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靖康開始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外行看熱鬧
    靖字軍兵臨臨安。

    隆裕太后率領百官和百姓主動歸附。

    隨後各種公告,舉措,在臨安掀起的大浪一浪高過一浪。

    皇后監國的勢力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現在的大宋不一樣了。

    尤其是昨日的宴請,讓更多百姓近距離的接觸到登州朝廷平易近人的大員,瞭解了未來朝廷對江安的治國方略。

    街頭巷尾,到處都在議論紛紛。

    兵部衙門,三司衙門都擠滿了人。

    李敬卻在等待,他在等着水師調兵。

    高麗兵,扶桑的僕從軍都還沒有來。

    趙不試和韓世忠會師以後,聽說水師會有艦船去杭州灣,兩人急吼吼的把軍務丟給了彭沖和梁紅玉,跑來了臨安。

    “當年在磁州的時候,我就知道你小子潛龍在淵,厲害的很,沒想到你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厲害。會寧府距離汴梁萬里之遙,我看見覆興報上登載你俘虜完顏吳乞買的消息,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趙不試一年沒見李敬,急衝衝的跑來,差點滑到水裏。

    李敬一把把他接住,高興的很。

    抱着李敬就不鬆手。

    梁揚祖看見韓世忠過來,也很高心,舉起手臂,在他健碩的軀體上懟了一拳。

    “怎麼沒把我妹妹帶來?”

    上次梁揚祖到健康勸說韓世忠,梁紅玉從旁幫腔,他對韓世忠這個夫人很欣賞,主動認下了妹子。

    韓世忠多了一個姐夫哥,也樂的攀親。

    都是梁姓本家,連結拜都省了。

    “忠字軍在揚州募兵,還有部分的士卒家眷在收攏,她也想見大哥和李副使,走不開啊,我這幾天也要尋機會回去!”

    “你小子,當初我苦口婆心勸你到山東,是一點不給我面子,還得梁公出馬!”

    梁揚祖和趙不試也是磁州夜宴上的熟人。

    眼看着趙不試沒有計較昔日的自己傲慢。

    梁揚祖也主動過去跟他打招呼。

    “還是趙宣撫使眼光銳利,當初我要有趙宣撫使的眼光,今日我大宋肯定會更強,而今年宋金之戰,沒準連金狗主力都給他滅了!”

    “不一定,禍兮福所倚,若非汴梁失陷,娘娘和公主遇險,李敬和關勝,種彥鴻未必可以在這麼短時間輔佐娘娘控制山東大局,凝聚反擊之力!”

    很多事情,當局者迷。

    趙不試是在一邊看着李敬他們一路走過來。

    深知其中的艱難。

    昔日真要是汴梁勤王成功,歷史肯定會是另外一種走向。

    官家肯定不可能在金狗的脅迫下厚賞勤王大軍,也沒有賜進士出身,李敬關勝也不可能成爲山東兩路的宣撫使。

    甚至出頭也只能按照大宋官場論資排輩。

    即便有了趙桓在汴梁城頭的封賞。

    同樣領政一方諸侯的宗澤,趙不試也只能在京西,汴梁收攏各路義軍,苦苦撐持戰局,沒有反擊之力。

    兩人收復邊梁以後也都萬萬沒想到。

    李敬在冶煉,火炮,船舶打造上技術獨到,最大能力的主動籠絡周寧,陳卓等山東地方大員,又跟朱璉,趙柔嘉親近。

    一連串的舉措下去,大宋水師冒頭,緊接着連續閃擊東洋,南洋。

    把山東搞的金銀如山,兵精糧足,銳不可擋。

    “李副使,出征西洋讓我去如何?”

    無事不登三寶殿,韓世忠和趙不試這麼老遠從揚州坐船來,可不是單純來敘舊。

    韓世忠跟李敬遠不如趙不試熟悉。

    沒敢這麼直直的開口,在一邊靜靜的看着李敬怎麼應答。

    “今年我大宋重心還是在平叛上,汴梁和京西的兵馬並沒有精選裁撤,京畿之地的土地要儘快恢復耕種。”

    “特孃的,難道我邊梁和京西的義軍,廂軍還比不上扶桑的僕從軍?”

    皇室宗親的趙不試在勤王之戰,河東之戰中立下大功。

    如今手握二十萬重兵,部屬落個裁撤的結局,眼巴巴看着什麼高麗,扶桑兵去徵西洋,想不通。

    “兩位老哥,坐下,先喝茶,然後我慢慢給你們講!”

    李敬在船邊拽着兩人,一起在會寧艦上喝茶。

    金國騎兵主力尤在,二帝沒有營救回來。

    註定了當前主要敵人是金狗。

    要對付金人,除了要求燕雲十六州必須派精兵駐防,也要求遼東要囤積大量的兵馬。

    說白了,養兵就是花錢。

    眼下大宋各地平叛完畢以後,都要修養升息,儘快的恢復生產。

    李敬連說帶算,好一番解釋。

    兩人才明白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還必須規劃着過日子。

    之所以派高麗,扶桑兵去征戰,一方面是爲了減少當地精壯,一方面還是爲了省錢。

    畢竟這些人此番出戰,不要軍餉,撫卹,只從繳獲中給他們一些錢反哺兩地。

    利用他們賺的錢,西洋買馬,發軍餉,供養遼東訓練騎兵。

    忠字軍手上本來就有幾千遼東士卒,他們善於騎射,未來一到兩年,隨着宋軍在遼東沿海一代和遼東半島站穩腳跟,靖康武勝忠五軍抽調的善於騎射的士卒都要出擊,逐步向着北部深入。

    避開金軍主力,力求多打小仗。

    削減或者俘虜金國人口,減丁,減國國力,等騎兵大成之日,才能揮師尋找金軍決戰。

    “明白了,多保留騎射比較好的士卒,多保留精兵,督導轉化的農墾軍疏浚河道,屯田耕種,建設道路,讓他們儘快衣食無憂!”

    李敬很清楚,趙不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他還是願意爲大局犧牲的。

    “我覺得趙宣撫使還是要去一次山東,讓娘娘給你軍命名!我知道彭衝善於攀爬,未來大宋需要幾支強悍的山地軍,現在駐守燕雲十六州的邊防,同樣不能懈怠訓練,西面的吐蕃,西南大理,甚至南洋諸國,日後未必不會成爲戰場,山地軍屆時會有大用。”

    儘管對於軍隊,李敬骨子裏不願意分三六九等。

    都是熱血的漢子,爲什麼軍餉,軍械配比要比別人低人一等。

    絕對的公平反而不公平。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鼓勵各軍努力訓練,李敬和宗澤還是把欽命軍提升到禁軍的待遇,把廂軍分離爲駐軍,待遇遠勝原有廂軍,卻低於欽命軍。

    “這麼說,劉琦,陳淬也會訓練山地軍?”

    笑容滿面的李敬人畜無害,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