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691章 高情商:減肥遇到了平臺期!低情商:饞死了我要擺爛!【求訂閱】
    “麪糰和好了嗎?”

    林旭走進麪點部,看着牛闖問道。

    “和好了,剛和好不到十分鐘,這會兒還不能用吧?”

    牛闖一邊說着,一邊將旁邊一個和麪盆打開,裏面是一個沾着乾粉的麪糰,看起來有些硬。

    林旭看了看說道:

    “可以了,這種鹼團會越來越軟,得趁着還硬着趕緊壓好,否則等會軟了的話,就沒法用竹竿壓了。”

    牛闖一聽,立馬拿起麪點部一根碗口粗的光滑毛竹,將毛竹粗的一頭插在桉板上裏側一個固定裝置上。

    林旭則是把麪糰拿出來,放進在毛竹下面。

    牛闖用腿跨在毛竹的另一頭,一跳一跳的開始壓面,這一步跟竹升面一模一樣,不過蕪湖以及鎮江等地並不叫竹升面,而是叫跳面。

    廚師撐着毛竹,一跳一跳的將面做好,稱爲跳面還真有些傳神。

    隨着毛竹一下一下的碾壓,原本圓滾滾的麪糰變得越來越扁,等麪糰變成一個兩釐米左右的面片,停下來,將面片進行對摺,然後繼續壓。

    這樣反覆對摺碾壓三次,原本又乾又硬的麪糰,居然變軟了,碾壓出來的面片也很光滑,非常漂亮。

    “嘿,加了鹼面果然不一樣啊。”

    牛闖有些意外,原本以爲這麼盲目碾壓會翻車呢,沒想到這纔是正確用法。

    小刀面跟蘭州牛肉麪不一樣,小刀面是和麪的時候加鹼,而牛肉麪是麪糰成型後抹蓬灰水,兩者看似差不多,但最終達到的效果卻完全不一樣。

    林旭說道:

    “小刀面不是做好就煮的,切好要稍稍等一會兒,讓麪條更軟一些,這樣煮出來才綿糯香滑,老人孩子都喜歡喫。”

    小刀面沒有竹升面那麼彈牙,也沒有北方手擀麪的勁道,但綿中帶糯,糯中帶滑的口感,依然讓很多人念念不忘。

    這會兒面片已經逐漸變軟,林旭沒有再繼續用毛竹碾壓,而是拿起擀麪杖,將毛竹碾壓過的面片繼續擀成薄片。

    毛竹只是粗略的過一下,面片變得又光又滑,但兩釐米出頭的厚度,還是沒法直接加工成麪條。

    需要用擀麪杖繼續擀一遍。

    在擀的過程中,還要時不時在面片上撒一些幹澱粉。

    這樣不僅能防止粘連,同時也能讓面片更加光滑,口感更好。

    面片擀薄之後,疊在一起,林旭拿起菜刀,開始切面條。

    這一步確切的來說應該是切絲,因爲要求銅絲一樣細,這樣細的麪條,才能在水中滾一下就熟,喫起來才綿糯香滑。

    細細的麪條切出來,不着急煮,而是要先撒點幹澱粉抖散。

    接着,將煮麪用的大鍋里加滿水,開始燒水。

    趁着這個空檔,林旭去看了看需要用到的高湯,鯽魚湯和豬骨高湯都已經熬好,車仔還燙了一些青菜。

    高湯和魚湯在出鍋的時候,都放了食鹽、生抽、綿白糖、胡椒粉等調味品。

    等會兒面煮好,直接舀一勺澆在碗中就行,不需要再額外放調料。

    將高湯青菜等配料端到麪點部的煮麪鍋旁邊,林旭順便又拿了一口不鏽鋼炒鍋,燒熱後將要用的蝦籽倒進去,重新焙了一遍。

    蝦籽雖然是焙乾的,但時間長了鮮味不足,在喫之前最好重新焙一下,這樣蝦籽的鮮味才更加濃郁好喫。

    這會兒外面已經坐了不少人,大家都在等着喫小刀面,就連隔壁超市的於大爺,此時也滿臉期待的坐在卡座上,想嚐嚐所謂的小刀面有多好喫。

    等林旭把蝦籽炒好,煮麪鍋裏的水也已經燒開。

    他對旁邊的幫廚說道:

    “開始擺碗吧,每個碗裏放小半勺熟豬油。”

    說完,他將麪條散落着下進了鍋裏。

    廚房專用的大竈,火力超級強,從麪條開始下到結束,鍋裏的沸騰就沒停止過,用這種沸騰的水來煮麪,哪怕麪條品質差呢,煮出來的面也格外好喫。

    原因是沸騰的水能把表面沾染的澱粉完全沖洗乾淨,這樣麪條會更光滑。

    但這種沸水煮麪的方式只能煮細麪條,而且煮好就得立即撈出來,否則麪條會被泡軟泡漲,繼而被煮爛。

    莊一舟身爲蘇南人,對這種面不陌生。

    他笑着說道:

    “煮麪的時候放個鍋蓋進去,就是鎮江鼎鼎有名的鍋蓋面了,據說最老那家店的鍋裏,用的鍋蓋已經煮了幾百年……”

    車仔有些驚訝:

    “放個鍋蓋啥意思?準備把鍋蓋上沾染的油煙重新煮到面裏嗎?”

    莊一舟對這種麪食不是多精通,也沒多瞭解過類似的典故,這會兒冷不丁被車仔一問,還真有點答不上來。

    林旭接過話茬說道:

    “其實就是起個點冷水的作用,沸騰的水會把麪條煮爛,所以就放個鍋蓋進去,讓鍋裏的水溫達到沸騰狀態,但因爲鍋蓋的原因卻沸騰不起來,這樣麪條熟得更快,稍微撈晚一點,也不至於被煮爛……算是一種節約炭火的方式。”

    過去炭火比較貴,鍋裏點冷水的話,會增加炭火的用量。

    而放個鍋蓋進去,能起到點冷水的作用,但又不至於讓鍋裏的溫水下降,延長煮麪的時間。

    算是一種間接節省燃料的手段而已。

    至於山東女子千里尋夫、或者乾隆皇帝微服私訪等小刀面的相關傳說,當個樂子聽聽就行了,沒必要當真。

    面在鍋裏沸騰了三十秒左右,林旭把火一關,一手拿着漏勺,一手拿着快子,將鍋裏的面抄一快子出來,隨即盛到放了豬油的碗中。

    放的時候快子不能松,要將抄起的麪條緩緩放到碗底。

    到最後十幾釐米長,順着碗的一側,平鋪到另一側,這樣麪條一根根平行的趴在碗中,看起來非常美觀。

    長三角地區的麪糰,不管是小刀面、陽春麪,亦或者大肉面、鱔絲面,盛面的步驟基本上都一樣。

    都要把最後一快子面平放在最上面,讓麪條一根根的呈現出平行的狀態,增加美感。

    麪條擺好,夾一快子燙好的青菜,淋一勺魚湯或者高湯,再捏一撮香蔥,然後淋上一小勺蝦籽,這碗聞起來鮮香美味的小刀面,就正式製作完成。

    蝦籽要最後放,灑在最上面,這樣更美味,而且最上面的蝦籽和最下面的豬油一個鮮一個香,能形成味覺上巨大沖擊。

    一碗碗的面盛到碗裏,加上配菜,澆上熱湯,撒上蝦籽,快速送到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