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超值金版-世界歷史1000問 >第一篇 上古史 2
    第一篇上古史2

    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麼回事?

    種姓制度亦稱“瓦爾那”(顏色、品質的意思)制度,實際上是奴隸制度的變形。

    約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把自己稱爲“高貴者”,把被征服者稱爲“達薩”,以“達薩”和“達西”稱呼男女戰俘即奴隸。

    後來在雅利安人內部又產生了不同等級,形成了四種姓制度:即婆羅門種姓,主管宗教祭祀、占卜、唸咒,史稱僧侶階層,他們解釋吠陀經典,干預社會事務;剎帝利種姓,充當武士,國王也屬這個種姓,主管軍事和行政;吠舍種姓,一般指雅利安平民,多數從事手工業、牧業和商業,也有富裕者,但沒有任何特權;首陀羅種姓,主要來自被征服者,也有少數雅利安人,其中除奴隸外還有接近於平民的貧窮者,他們在法律上和宗教上失去了受保護的權利。

    前三個種姓是雅利安人,是“再生族”,後一個種姓是“非再生族”,根據婆羅門教創造的神話和《摩奴法典》,四種姓是世界之祖婆羅赫曼以口、雙手、雙腿、雙腳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們都有特定的職業,不可混淆界限。

    釋迦牟尼是否確有其人?

    近代,印度和其他國家的考古學家、佛學家根據法顯的《佛國記》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釋迦牟尼的誕生、成道、初轉法輪、涅盤處等陸續發掘出一些古建築的遺址和文物。

    這些文物和史料,足可以證明釋迦牟尼確實是一個歷史上的人物。

    釋迦牟尼姓喬達摩,名悉達多。

    因爲悉達多屬於釋迦族名,人們又稱他爲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譯,“釋迦”是部族名,意爲“能”,“牟尼”的意思是“仁、儒、忍、寂”等。

    “釋迦牟尼”可以解釋爲“釋迦族聖者”。

    釋迦牟尼雖被尊爲聖人,且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崇奉敬仰,但他在獲得覺悟之前,也曾有過疑惑、痛苦,不過他超出常人之處,是以己之苦推及衆生之苦。

    他捨棄了常人所羨慕的一切財富、王位、妻兒,毅然出家修道,經歷6年,艱苦備嚐,終於覺悟到宇宙人生的實相,獲得了根本的解脫。

    阿育王對佛教有些什麼貢獻?

    公元前273年,阿育王繼位,成爲孔雀王朝的君主。

    在繼位之前,阿育王曾被他的父親賓頭沙派作坦羅地方的總督,因此具有一定的統治經驗。

    他即位之初,對外利用軍事力量進行征服戰爭,對內則殺戮大臣,甚至自己的兄弟姐妹。

    據記載,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巖率軍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國,獲戰俘15萬人,殺了10萬人。

    在殘酷的戰爭之後,阿育王宣佈放棄武力征服的辦法,大力扶持和宣揚佛教。

    他在帝國境內許多地方開鑿巖壁,樹立石柱,上面刊刻詔令,宣稱“以法勝,是爲最勝”,主張以佛教征服人心。

    這些刻有阿育王法敕的摩崖石刻和石柱,有些還留存至今,成爲研究古代印度歷史極爲重要的資料。

    在阿育王的大力扶植下,佛教在當時實際上處於摩揭陀國的國教地位。

    他以大量金錢資助佛教的發展,派遣了許多傳教僧人到全印度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去弘揚佛法,相傳他還把佛舍利分散到各地,在各地同時興建了許多佛塔供奉舍利,供人瞻仰崇拜。

    他的兒子摩哂陀(Mahinda)和女兒僧伽密多(Sanghamitta)先後出家,並相繼率人南下斯里蘭卡島,把佛教傳入了斯里蘭卡。

    他在政府內設置了“正法大官”執掌宗教事務,巡迴各地,宣傳佛法。

    他還在首都華氏城召集許多佛教僧侶,由上座部長老目犍連子帝須主持,舉行了佛教史上有名的第三次“結集”,編纂、校訂和整理了當時流行的佛教經典,處理了佛教內部各派之間的爭論。

    由於阿育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佛教在此時有了很大的發展,並開始在印度以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如緬甸、斯里蘭卡以及中亞、西域一帶傳播。

    你知道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嗎?

    《羅摩衍那》意思是“羅摩的遊行”或“羅摩傳”。

    羅摩是古代印度傳說中的人物。

    後逐漸被神化。

    《羅摩衍那》成書不早於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後來(不早於公元前200年)補充進去的,原作將羅摩描繪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後來補充的部分將羅摩說成是毗溼奴的化身,兩部分的文筆也不一致。

    原書依據吠陀體系推算,羅摩和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之間的戰爭發生在距今880152年之前,印度傳統的歷書都是根據這種推算編制的,但是並不爲現代歷史學家所接受。

    印度傳統認爲羅摩是毗溼奴的化身,他殺死魔王羅波那,確立了人間的宗教和道德標準,神曾經答應羅摩,只要山海還存在,人們就仍然需要閱讀《羅摩衍那》。

    20世紀70年代大陸梵文學者季羨林、黃寶生翻譯《羅摩衍那》,爲全世界迄今除英譯本之外,僅有的外文全譯本。

    印度爲何崇拜神牛?

    印度的神牛崇拜歷史可謂綿長悠久。

    神話傳說中,三大主神之一的破壞神溼婆,其坐騎就是一頭公牛。

    遍及印度各地的溼婆廟前,必定有頭公牛雕像。

    大多是臥姿,在石臺之上,有的上面建有小亭,成爲一個單獨的小廟。

    雕像有石頭的、有銅的,有一般本色的,有繪成彩色的,一律精神健朗、栩栩如生。

    老牛雕像也掛滿花環,分享到主神般的尊榮。

    在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典籍《吠陀經》中,就有讚美奶牛和如何對待奶牛的記載。

    如,奶牛是神聖的,奶牛是宇宙之母,是過去與未來之母,是衆神之母,是最爲重要的事物。

    古典史詩《羅摩衍那》中,有着關於無敵神牛的章節。

    大意是,某國王有一頭無敵神牛,它無所不能,國王希望得到什麼東西,它都會送來。

    由此引起另一國王的妒嫉,來搶這頭神牛,並引發一場慘烈的戰爭。

    史詩中還有一些關於母牛的詩句,把殺母牛與弒父、叛逆等重罪等同,一律是死罪。

    《摩訶婆羅多》中則說,殺死母牛或公牛的人,罪大惡極。

    《一千零一夜》誕生的緣起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