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篡魏 >第二百九十九章 金玉閣
    折騰了許久,好歹是把報紙給講完了,從名家約稿,到小道消息,說書人說的那叫一個口乾舌燥。

    臺下的百姓們也喝倒彩喝累了,倒是好些地痞閒漢起鬨的更大聲了。

    在長安開鋪子,尤其還是勾欄這樣三教九流匯聚的地方,麻煩自然是少不了的,除了之前被那些衙役盯上,地痞...也確實不少。

    然而他們盯上勾欄,終究是給自己挖好了坑,還自己躺了進去,主動要求別人填土。

    來過勾欄的地痞多半都是被王府的人打斷了腿,畢竟柳清的身手要是出手那簡直是欺負人,戲班裏的人也多半是些弱不禁風的,對付地痞流氓自然是用地痞流氓的方式比較好,柳清只是和陳伯說了說,王府裏的人第二天就來勾欄豪橫了一把。

    從那以後勾欄就再沒發生過地痞堵門撒潑要錢的事情。

    說書人下了臺,接着上臺的自然就是戲班,臺下的漢子們紛紛坐直了身子。

    來了,等了一夜,又熬了許久,終於是等到了女兒國。

    不得不說勾欄還是捨得的,看看這上臺的戲班,單說那戲服,就是實打實的綢緞,在場的百姓們多穿的是粗布衣裳,往臺上一看,花錢的穿的居然還沒戲子的戲服好,真是見了鬼。

    大幕拉開,率先出場的自然是師徒四人。

    如今在長安已經算是角兒了的師徒四人,加上兩個套了戲服扮做白龍馬的不知名打雜人員,幾個人一出現,就引起了在場百姓們的紛紛喝彩。

    鑼鼓聲響,旁白聲起,而那極爲美麗,又穿着綾羅的女兒國主一出場,那一聲“御弟哥哥”,直讓在場的漢子們心都醉了...

    ......

    大魏最大的珠寶商鋪,是金玉閣,和名字一樣,是以售賣金玉首飾起家的,正如當初顧懷的判斷,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錢比女子的錢更好賺。

    所以鋪子開滿了大魏的金玉閣,一年能掙多少銀子,那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如果說金玉閣的東家是整個大魏最有錢的幾個人之一,絕對沒錯。

    那麼問題就來了,金玉閣的東家,還真沒怎麼出面過,除了每家鋪子都有掌櫃看顧,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幕後掌控金玉閣的都是何許人也。

    而長安作爲大魏的中心,權貴官員、富商巨賈聚集在此地,錢自然也是最好賺的,所以長安的金玉閣,也是金玉閣的總部,這裏鎮守的掌櫃,自然是最得幕後東家信任的人。

    而此時的金玉閣二樓,一個年輕人和一箇中年人正負手站在圍欄邊,看着一樓正在挑選商品的客人們,臉上笑意滿滿。

    中年人是長安金玉閣的掌櫃,是幕後東家的左右手,而年輕人就更不得了了,他是東家的...二兒子。

    所以以中年人的身份,站的也比年輕人落後一步。

    看着身前年輕人挺拔的背影,中年人莫名就想起了年輕時的老爺,當時他也就這番年紀,卻闖下了這麼大的家業,如今大兒子做了官,而二兒子...儼然是要接手金玉閣了。

    說起東家,那也真是個傳奇人物,中年人的思緒有些飄忽起來。

    二十年前,從大魏開國就沒落過幕的松潘叛亂再次開演了,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那個地方都是蠻荒之地,文盲普及率極高,不讀書的人自然不服管,不服管就不納稅,說白了就是天老大地老二咱們老三,你大魏算是哪根蔥,當年打不過你們咱們才低了頭,現在你再來試試?

    而不納稅顯然是不行的,大魏還得靠這個喫飯,於是建國一百多年,雙方都用拳頭刀槍講話,你叛亂我就平,你走了我再叛,每到逢年過節,總要鬧騰一下,不鬧那還真有些不正常。

    而當年的中年人,就是在那個地方和東家認識的。

    因爲那一年,鬧騰的動靜尤其大。

    整個松潘衛鎮守的全境都有叛亂,而且叛軍都有一定的戰鬥經驗,估計是常年和松潘衛的那些個數量極少的駐兵交道打多了,不僅把松潘衛按在地上摩擦,還把朝廷派去的幾撥人都打了回去。

    當時的朝廷也是給折騰的沒了辦法,上一任內閣首輔天天和朝臣吵架,吵到最後一拍腦門,就決定拍東家去了。

    東家何許人也?殷正茂,前朝十二年進士,時任兵部侍郎。

    和他的同學相比,他沒有謝洵的政務能力,沒有徐子允的文才,但他也有自己的專長--軍事。

    天知道爲什麼讀了那麼多年書的殷正茂兩榜進士後當了文官,卻那麼有軍事才能。

    也是當時的魏皇極具慧眼,一揮大筆就把殷正茂打發去了兵部,從此開啓了傳奇的人生。

    和楊公宜的出身微末不同,殷正茂第一次打仗就是獨自領兵,說來也奇怪,明明文官出聲,卻從無敗績,甚至被當時的大魏朝廷認爲是一代名將。

    所以當時的內閣首輔決定讓他去,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任用殷正茂的消息一出,就好像往廁所裏丟了顆石頭,分量十足。在內閣首輔的決定面前,大臣們消除了分歧和派系,異口同聲的表示了不行。

    原因很簡單,他太貪。

    殷正茂雖然會打仗,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貪污犯,原先當地方官就喫農民賦稅,後來到了軍隊就喫空餉,在那時候的大魏,貪污不算什麼大事,但貪到天下皆知,上到魏皇下到百姓都知道了,聞名全國,就實在是有些不容易。

    所以當時的大臣們幾乎一致認爲派殷正茂去平叛必定會貪墨軍餉,但首輔只用一句話就打發了他們。

    “殷正茂確實貪,軍餉起碼貪一半,但他去了,很快就能平息叛亂,若是派個清廉的人去,打不贏怎麼辦?拖下去,多加軍餉都解決不了問題。”

    只能說當時的內閣首輔看事情確實有幾把刷子,殷正茂去了之後,僅僅幾個月就平息了叛亂,班師凱旋,當然了,軍餉肯定是沒少拿,如果不貪,那就不是殷正茂了。

    他就這麼攢下了本錢,而中年人,也就是那時候他從松潘帶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