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144章:出發
    從正旦朝會那一天提出自己要出去,中間前前後後忙活了兩個月,到了三月初的時候,纔將一切準備妥當。

    一方面自然是因爲趙昕的高要求,諸事求精,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趙昕身爲太子殿下,事情確實不小,需要上上下下許多個部門配合。

    就比如說之前提到的,若是遇上有人攔路喊冤該怎麼辦?

    首先自然是當地的縣衙出面,若是對方認爲縣衙有問題,想要進一步上告,就需要刑部大理寺等部門負責。

    趙昕起初以爲月餘就能夠搞定,最後拖延這麼長的時間,也算是出乎意料。不過,只要一切都能夠搞定,那麼一切都好說。

    最後提一嘴,這段時間內,趙禎很明顯地疏遠了趙昕,倒是很刻意地去見那個比趙昕小兩歲的弟弟趙曦。

    這就是趙昕想要獨立做主的反噬,趙禎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動搖趙昕權力的根基了。看一看歷史,簡直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秦始皇將太子扶蘇送去北方邊境,說不清楚是培養還是遠調權力中樞;

    漢武帝在江充誣陷戾太子的時候,有意打壓太子,是以放任江充,結果將劉據逼反;

    隋文帝在立下太子楊勇之後,專門培養二兒子楊廣,連滅亡南陳這樣的大功都給楊廣,徵高麗,開運河等提議也出自楊廣;

    唐高祖在立下太子李建成之後,學隋文帝故智,放任李世民培養自身派系,坐視兩個兒子鬥爭;

    北邊遼國耶律阿保機建國之後,稱天皇帝,太子耶律倍爲人皇王,爲打壓太子,將其封爲東丹王,大力培養另一個兒子耶律德光(奪取燕雲十六州的那個);

    ……

    如今,面對趙昕,趙禎使用起無數前任帝王用過的手段。趙昕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自己這個年紀,竟然能夠讓趙禎忌憚到這個地步,也是他的本事了。

    天家無親情呀!父子之情,最是微薄。

    這些消息,趙昕聽到之後,僅僅是一笑了之,不是不在乎,而是在乎也沒有意義。

    等到趙昕再大幾歲,趙禎爲了維持自己的權力,看重另一個兒子趙曦以分趙昕的權力,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情。

    從前世的記憶來看,距離趙禎駕崩還有十多年時間呢,還有的熬。畢竟這位可是整個北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趙禎在位時間長這一點,對於趙昕而言,算不得壞事,但是對自己的隱忍水平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唉,罷了,不談這些煩心事。

    三月初,趙昕動身離開東宮,隨行侍衛及太平院士子,加上一些負責儀仗的宮人,統共加起來的話,有上千人之多。

    若是趙禎出行的話,這個數字翻上數十倍,乃至於上百倍都是可能的。

    爲什麼天子輕易不出行,看看趙昕爺爺宋真宗封禪泰山給當地百姓帶來多少影響就知道了,沒有百姓願意歡迎這麼多人一口氣涌入,要喫窮了都。

    趙昕此行千人,當然喫不窮下面,更不可能引起當地糧價暴漲。此外,趙昕還讓下面各縣不要大操大辦,一應開支由東宮出。

    話趙昕已經說下去了,至於他們聽不聽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就好比國家領導人巡視某地,儘管早早說了不要大操大辦,但是你會怎麼做?誰知道上面人是說真話還是說假話。

    趙昕乘坐着他的金輅啓程,前面有四匹膚色如一的馬拉車,車前則是掛着九串珠子。因爲沒有皇太子下鄉體察民情的先例,關於趙昕應該乘坐什麼車出門,衆人爭執了好長時間,最後認定爲大事,與天子親耕禮一樣,不可輕視。

    這金輅可是最頂級的車駕,一般就是祭祀的場合用而已,此番趙昕能夠乘坐這車出門,他自己都沒有想到。

    車內,除了趙昕之外,還有孫復及呂公著二人,此番趙昕巡視民情,預計要花費上月時間,課業不能夠斷了,所以這兩位老師就隨行。

    他們的任務還不輕,需要爲趙昕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因此啃了不少書籍。上至堯舜以來,這些地方出了哪些人才,要對趙昕進行實地教育。這可比後世所謂的夏令營高級了無數個檔次

    此外,在與外人交流時,若是趙昕回答地不好,或是不知道如何回答,同樣需要兩位老師出來緩解尷尬。

    坐在車上,孫復的說教就已經開始了,“開封府,戶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萬二千九百四十。貢方紋綾、方紋紗、藨席、麻黃、酸棗仁。下轄縣十六——”

    各地人丁情況趙昕早就看過,但是還是有些問題不明白,打斷了孫復,問道:“敢問孫師,民間一戶有多少口?總不可能一戶才兩個人吧,他們不生孩子的嗎?”

    孫復看了呂公著一眼,兩個人爲此哈哈大笑,笑得趙昕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是不是自己問的問題太白癡了一些。

    笑了一陣後,呂公著回答道:“這裏說的口,是給國家繳納兩稅且承擔徭役的人,嬰孩和老人是不算在內的。”

    “哦!”趙昕點了點頭,算是明白了他們爲什麼發笑了。這樣算下來,一戶兩口,正好是兩個成年人,標準的小農經濟。

    接下來,孫復繼續道:“縣十六,開封,祥符,尉氏,陳留,雍丘……”

    孫復講得一板一眼,從來不說笑話,即便是講故事,也是一本正色,一臉正經。近一個時辰下來,身子好似松木一樣,寧折不彎,是個標準的老學究。

    自然,趙昕更喜歡聽呂公著授課,但是這並不影響趙昕崇敬孫復的才華。只要聽進去了,收穫並不小。

    孫復早年熟讀四書五經,卻屢次科舉不中,後退而授道二十年,名滿天下,被范仲淹舉薦入朝,只能夠說他的天賦可能沒有點在科舉上。

    早年命運多舛的孫復,更爲熟悉民情,因爲他真的喫過苦,而呂公著大族出身,在這一方面就遠不如孫復了。

    原本的歷史中,隨着范仲淹新政的失敗,孫復也隨之退出朝堂。但是這一世,因爲有太子之師的身份,倒是無人動他,安安穩穩。是以在教導趙昕上,孫復花費了更多的心思,許是將命運盡數寄託在了趙昕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