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三百二十五章各懷心思
    蜀中生亂,恰逢漢中郡太守羅述病重身死,郡中不少官吏南歸,帶動郡軍逃走,漢中郡空虛。

    仇池國位於漢中郡之西、梓潼郡之北,原屬秦州。前秦瓦解,追隨苻堅的氐將楊定乘機回到隴右,召集舊部自稱龍驤將軍、仇池公,向東晉稱藩,史稱仇池國。

    仇池國很小,僅有武都、陰平兩處城池,在晉、秦之間夾縫中生存,先是降晉,然後降秦,接着向魏歸順,連桓玄稱帝時也派人請封,桓玄加封楊盛爲平北將軍、涼州刺史、西戎校尉。

    毛璩取漢中郡,不少氐人避戰亂從漢中投往仇池,仇池王楊盛下令嚴陣以待,生恐益州兵馬犯境,派出細作前往梁州打探消息。

    譙縱兵變,漢中空虛的消息傳來,楊盛大喜,派侄子平南將軍楊撫率一千五百兵馬奪取漢中郡。一路幾無抵抗,輕鬆得到漢中,仇池國的國土增長了一倍。

    二月三日,王鎮惡以傅弘之鎮守江州城,率軍六千北上奪取巴西閬中城。譙縱自立西蜀王后,派侍中譙良前往閬中城勸說巴西太守師寂歸順,加封師寂爲龍驤將軍、巴東、巴西兩郡太守。

    譙家勢力遍佈蜀中,巴西南充是譙家族居所在,師寂思之再三,決定歸順西蜀。城頭剛剛換上譙家旗,王鎮惡的六千大軍就到達安漢城。

    譙良前往南充招募新軍三千六百餘人,與閬中城原有郡軍二千固守城池,派人急報準備攻打江州的譙明子,讓他率軍出廣漢,從側旁牽制雍州軍。

    朱超石新近歸順雍州,在軍中任參軍,急於立功表現,希望率三千兵馬作爲先驅奪取閬中城。

    王鎮惡道:“巴蜀地形複雜多變,譙家在此紮根二百餘年,百姓樂從,若是輕進,容易被敵所趁,不如先行迎戰譙明子,勝則奪取廣漢郡,威脅成都府。”

    二月八日,譙明子兵至安漢城,王鎮惡列陣迎戰。朱齡石、朱超石兄弟各率千人衝陣,譙明子不敵退走。

    朱超石立功心切,緊追入山中伏,傷亡四百將士逃脫。譙良從閬中城率三千兵馬南下,與譙明子合圍安漢城,王鎮惡派人向襄陽告急。

    …………

    建康,劉毅攻克江陵,迎回天子的消息傳來,舉城歡慶,爆竹聲響成一片。

    東宮,武陵王司馬遵暫居於此。爆竹聲隱約傳至,司馬遵站在窗前,捋須欣然笑道:“足見人心尚在司馬。”

    司馬遵今年三十二歲,黑髮梳理的一絲不亂,戴着金冠,面容清秀,細長的眼睛露出光亮。身着繡龍金袍,越顯體態欣長,風流倜儻。

    他的先祖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父親司馬晞因軍事才能被桓溫所忌,桓溫誣其謀反,欲誅之,因簡文帝一再堅持才廢爲庶人,流放新安郡。

    司馬遵承爵之後深恨桓氏,桓伊曾去拜訪,司馬遵怪責守門人通傳。侍從勸說桓伊與桓溫雖同姓桓,卻非一家,可以相見。司馬遵稱連聽到木字旁的姓都想殺了,何況姓桓的。

    被劉裕迎爲揆百官,侍中、大將軍,司馬遵知道自己不過是傀儡,即使如此,司馬遵還是竭力保護司馬氏不多的元氣,朝堂之上任用忠於司馬氏的臣子司馬休之、郗恢、陰友齊等人,外鎮則拉攏楊安玄、毛璩等人,希望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得知天子被救回,司馬遵心中百味陳雜。司馬德宗迴歸京中,自己這個“假皇帝”就要退位。這段時間坐在寶位之上,俯視堂下衆臣,高高在上的感覺讓人陶醉。

    天子是個癡兒,冷暖尚不知,如何會治理天下,司馬氏的江山纔會旁落人手,身爲皇室成員,司馬遵憂心忡忡。

    私心裏,司馬遵曾想過天子若是命喪在桓玄手中,自己登基爲帝,定然重用賢良,中興晉室。

    可是,天子福大,居然平安無事。想到這裏,司馬遵無聲地嘆了口氣。

    二月一日,東堂,朝議。

    武陵王司馬遵提出從即日起搬出東宮,前往東城大將軍府居住。大將軍府,原來的會稽王司馬道子的住所。衆臣商議派天子儀仗速速迎回天子。

    朝議的重點由誰接任荊州刺史,雖然司馬休之從南燕逃回後被任命爲荊州刺史,那時荊州被桓玄所佔,司馬休之不過是佔個空銜,如今江陵收復,這荊州刺史的位置各方都要爭上一爭了。

    丹陽尹孟昶推薦祠部尚書郗恢,五兵尚書董懷推舉冠軍將軍劉毅,揚州刺史、錄尚書事王謐奏道:“荊州位置重要,需重臣鎮守,不可倉促決策。”司馬遵知道王謐在暗示他跟劉裕商量。

    桓玄逃出建康後,王謐因黨附桓玄受朝野議論,衆人認爲當誅,王謐大爲恐懼,逃往曲阿。

    劉裕記念當年之恩,特意致信給武陵王替王謐求情,並派人把他接回朝廷。王謐感恩戴德,在朝堂上替劉裕出聲。

    京口,劉裕收到武陵王司馬遵的來信,詢問他對荊州刺史的人選意見。

    以徐、袞、青三州刺史的身份坐鎮京口,劉裕收攏北府舊部,吸納流民屯田,逐漸恢復了京口一帶的生機。

    劉毅奪取江陵救下天子,天子的幾道詔書讓劉裕大爲緊張,天下大事悉決於劉毅,豈不是把劉毅置於自己之前。

    益、寧、梁三州盡入毛家之手,問題倒是不大,楊安玄授雍、北青州刺史,北青州爲燕國所佔,楊安玄只得其名。因爲爭奪益州,楊安玄與毛璩反目,兩人都無法顧及荊州。

    劉裕與劉毅是舊識,知道劉毅野心勃勃,不甘於己下,前次自己藉機奪了他的青州刺史之職,此次劉毅借天子名義扳回一局。

    荊州重地,控制長江中游,地廣人多,物產豐富,絕不能讓劉毅佔據。但讓自己的親信前去,必然遭到劉毅的反對。

    劉裕拿起武陵王的信,信中委婉提出朝廷既已任命司馬休之爲刺史,理應讓他前去赴任。

    司馬休之是司馬氏爲數不多的英才,讓他前往荊州坐鎮,假以時日會成爲皇室的有力臂助。

    想起當初京口起兵,衆志成誠,如今功成名就,各人都有了小心思。

    孟昶雖與自己一同起兵反桓,在朝堂上更加偏向司馬氏,此次提議郗恢接任荊州刺史,誰都知道郗恢是孝武帝的近臣,對司馬氏忠心耿耿,與其讓他任荊州刺史還不如劉毅。

    劉裕猶豫未決,他在等劉穆之的信。自起軍以來,諸多大事都是倉促決定,但劉穆之總能妥當處置,劉裕視之爲心腹,凡事都詢劉穆之的意見,而劉穆之的應對總讓劉裕稱心如意。

    酉時,劉裕正在喫飯,聽到劉穆之派信使到來,連忙推開案几起身前往書房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