房器具的製作上。

    比如乾隆時期蓬勃發展的像生瓷,就留下了仿石紋釉、木紋釉等佳作。

    再則,雖然明清傢俱以木作爲主,但在坐墩這一領域中,瓷器卻未落下風。

    瓷墩以其獨特的質地與韻味,成爲文人仕女甚至民間百姓的珍愛之物。

    其中經典大海市博物館也藏有一件,就是青花松竹梅紋繡墩。

    雖然目前已知最早的瓷墩,出土於河南安陽的隋墓。

    但《飲流齋說瓷》中已經提到:瓷之有花,宋代已漸流行。

    蘇東坡詩“定州花瓷琢紅玉”,仁宗召見學士王珪,設紫花坐墩是已。

    明清兩代瓷墩工藝漸趨成熟,明代還涌現出了少量的琺華作品。

    這是一種元代中後期產生的硬陶器,由琉璃演變而來,但顏色更爲豐富。

    縱覽古人筆下的生活美學,總離不開瓷器的參與。

    它既可高雅清麗,又可富麗堂皇,既可在顯眼處明豔逼人,又可在角落裏氤氳暗香.

    既然要仿,就要從最早的仿起,當然最早的是在隋朝發現的,但是那個時期的工藝很差。

    而現在能夠知道的瓷墩製作,屬於南宋的最爲經典。

    南宋的青瓷標本之中,就有官窯瓷“墩”!

    杭市南宋官窯博物館舉辦的成果展”,展示了 1985年從杭市南宋官窯郊壇下窯址,發掘出土的5件陶瓷器物構件。

    經過仔細查看,胎釉與以往南宋官窯瓷器的普遍認識大不相同。

    這些瓷器外部均施厚釉,呈青黃色,並帶有開片,胎以紅褐色爲主。

    部分與釉結合處的胎呈黑灰色,是典型的厚胎厚釉。

    結合釉痕流淌的痕跡,可以判斷外凸弧形立型構件燒造時的上下垂直關係。

    中間釉經過流淌和堆積,形成三道較粗的凸起弦紋。

    背面則無裝飾紋樣,因爲器物破碎殘損較爲嚴重,一時無法辨認出是何種類型的器物構件。

    從形狀、大小和尺寸來看,明顯和現存已知的南宋官窯長頸套瓶和樽式套爐等鏤空器物相異。

    以往也無學者,對此有過系統研究。

    不過從其特徵來看,它們極有可能來自同一類型的器物。

    在翻閱大量考古、文獻和圖像資料後,推測這五件南宋官窯瓷構件可能爲仿藤、竹、木等材料複合製作的“墩”的部件。

    施釉後凸顯的三道弦紋,是對墩關鍵加固節點的仿製,可能起到模仿、美化或加固的作用。

    所謂墩,是一種伴隨着高坐起居方式發展,而流行起來的坐具。

    後逐漸成爲我國古典傢俱中的一種類型,追溯墩的起源,晉郭璞注《爾雅》卷7《釋丘》曰:“今江東呼地高堆者爲敦。”

    墩即是敦的俗字,所以墩的本意是指土堆。

    宋代以前的“墩”型坐具,遼陽漢墓壁畫《雜技圖》中,描繪一位雜技藝人正在細腰圓墩上表演。

    這種器物被認爲是,迄今發現相對較早的墩型坐具形象之一。

    其實,這種造型的器物,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

    最初並非用爲坐具,而是用於捕魚和兔用的籠子。

    即《莊子·外物》中所曰:“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因其兩者差別不大,故合稱“筌蹄”,也稱爲“筌臺”。

    唐代李延壽《南史》卷 80《侯景》記載:“上索筌蹄,曰:‘我爲公講’,命景離席,使其唱經。”

    唐代姚思廉《梁書》卷 56《侯景傳》記載:“牀上常設胡牀及筌蹄,着靴垂腳坐。”

    後來,這種器型又被用於在炭盆上烘烤衣被的熏籠。

    隨着高型坐具的普及和人們生活習俗的轉變,我國古代起居方式,逐漸從席地而坐轉變到垂足而坐,傢俱也多從低矮型向高型過渡。

    再加上佛教文化東傳,魏晉至唐代還流行一種圓形墩,這種類似兩端大、中間細腰鼓形制的坐具多以竹藤編制而成。

    從形制上看,早期的墩大都爲細腰鼓形,北魏晚期猶顯瘦長,這與當時的審美和崇尚應有關係。

    其中一些圓墩不僅造型保留着熏籠的器型,並且在器表做出象徵竹藤編織的紋飾。

    例如大同雲岡、龍門、天龍山的北魏佛教石窟雕像,齊魯益都北齊石室墓出土石質線刻畫像、北周菩薩坐藤墩。

    到了隋唐,已有較多變化,但受佛教蓮臺影響,繼續存在沿用腰鼓式坐墩的情況。

    例如西山王郭村隋代虞弘墓出土槨壁浮雕、長安王家墳唐代墓出土三彩梳妝女坐俑,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也有相類似的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