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靖康開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稷下學宮
    鬼知道他要造多大的船。

    “稷下學宮乃是我華夏族第一所官辦的,培養各類人才的高級學府,學術博大精深,包含了當時各家各派的思想,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學術爭鳴局面的形成。成爲了齊國智庫,娘娘可願意在這稷下學宮的舊址,爲大宋覆滅金國凝聚人才!”

    李敬說完,陳卓幾個熟悉齊魯歷史的官員都站起來叫好,稷下學宮的舊址就在淄州城邊。

    想當初齊國依靠稷下學宮戰國稱霸。

    如今原址重啓稷下學宮,爲大宋凝聚人才復仇。

    “準了,我就代表官家同意三司重開稷下學宮。效法官家對宗澤的信任,正七品及以下官員,黃運轉使可以酌情授職,如果官家責怪,予替爾等解釋!同時三路各州縣張榜遴選女官,我不能把易安,無雙和清瀾總這麼耗着。”

    對於大宋的局勢,朱璉知道的更多,雙手揉了揉自己腦袋,所有的焦慮,都揉成了堅定。

    說完又望向李敬,讓他繼續說。

    “凝聚人才是第一步,第二步還要凝聚人心,現在趁着寒冬,各地農民,佃戶,都在歇冬,這裏離開春農忙還好幾個月,全部把他們動員起來,我們沒錢,但是有大量鐵器,可以考慮做一些鋤頭,鐮刀,犁等農具,鐵鍋,鐵鏟等生活用品,換農民過來幫忙挖礦,修路!組織各地用修築城牆,挖掘護城河,溝壕的方式,置換等農具,兵器,讓他們時刻準備自衛!”

    三司沒錢,可是三司有掌控鹽鐵的權利。

    這年代的農民很窮,很多人家裏連菜刀都沒有,收割莊稼的鐮刀也要跟地主借。

    作爲武將,當然希望朝廷可以大量派發武器,武裝平民,這樣金狗想要趁着山東兵力空虛進攻就更難了。

    但是陳卓黃燦還是很顧慮,

    開寶五年,太祖就頒佈過禁令,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

    之後的宋朝不僅對汴梁,對各地軍械管制也日趨嚴格。

    只不過徽宗之後,各地起義軍四起,廂軍手上的軍械四處流散,也沒有之前的嚴格。

    萬一這些平民被鼓搗反了怎麼辦?

    “李敬,給平民發放武器,也是一面雙刃劍!”

    一方面是金狗隨時來襲,百姓急需武器自衛,一方面有又祖宗之法限制。

    朱璉也看出了陳卓等人的顧慮。

    會說話的眼睛看着李敬。

    “金國亡我大宋之心不死,未來戰爭會更殘酷,作戰更多的是需要火炮,牀弩等大型殺傷力工具,也需要軍隊訓練組織,發給他們一些刀槍,抵禦強盜入門,乃是權益之計策,我相信宋人,我也相信關將軍在京西兩路的威懾力!”

    關勝聽見李敬扯到他身上了,笑容滿面。

    不過李敬說的是事實,勤王之後,關勝在京東兩路的威望驟起,他武藝過人,比李敬風頭還足。

    聽見李敬還在說,沒有插話。

    “其實我宋人非常容易滿足,只要專心政務的地方官不瀆職,不一門心思撈錢,他們就很忠誠,不會有不軌之舉,之所以會出現宋江這類的反賊,無非是地方官不作爲,或者是非常嚴重的天災賑災不到位,我記得度支、戶部、鹽鐵三司負責地方官員的財經業績等考覈。我們不妨邀請民間力量介入考覈。讓地方官員爲禍一方的時候,民衆有個宣泄,申訴的途徑,把所有叛亂的源頭掐住。”

    看着朱璉有些迷惑,陳卓拿出聖旨附帶的幾分印紙批數給朱璉解釋。

    大宋地方官員赴任的時候,一般帶着印紙批書,上面事無鉅細寫滿了一年來的政績和糗事。

    要是任期滿了,還有一個鄭重其事的任滿考覈。

    考覈與磨勘制度的核心就是評語。

    評語由上級和專屬部門撰寫。

    雖有開口朝下的民間查訪渠道,但宋代官吏隊伍龐大,將其形成流轉制度成本過高。因此,官吏只要對上負責而無需對下負責。在實際執行中,更出現了考覈“重年限、資歷,輕政績能力”的現象。

    受論資排輩的影響,就連官員印紙批書(個人檔案)中進行定性評價的“考詞”也都按資歷而非實績書寫,結果是“案吏據定式書於印紙”。

    陳卓主講,曹輔在一邊補充,兩人拿出自己地方履歷做說明,朱璉一下子明白了。

    “如何邀請地方民衆監督,讓民衆監督政務成爲朝局的一個新的俗成。這個可以等李敬回來一起會商,我們相信山東兩路和河北路的民衆不會在國難之際與官家和朝廷爲難。”

    朱璉的魄力,讓周寧等官員深感她有替官家執政只能,臉上不動聲色,心裏踏實的很。

    “金狗肆虐河北的慘狀我也聽說了,就照李敬說的辦。先給各縣官員放風,明年夏天,三司會通過民間風聞爲主,試點考覈他們的政務,順便建立長久考覈的機制,讓他們把城牆和護城河修築起來!”

    大宋一副爛牌,李敬怎麼敢去吼着變法。

    本質上,他就是寧願做點技術也不願意跟人扯皮的懶人,更何況,他還自稱是蘇門的人,他去主導變法,就意味着背叛。

    當年蘇東坡王安石雖然惺惺相惜,兩派卻鬧的水火不容,殃及池魚。

    要不是受了趙恆這麼大恩情,他寧願窩在山東指揮別人種田,他連黃河堵截金狗北歸都不想去。

    只能利用現有的制度,臨時的改良,先把民力利用起來。

    順便潛移默化的一步步改進現有的制度。

    逼着地方官作爲起來。

    已經是李敬最後的倔強了。

    在他眼中,反宋遠比金國入侵對宋人造成的傷亡更大,那這些人口去開啓大航海時代不好嗎?

    再說,趙匡胤要知道,自己子孫後代不爭氣,被金狗這麼羞辱。

    棺材板都壓不住。

    封建王朝的輪迴,繞過了誰?

    他和關勝,種彥鴻都討論過,金狗爲了接應掠奪汴京的戰果,會不會兵臨山東河北三路。

    即便不進攻,也牽制住他們的兵力。

    所以濟南府周圍必須要留存兵力。

    騎哨要朝着河北東路和大名府路,南京路警戒。

    周邊的縣州也必須要緊張起來。

    別金狗沒打着,後院失火了。

    他更擔心金狗帶着二帝,從山東北上了,那才叫丟臉死。

    陳仁俊,李雲易,劉陽,這次就不隨軍出征了。

    徵發新兵訓練,監控山東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