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四百九十四章雷霆風暴
    京中無隱密,微山湖出現匪患的消息還未提交東堂朝議,妓樓畫舫中便在爭相議論。

    有人以爲劉懷慎率軍前往北雍州赴任,致使彭城空虛,引來匪患得不償失;有人認爲區區水賊何足掛齒,當年孫恩、盧循十數萬大軍不照樣灰飛煙滅;也有明白人知道這匪患來的蹊蹺,劉懷慎前腳剛走,匪患便生,而且千餘水賊居然能擊敗檀內史所率的朝廷精兵。

    等過幾日後,北冀州刺史劉懷慎被攔在臨沂城外的消息傳開,多數人明白了,這是雍公和宋公在博弈呢。

    局勢未明之際,總有投機者出現,東堂之上吵做一團。有怒斥雍公膽大妄爲,居然不顧旨意阻攔北冀州刺史赴任,需下旨嚴斥,降爵貶職;有奏稱朝廷應及時派出兵馬,儘快平定微山湖匪患;有以爲可派人前去招降水賊,讓其爲國效力;也有人諫言需小心應對,先靜觀其變,以免引發大戰……

    琅琊王司馬德文閉口不說話,意在混水摸魚,宋公劉裕一直沒有露面,朝堂有如沉渣泛起,人心浮動。

    朝堂之外,門閥士族藉着賞春的由頭舉辦酒會雅聚,互通消息,商議着該如何在宋、雍兩公之間站隊。雍公平滅姚秦,力挫宋公,戰績輝煌,不少人認爲雍公將取宋公而代之。

    梁王司馬珍之決定送孫前往襄陽入學,不少世家也動了心思,大爭之世,世家要沿續,多方投資是必要的。

    曾安這

    段時間忙着參加各種詩會、應酬,王、謝這樣的豪門雅聚也將帖子發到他手中。

    衆人皆知曾安是雍公親信,想從他嘴中探知楊安玄的有何舉動,會不會發動大戰?

    曾安在京中歷練多年,官場應酬如魚得水,通過閒談笑語宣揚着楊安玄精忠爲國、赤膽忠心。

    免不了談論劉懷慎被拒入北冀州之事,曾安笑道:“雍公向來忠心耿耿,怎麼可能抗拒聖旨,胡別駕還專程前往臨沂城迎接劉刺史。只是劉刺史堅持要帶徐州兵馬進北冀州,此舉不合朝廷規制,胡別駕不得已才請劉刺史奏請朝廷明旨後再入北冀州。”

    衆人點頭附和,至於心中如何想只有個人自知。

    京城各種消息滿天飛,假做真來真亦假,時局滿是迷霧,智者能從真假消息中明辯是非,庸者則選擇自己喜歡的消息自欺,幾人能有慧眼。

    吏部侍郎夏侯平出身譙郡,其祖夏侯承做過南平太守;外兵侍郎虞達出身餘姚,是虞嘯父的族侄,兩人結墨香社,聯結了十數個五六品的官員,一起吟風嘯月,品評時事人物、詩文字畫,在京中聲名響亮。

    琅琊王經常舉辦雅會,每次必請兩人到場,籠絡墨香社的成員。劉裕不喜聲樂詩文,對墨香社的成員並無好感,墨香社的成員自然傾向琅琊王。

    劉裕從竟陵染疾歸來,近兩個月沒有露面,夏侯平等人認爲劉裕可能在戰場上受了重傷,恐怕命不

    久矣。

    得到琅琊王的暗示,夏侯平等人在朝議之時頻頻諫言,讓宋公回封地休養,朝堂之事交由琅琊王做主。

    遷都洛陽的呼聲漸起,虞達上疏遷都洛陽,此議得到不少人附和。當年桓溫當權時曾多次上疏遷都,遷都其實已經成爲一種政治風向,試探當權者的意圖。

    三月一日,大朝。

    鴻臚寺卿禇思奏稱,涼主沮渠蒙遜派舍人黃迅前來朝覲,願爲藩屏。

    司馬德文展閱奏疏,見上面寫着,“……伏聞衛將軍(1)安玄欲清中原,願爲右翼,驅除戎虜……”

    說起來鴻臚寺是最清閒不過的衙門,大堂前的廣場每年都要除上一兩次草。這兩年鴻臚寺變得熱鬧起來,魏國、姚秦、乞伏秦、李涼、沮渠涼紛紛遣使前來,加上高句麗、百濟、倭國以及林邑(今越南南部)遣使朝貢,讓原本的清水衙門也有了些油水。

    禇思在一次醉酒後痛哭流涕道:“萬國來朝,卻非爲天子而來;煌煌盛世,不是晉室江山。”

    司馬德文看着奏章不勝唏噓,若是劉裕、楊安玄能忠於司馬氏,兩人是當之無愧的中興之臣,便是裂土封王亦無不可。

    可是司馬氏比起漢獻帝時尚且不如,經桓玄之亂早已名存實亡,司馬氏只在坐看宋雍相鬥的結果,等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便是司馬氏改朝換代之時。

    沮渠蒙遜的奏疏點出楊安玄的名姓,無異於往傷口上撒把鹽,越發令司

    馬德文心痛。

    三月三日,雍公送來捷報,雍軍攻破歷城,仇池國滅。仇池國主楊盛拒不投降,舉火焚宮,楊氏家族盡喪火中。

    楊安玄奏請以原仇池國武都、陰平兩郡加上天水、略陽、安定等郡設秦州,以被(西)秦放還的龍驤將軍、新寧侯蒯恩爲秦州刺史。

    東堂之上,羣臣紛紛向琅琊王道賀,祠部尚書陰友齊奏本,雍公開疆拓土應厚加封賞,以酬其功,司馬德文命朝臣共議。

    正當朝野上下議論朝廷該不該封楊安玄爲雍王時,黃門侍郎傅亮奏本,“宋公劉裕,器宇衝深,智謀英果,親率熊羆,搴旗斬將,廓清區夏,忠孝克彰。宜加封賞,以彰其功。”

    尚書右僕射劉穆之等人紛紛出班爲宋公劉裕請封。羣情洶洶,司馬德文被逼無奈,只得以天子名義增宋公劉裕魯郡、泰山兩郡爲封地,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魯郡、泰山郡是兗州所轄,又與彭城、北冀州相鄰,司馬德文把這兩郡賜於劉裕做封地,亦有心看劉楊之間爭鬥。

    以前朝廷亦曾賞賜劉裕劍履上殿等禮儀,劉裕都曾婉拒,多數人認爲這次劉裕同樣會婉拒。沒想到朝廷詔書送至宋公府,劉裕居然接旨了。

    羣情譁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看上去很務虛,其實是權臣篡位的三步曲的第二步,宋公劉裕接受朝廷的賞賜,莫不是想要篡位自立了。

    三月六日,已

    經兩個多月未出現在衆人面前的宋公劉裕入朝覲見謝恩。

    劉裕比起以前消瘦了幾分,鬚髮出現白色,但身形沉穩,在大殿上緩步而行,腰間懸劍,散發出無形的壓力,東堂衆臣無不紛紛低頭向他行禮。

    司馬德文也從席上站起,看着有如猛虎巡山般的劉裕,心中說不出滋味。雖然無數次想過晉室被劉裕所篡的情形,當劉裕緩步而來,司馬德文心中止不住顫慄。

    劉裕來到琅琊王階下,躬身揖禮道:“臣見過大王。”

    司馬德文堆起笑容道:“宋公可是痊癒了,真乃江山之幸、社稷之福。”

    “有勞大王掛念,愚的病已經好了。”劉裕側轉身,按劍而立,目光從殿中羣臣身上掃過,道:“臣多日不理朝政,心中愧疚,聽聞朝堂有些異動,特來一正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