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漢匠 >第十四章 忙碌的作坊
    唐村有太多事情等着人來做,所以村裏的人過年不能休息的時間太長。正月十五還沒過完,有些作坊就開工了。

    磚窯上過年沒有停火,需要磚瓦的人太多,方圓百十里就這口窯燒的磚瓦品質好,磚瓦訂貨已經到了春分頭上。窯上的人工皆是輪流回家過年,就沒有敢斷過人。

    唐老蔫兒就恨不得不過年,去年的年景好,周邊各村兒養蠶的人多。他一氣收了很多蠶繭。

    說着就開春了,繅絲的婦人們便將回自家養春蠶。他唐老蔫兒的蠶繭還有許多沒處理完,眼看花大價錢請婦人繅絲已成定局,真後悔去年捨不得花些小錢,沒有聽先生要他多請些婦人及早繅絲的建議。如今與其後悔,不如趕緊擡價請工。

    “狗剩家的、栓柱家的,去作坊繅絲賺糧米吧。一天兩頓稻米乾飯管飽。外帶一升稻穀!”唐老蔫兒的招工身影,不停地在一些農家屋裏出現。

    開紡織作坊的唐寶,便沒有唐老蔫兒的煩惱。因爲建造作坊的耽誤,他家的作坊直到去年底纔開工。

    作坊裏的織麻女工,大多是每家的多餘人手,即使會織麻,家中也沒有多餘的紡織機,甚至一臺都沒有,還不如到作坊做工,多掙一份錢糧給家裏。

    所以找到唐寶想要進作坊做工的女人和農家,一直就沒有斷過。鄉里鄉親人情難卻,拒絕了誰家都會得罪人。潘先生給出了個主意,一天三班倒,人停織機不停。

    眼看着自家的麻布,一匹一匹地堆起來,就好像諸多的銀錢在堆積。先生說了,再過一兩個月初出貨賣給襄陽、南陽來的商人,價格纔會最好。

    自家田地去年收了不少稻穀和粟子,僱傭人工的錢糧不發愁。就是去年沒有捨得多收購些粗麻,照眼前這個用法,怕是要等不到新麻下來了,看來需要多花一些錢糧再收一些纔好。

    天氣逐漸轉暖,春耕農忙逐漸鋪開,造紙作坊、磚瓦窯等作坊,比前一陣子冷清了不少,許多在裏面做短工的人,皆需回家去幫農忙。

    每年的春耕與秋收時節,都是最忙的。甚至繅絲作坊、紡織作坊的女工也有許多人要回家幫農忙。

    開春後,有些佃農進了作坊做工,不再佃租土地耕種。田裏仍然可以佃租的土地便多了,依舊種地的佃戶變得更加勞碌。

    造紙作坊的白紙,出多少也不夠賣,淇水鎮上大多商人早在半年前便已經知道白紙出自唐村,然外地人的消息也很靈通,村子裏現在便有。

    借宿在富戶家的陳留與徐州等地的商人,等候着拿白紙,定錢一個月之前都交了,價格似乎一直也不降下來。

    掌管造紙作坊的掌櫃,是老管家唐富的大兒子唐柳。每日除了雷打不動地在作坊裏轉上兩圈兒外,剩餘的時間,他便是到作坊對面的貨棧去守着。吩咐聘用的賬房先生,也搬到貨棧裏來收銀出票。

    作坊裏的造紙生產他不參與,該如何造紙,自然有工頭領着,他只負責每日裏供料、出貨與收賬。

    每天都有商賈們纏着唐柳,沒有訂上貨的想自己通融通融給予訂貨,訂過貨的又在催促唐柳早些出貨。

    許多人爲了能拿到貨,通過族長或族老,甚至是找熟人來說項,當真的是不勝其煩。其實,大多時候唐柳還蠻享受這個過程的。

    當然也有不少的商賈動了歪心思,通過與唐柳或下人的交談,想方設法地套取造紙的祕密。

    對此族中早有防備,對每個進入作坊的族中子弟,都下了嚴厲的封口令,若有勾結外人暴露了家族中祕密者,一律按族規灌蠟燭封口處死,全家直系親屬開革出族譜,若是外姓人泄密,全家趕出村。處罰不可謂不嚴厲。

    爲了保住造紙的祕密,造紙作坊的四周還建了比別家作坊高出三尺的磚牆,連漚泡紙漿的水池子也圈進高牆,作坊的大門前,黑天白晝都有兩個人在看門,還養了三四條大狗,用於夜間防護。高牆下的進排水溝,都紮了粗壯的柵欄。

    前來購買白紙的顧客商人,只能在作坊對面專門搭建的貨棧提貨,絕不允許進到作坊內。作坊的大門上,清楚地用紅漆寫着:“閒人免進”。

    作坊雖然按照先生的意思算作村中公產,族長唐豕也承諾,每年底會給村民分紅。然唐氏族人對製造紙張的方法流程,看管的極其嚴格,包括短工在內,輕易不招收外姓人,外村人更是不可能進入。

    梁九斤的陶器作坊,今年新招收了四五個徒弟上窯口。另外還僱傭了六七個人,幫他把山上揀選好的泥土挑回作坊。自家制作的陶器,每個月都被襄陽與其他外地來的商販拉走不少。

    去年入冬前,先生來看過他做的陶器,說是尚不夠精細。指他篩土的篩子太粗糙,要他增加一道更細的篩子。

    說他和的泥巴養的不熟,由此做出的東西沒有靈性,燒陶器的窯爐太小、溫度太低……,七七八八說了一堆。見梁九斤多有不服之色,先生便住口轉身不再多言。

    祖祖輩輩傳下的燒陶手藝,被潘先生說的如此不堪,梁九斤心中甚是不服,當時並未聽入耳內,自家託賣的陶器不是也賣出許多麼。

    此後不久,有人將小鎮上貨殖之事傳開來。聽了村裏人的傳言,梁九斤的心思不淡定了。

    他送了一塊兒陶泥硯臺給唐管家,終是得了鎮上買賣的實信,方纔真心佩服先生的本事。於是提了自認爲還說過去的禮物,再去拜訪先生,請教燒陶的學問。

    先生對梁九斤先前的執拗並無不悅,收下禮物,仔細地與他講述了燒製和售賣陶器的方略。

    建議他對窯廠進行改造,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於技藝手法,先生自承只是紙上談兵,還需梁九斤根據所指點的方略,自己琢磨提高。

    隨即照先生的所教授方略,梁九斤先改造加大了窯爐,增高了煙囪,又將燒窯用的柴草改作燒木柴。

    按先生說法,日後尚須建一座精細的小窯爐,只燒竹木碳,專做精細物件,若是以石炭煉焦燒陶再好不過。

    爲此,梁九斤已經特意託人自荊山採購石炭,同時放出消息,若有人在這附近山中找尋到石炭,定然不吝賞出花紅。

    去年底他請石匠做了一盤五尺的石磨,用來研磨先生教他挑選的、可以被砸碎磨細的泥岩。那些石料被細細研磨後,還需反覆攪拌、揉捏後和攏,精心儲藏。待到泥土陳化一段時間成爲熟料後,再做成先生畫出圖樣的器物泥坯燒製,先生說,如此方可賣出大價錢。

    水壺、水杯和硯臺是一定要燒製的,牛眼大小的酒盅也要多燒製幾套,那器物真好,看着就稀罕。

    要說不滿意之處,便是喝一杯兩杯不解渴,着急的慌,不若端起壺來對嘴灌下痛快。

    陶盆,陶罐兒等粗笨物件,梁九斤已經交給徒弟們做了,自己只做先生說的那些個高端產品。

    眼下南鄉與淇水鎮市面上,梁九斤燒製的陶器在幾家雜貨店中都有供應,銷量頗好。

    梁記作坊的陶器,最近常有南陽和襄陽的商家前來光顧,生意日漸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