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四百七十九章大破秦軍
    得知援軍到來,王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從長安到臨渭一千多裏,不說風雪這麼大,便是正常情況援軍也來不了這麼快。心中存疑,叫上任洽,兩人來到東城觀看。

    旌旗在風中飄卷,上面斗大的“雍”字沒錯,數千匹戰馬在城下,延綿數裏,全是輕騎,看樣子還是一人雙騎。

    城牆上的兵丁興奮地指點說笑着,援軍來了,再不用擔心秦軍破城。王煥放下些心來,若是輕騎算算行程倒是對得上。

    任洽高興地道:“打開城門,迎援軍入城。”

    王煥小心地道:“且慢,任司馬,你可有認識之人,別讓秦軍詐城。”

    任洽點點頭,站在城牆上高聲喊道:“是哪位將軍率軍,請上前答話。”

    岑明虎催馬上前,仰起臉朝城牆上看,任洽認出岑明虎,笑道:“是岑治中岑明虎,王刺史,速速開城。”

    王煥大喜,城頭的兵丁歡聲雷動,任洽更是奔下城去相迎。王煥眼珠轉動,吩咐道:“莫放高聲,被秦人得知。”

    大雪覆地,臨渭城與秦軍營地相距五里,白茫茫的雪地上沒有足跡,雍軍援軍到來沒有驚動秦軍。

    晴過七天後,地面的積雪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被凍得梆硬,偵騎回報乞伏曇達,可以行軍了。

    十一月十日,秦軍開始拔寨返回天水郡。望着籠罩在一片冰牆中的臨渭城,乞伏曇達用力揮了一下馬鞭,在空中抽出一聲炸響。

    舉起鞭指

    着城池方向,乞伏曇達高聲道:“就讓爾等多活半年,等到明年愚再來取城。”

    打馬揚鞭,乞伏曇達率着兩萬多秦軍往西大搖大擺地退走,前些日攻城乞伏曇達已經摸清臨渭城中只有數千兵馬,絕不敢出城追擊。

    從城頭上看,秦軍撤走時亂糟糟不成陣型,這是乞伏曇達有意爲之。他暗中伏有數千兵馬,若臨渭城膽敢追擊,便趁勢反攻,奪了臨渭城。

    大軍走出十數裏,絲毫不見臨渭城中動靜,押後的偵騎前來稟報,臨渭城西門外的堅冰都沒有破。

    看來臨渭城是不會追擊了,乞伏曇達下令加快行軍速度,爭取三天後到達新陽城。

    開始時秦軍還保持着警惕,隨着新陽城越來越近,包括乞伏曇達都放鬆下來。

    十一月十三日,申正時分。

    秦軍離新陽城還有十三四里的樣子,乞伏曇達看了看天色,冬季天暗得早,暮色已現。

    雪地行軍速度不快,一個時辰也就能走十餘里的樣子,如果趕到新陽城應該天全暗下來了,與麾下簡單地商量了一下,乞伏曇達還是決定駐營。

    冰天雪地伐木不易,簡單地刨出一道壕溝,搬出攜帶的鹿角,在營寨外撒下鐵蒺藜便算是安營了。

    炊煙升起,熱騰騰的粥端上,驅走寒意。亥時,秦軍營帳內一片安靜,趕了一天路,大夥都累了,新陽城就在不遠,除了巡邏的兵丁,衆人都安然入夢。

    秦軍撤走後的第二天,

    臨渭城外的冰牆被鑿破,岑明虎率領四千輕騎,還有四千戰馬馱着千具甲騎具裝朝秦軍身後追去。

    道路被踩得泥濘不堪,卻清晰地指明瞭秦軍行走的方向。岑明虎沒有急着追趕,第二天結束與秦軍相差六十里。

    第三天則落後秦軍三十里,岑明虎打算在秦軍開始進入新陽城裏擠在城門處時發動攻擊。

    偵騎回報,秦軍在新陽城東十餘里處駐營,岑明虎當即下令找避風處歇息。

    沒有生火,隨行帶着油麪和肉乾,就着雪將食物吞下,涼意過後暖意升起。

    子時,明月當空,照得雪地一片白茫茫,秦軍營寨東面五里處,出現大片的黑點,岑明虎帶着輕騎出現。

    “下馬歇息一刻鐘”,岑明虎沒有急着襲營,輕聲下令道。

    一刻鐘後,岑明虎下令重騎披甲,自己率領三千輕騎先行發動攻擊。

    三千匹戰馬在地上跑動,聲如驚雷,乞伏曇達被驚醒,急聲喝令將士披甲防備。

    剛從睡夢中醒來,秦軍手腳發軟,好不容易拿了刀槍出帳,還沒有排成隊型,雍軍已經掃開鐵蒺藜,搬開鹿角,朝營中殺來。

    三千輕騎分成三股,像利箭般在秦營中來回砍殺,秦軍四散奔逃。

    乞伏曇達將身邊的親衛分成多股,砍殺了多名潰逃的兵丁,總算組織起陣型,身邊聚攏了近萬輕騎,準備將雍軍輕騎包圍的陣中。

    沉重的馬蹄聲從營外傳來,乞伏曇達心膽俱裂,雍軍居然

    出動了重騎。

    回首望處,黑沉沉的盔甲排山倒海般衝來,所過之處無不披靡,剛結起的陣型在重騎的衝擊下土崩瓦解。

    岑明虎將輕騎分成左右兩隊,朝着兩側再次襲來,乞伏曇達見麾下兒郎策馬四散,知道敗局已定,只得催馬避開重騎,朝遠處跑去。

    …………

    新陽縣往南六十里有處塢堡--柔兇塢(今甘肅天水市西南),塢寨內有三百兵丁駐守,囤有數萬糧草。此時塢堡外佈滿了各色的帳蓬,一萬多名各族的部衆前來聚集。

    召聚這些部落的人是天水郡太守高長慶。秦軍攻打冀縣時,高長慶正在冀縣南面一百餘里處的始昌城巡視。得知秦軍奪取冀縣的消息已是五日之後了,隨行的官吏勸高長慶趕緊逃走。

    高長慶道:“身爲太守,守土有責,本應與冀縣共存亡。秦軍大舉入侵,王刺史不會坐視天水郡被奪,定會派大軍到來,棄郡而逃非愚所爲,愚打算說動各部落出兵,等候時機奪回冀縣。”

    天水郡各族雜居,有鮮卑、氐、匈奴、羌、羯以及漢族,漢族和氐族以農耕爲主,鮮卑、匈奴等族皆是以遊牧爲主。高長慶任天水太守後,加強與各族之間的聯絡,與部落交易時公平,得到各部落的信任。

    “愚打算前往柔兇塢,召集各部落前來,伺機奪回翼縣。”高長慶道。

    各部落當然不會因爲高長慶的一句話就前來,信使前往各部落給

    出的條件是戰時提供飲食,繳獲所得供個人所有,事後每人給十石粟米,傷者加倍,死者三十石。

    冬季不能放牧,喂牛馬等畜牧不用太多的勞力,部衆們少不了惹事生非,讓頭人爲之頭痛。

    信使將高長慶的召集條件帶來,不少部落頭領動了心,高長慶的信譽不錯,答應的條件應該能兌現。

    小部落不過數百人,出動百餘人蔘戰,便可得糧千餘石,不爲糧食發愁的話,來年部落中便能多增加數十條新生命,新生命越多,部落自然也就會越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