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二百九十六章志向遠大
    弘文莊正中的廳堂,楊安玄請郭高題匾,文淵堂三個金字在陽光的照映下熠熠生輝。

    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八根立柱的廳堂足以容納三百餘人,兩百餘席擺在其中仍顯空曠。

    楊安玄請孔懿坐了正席,郭高、王志等人坐於左側,自己與劉訥、別駕朱玠、治中王鎮惡、龐清、張波等人坐於右側,大儒的弟子以及世族子弟在堂中落坐。

    楊安玄起身對着孔懿、郭高等人揖禮,又對着衆人行了個羅圈揖,直起身道:“諸賢齊聚爲興學授業傳道而來,今日盛況將記於史書,諸賢之名將傳諸千秋。”

    這席話說得衆人動容,留名史書是所有人的夢想,誰不想在青史留下幾行文字,供後人瞻仰。楊刺史在雍州大力興儒,此事定會青史留痕,能參與其中與有榮焉。

    向疇羨慕地望向笑容滿面的劉訥,弘家莊是劉訥所獻,當初自己還以爲他爲了討好楊刺史捨得花錢,現在看來這老狐狸心中早有計較,將來史書記載襄陽興學之事,劉家義助弘文莊肯定要記載在冊。何況弘文莊中大儒衆多,劉家子侄要向他們求學,這些大儒肯定會傾囊相授,劉訥此舉真是一舉三得。

    身旁張波以目視意,向疇對親家的示意心領神會,此等揚名得利之事不能讓劉家獨享,自家也要分一杯羹,可以提供弘文莊諸儒士的食用出行等物,等得空便與楊刺史相商。

    “楊刺史,何爲儒?”郭高高聲發問道。

    楊安玄靜立片刻,揚聲應道:“仁而有序爲儒,爲政以德是儒,有教無類乃儒,因材施教爲儒,民貴君輕亦是儒。”

    堂下一片竊竊私語聲,郭高捋須點頭。一旁陳達問道:“楊刺史在鄢陵時道‘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如今在雍州大興儒教,莫非有意獨尊儒學?”

    楊安玄從容應道:“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儒者,當有包容萬物的胸懷,尊儒教、納百家,纔是長盛不衰之道。”

    孔懿笑道:“《中庸》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推廣儒教任重而道遠,願以諸君共勉之。”

    劉訥起身道:“孔夫子遠道而來,咱們邊喫邊聊。來人,奉上酒席。”

    酒菜飄香,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孔懿的住處安排在文淵堂北側的一處院落,四方小院有十餘間房屋,足夠孔懿父子和門人弟子居住,劉訥還專門安排了六名僕從照料起居。

    書房,孔懿和楊安玄、孔鮮三人靜坐品茶。茶是新茶,清香四溢,泌人心脾。

    一盞茶飲罷,孔懿看着楊安玄道:“老夫一路行來,見雍州百姓耕種繁忙,老夫親自下田試用了楊家犁,誠爲興農利器。安玄,你造此物,功德無量。”

    楊安玄微笑道:“今年愚在雍州大舉屯田,減輕稅賦、免徵徭役,希望百姓家有餘糧,可以讓家中孩童入學識字。”

    孔懿對這個準女婿很滿意,讚許道:“賢婿說爲政以德是儒,老夫看你在雍州廣施仁政,興學辦校,身體力行,此真儒也。”

    楊安玄拱手謝道:“岳丈過讚了,小婿不敢當。”

    孔懿捋須感慨道:“老夫在曲阜遵循先人教誨,教書育人推廣儒學,但人力有限,所教之徒不足百人。安玄你在雍州興學,受益者數以萬計,遠勝過老夫。”

    孔鮮笑道:“愚在潁川郡興學,建學庠十八處,招收蒙童二百一十七人,已頗感自豪。”

    楊安玄道:“愚有意在今年之內每縣建學庠一處,以後再逐漸擴增,爭取讓雍州孩童有半數能入學識字。”

    孔懿提醒道:“老夫聽鮮兒提及你的施政之策,除了興學外,還有募軍、整道、修水利、建驛站等諸事,會不會攤子鋪得太大,錢糧從何而來?”

    “再窮也不能窮興學之事”,楊安玄笑道:“岳丈放心,小婿會量力而行。”

    孔懿不再細問,道:“你建弘文莊招納儒士,又想納百家爭鳴,弘文莊怕不能容納這麼多人。”

    從內心講,孔懿還是希望楊安玄獨尊儒術,其他百家點綴一下即可。

    楊安玄腦中浮現前世綜合性大學的場景,道:“弘文莊只是第一步,小婿有意效當年齊國建稷下學宮,廣納天下有識之士。”

    孔懿深深地望了一眼楊安玄,齊國建稷下學宮是集天下賢士謀略,富國強兵、爭雄天下,楊安玄在雍州大力興學,莫非也意在天下。

    如今楊安玄已經和苗兒訂下親事成爲自家女婿,推廣儒學自己自會全力相幫,若是他要興兵爭奪天下,孔家當如何自處?

    孔鮮道:“大人,安玄除了辦校興學外,還有意整理儒家失散的典籍,校正流傳的經書,編撰成‘儒藏’,作爲儒家著作的總彙。”

    孔懿的注意力立時被孔鮮的話所吸引,道:“此乃造福千秋的大事,弘文莊這些人手怕是不夠,老夫要請幾位朋友前來相幫。”

    看了看孔鮮,孔懿道:“鮮兒,編撰‘儒藏’之事甚大,需時長久,爲父年歲已大,若生前不能完成,你要繼續完成此事。”

    孔鮮起身鄭重應諾。

    楊安玄道:“愚深感儒家經典散失、禮儀不存,郊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釋奠禮、五祀等祭祀儀式皆不齊全,愚想請岳父在編撰之餘補齊這些禮儀。”

    孔懿眼中興奮之意大作,無論是修撰儒藏還是完善儒家禮儀,都是他夢寐以求的事。

    作爲孔子第二十五代孫,他活在先祖的光環之下,承爵奉聖亭侯,一生致力讀書育人,推廣儒學,卻聲名不彰。

    東漢末年孔家一枝遷居會稽山陰,永嘉南渡魯郡爲胡人所有,山陰孔氏反受朝庭重用。

    成帝時(325-342年)山陰孔愉官拜尚書僕射,開府儀同三司;如今朝堂之上孔安國曆任侍中、太常、領軍將軍、東海王師等要職,亦是會稽孔氏。雖說曲阜孔家安貧守道,但弱幹強枝終是心頭隱痛。

    自己若能編撰儒藏,完善儒家禮儀,那麼曲阜孔家將重振先祖聲名,在儒林中樹起一面旗幟,自己也算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從孔懿處出來,已近亥時,此時城門已經關閉,便是楊安玄也不能隨意出入,就住在弘文莊西面的客舍之中。

    天上眉月彎彎,三月的微風帶來春天清新的氣息,楊安玄心情舒暢,弘文莊現在雖只有百餘名儒士,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預見將來弘文莊會成爲儒教聖地。

    張鋒提着燈籠在一旁照亮,見楊安玄腳步輕快、春風滿面,笑道:“主公,爲何如此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