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篡魏 >第二百九十八章 女兒國
    太白居旁邊的勾欄迎來了重新開業以來生意最好的一天。

    至於原因嘛,自然是因爲昨兒的西遊記吊足了人胃口。

    爲什麼?因爲西遊記講到了女兒國。

    只是說書先生的一段介紹,就讓混跡於市井之間的漢子們眼睛冒起了賊光,聽聞那女兒國全是女子不說,個個還生的膚白貌美,尤其是那女兒國主,更是人間絕色,尤其再配上她那高貴的身份,簡直是讓好些漢子昨晚都失了眠。

    本身在理學出現之後,大魏的女子們地位就比以前下降了很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常事,長安女子夠豪放了吧?敢在太白居堵顧懷,可她們是什麼身份?個個家裏都是官員權貴,所以才能這麼瘋狂一把。

    真換了民間,尤其是某些詩書門第,有些女子十幾歲了還沒出過大門。

    真別覺得這個太離譜,事實上這個時代就是這麼要求女子的,有些過了門還沒見過丈夫長什麼樣,三從四德就死死的束縛住了女子們的自由。

    所以能來勾欄看戲的,多半都是男人。

    是男人,就天然的對女子感興趣,尤其是市井巷弄間還沒娶上媳婦,有閒錢來勾欄看戲聽書的單身閒漢們,昨兒一聽說書先生那舌燦蓮花的一番描述,登時就對今天要開講和開演的女兒國動了心,早早都散了工就來勾欄佔好了位置。

    要說這勾欄啊,剛開的時候,好些人雖然覺得新鮮,可真沒覺得能開出什麼名堂來。

    戲子那是低賤的行業,但他們好歹還有個戲班,說書的就更低一籌了。往常的勾欄,找個空地把帳子一紮就開演,不僅看起來落魄,實際上也極爲落魄,戲服破損,戲子無才更是常有的情況,說書人的劇本也就是那幾樣,什麼情情愛愛狀告當朝駙馬郎,百姓們都實在聽膩了。

    所以太白居旁邊的勾欄開了,所有人都覺得勾欄的東家在這麼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租了這麼大的地方,想靠一幫戲子說書的賺錢,簡直是癡人說夢。

    別說他們不信,勾欄裏面自己的戲班都不行。

    可有一說一,這勾欄的東家確實大方,一開業就白演,不僅白演,還送喫喝,當時好些百姓都不太敢來,畢竟勾欄的門面看起來就很高大上,旁邊還是客人賊多的太白居,老百姓們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實在有些不好意思邁進這大門。

    好在免費的喫食還是戰勝了心中的惶恐,只要有了第一個人進了門,沒挨訓斥責罵,也沒被趕出來,後面的人就多了,勾欄很快就座無虛席。

    就這樣,西遊記在大唐第一次上演了。

    只能說經典名著就是經典名著,哪怕時代背景有些許差別,可西遊記還是給長安的市民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原來故事還能這樣講,原來世界還能是這樣,人活着不僅僅只爲了柴米油鹽,原來可以成仙成佛,甚至可以早上在東海看日出,晚上就到了西邊賞夜景。

    悲憫的唐僧,頑劣的猴子,貪婪怕死的豬,原本出身極正卻被打落凡間的天庭大將,還有一條犯了錯的龍,這個奇怪的隊伍,就這麼向着那個充滿着希望的西方前進,一路上發生了許多許多故事。

    天庭,地府,龍宮,西天,九州四海,神佛妖魔,這個故事只是一開篇,就讓原本只沉迷於食物沒什麼期待的百姓們移不開眼睛。

    只能說吳承恩老先生真的是個極會講故事的人物。

    於是西遊記極其意外而又毫不意外的在長安爆火了,上工的漢子們會討論最新的劇情,年少的孩子們會爭相扮演那個曾經對抗整個天地的美猴王,每一天勾欄從早上開始就有客人眼巴巴的在等着,三教九流的人從這裏進進出出。

    所以今日的勾欄,出現座位坐滿,甚至還有許多百姓或站或蹲,熱鬧的等待着大幕開啓的場面,也不是那麼能理解了。

    勾欄每天早上開業極早,一直到中午,算的上是個茶樓,這個時候只要肯花上幾文錢,就能走進來找個位置坐了,品一品勾欄的茶,聽聽臺上拉的曲,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若是有那捨得花錢的客人,便多拿出十幾文,就能到手兩盤物美價廉的小菜,充作早飯,若是再肯多花上點--那就真的能品一口小酒,再夾口小菜,端的是渾身舒泰了。

    過了正午,唱曲兒的便撤了下去,遇見心善的客人還能得些賞錢,可要是客人少或者來的都是一毛不拔的,這賞錢可就沒了,不過唱曲兒的也沒什麼怨言,因爲他們還能拿勾欄的月錢。

    接下來上臺的都是說書人,往往是嘴上功夫比起那些老說書人要略遜一籌的,開始乾巴巴的講昨日的故事,此時還能在勾欄裏坐着的,多半是些沒上工的閒漢,或者是真對這故事愛的不行的忠實聽衆,一聽就是一個下午。

    而到了現在,天色漸暗,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散了工用了飯聚攏過來,勾欄的正式曲目,也就要上演了。

    當先上臺的自然還是說書人,臺下的百姓們和往常一樣起了些噓聲,可臺上的說書人一點都不在意,只是笑眯眯的一拱手,就開始說起了那報紙上的新鮮事來。

    最近的長安,在貪腐案過後,能上報紙讓百姓起興趣的事情,自然是極少的,所以臺下的觀衆們噓聲倒是越來越大。

    臺上的說書人也有些無奈,下意識看了眼黑暗處的班主,可看到的還是那不容置疑的眼神。

    這可是東家親自叮囑的,不管再怎麼沒說的,硬編也要讓百姓們習慣聽報紙的消息。

    雖然勾欄的戲班班主不知道東家爲什麼要這麼做,但不妨礙他把東家的話當聖旨。

    當初的戲班是個什麼悽慘模樣?四處流浪,食不果腹,跟叫花子的區別都不大,要不是東家仁厚,開了這勾欄,還讓他們在長安生了根,這好日子怎麼也輪不上他們。

    看看現在,願意來的百姓這麼多,勾欄這麼大,連劇本都不用想,東家甚至連戲服都準備好了,這樣的神仙日子,還想怎麼樣?

    你他孃的還不想講?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