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上下一千四百年 >第2章 將計就計
    第2章將計就計

    智瑤手一揮,下令侍從將汾河弄決提,大水一踊而出,波浪蹈天,與城門頂只有三塊木板的差距,險些要灌進去,滲進城裏的水卻漸漸增高,從腳踝到小腿,民宅竈頭都浸壞了,民衆卻絲毫沒有要投降的意思。智瑤在城郊高嶺遠眺,韓虎與魏駒乘着馬在一旁陪觀,心裏慼慼然,一個勁兒的憂心忡忡,看着水淹晉陽,晉陽就像一葉孤舟快要沉沒了,智瑤咧着嘴笑說“我今日才知道水也能亡別人的國”,韓虎聽到後用手肘輕頂一下魏駒,魏駒用腳跟碰了一下韓虎,兩人眉來眼去,似乎想到一塊去了,汾水可以灌魏家安邑,絳水也可以灌韓家平陽,兩人才知道自己騎虎難下了。

    回到軍帳中後,智家謀臣絺疵警告智瑤說“韓魏二家可能合計謀反”,智瑤眉頭緊皺說“你怎麼知道?”,絺疵回道“只是常理,很顯然的,他們已經想到,一旦趙家滅亡,下一個就是韓、魏。我們跟兩家約定,消滅趙家之後,三家平分趙家領地。城雖沒被淹沒,僅差三塊木板,但人民飢餓,相互吞食,晉陽淪陷,只是時間問題,二人卻憂形於色,如果沒有陰謀,才叫奇怪。”智瑤心高氣傲,愣是不信絺疵的話,轉頭就把絺疵的話告訴二人,韓虎、魏駒裝的十分委屈說“這一定是趙家使的反間計,想要挑撥我們,動搖我們的同盟,使我們內訌,分身無暇攻打晉陽。不然的話,我們怎麼可能笨到捨棄到嘴邊的肉,去做這些危險必敗的勾結”

    兩人走後,絺疵匆匆忙忙的進來,質問智瑤說“家主,你不會把我昨天告訴你的事跟他們講了吧?”,智瑤大喫一驚說“你怎麼會知道?”,絺疵搖了搖頭說“他們走出來時,擡頭看了看我,腳步倉促,低頭避開我的視線,他們明顯已經看破我的想法”,智瑤仍然不肯認錯,固執己見,絺疵見大難臨頭,於是請示智瑤讓他出使齊國,而免於災患。

    四面楚歌的趙無恤孤立無援,於是派出祕密特使張孟談,趁着月黑風高,悄悄出城,暗中找了韓虎、魏駒二人,警告說“脣亡則齒寒,如果我們趙國覆亡了,你們可以獨善其身嗎?”,韓虎、魏駒捏了一把冷汗,異口同聲說“我們當然知道,只是怕萬一走漏風聲,恐怕項上人頭難保啊!”,張孟談回道“兩位家主不妨說出計劃,只入我張孟談一人之耳,怕什麼?”

    於是韓魏趙三國結盟,約定六月四日出兵起義,便把張孟談暗中送回去。六四一到趙無恤精銳盡出,突襲智家軍隊,再一招將計就計,趙無恤親領軍兵,把汾河水倒灌智家兵營,智軍慌忙失措,踉蹌救水,陣勢大亂,韓魏二家再從旁夾擊,趙無恤騎駿馬,領精兵,衝智營,擒智瑤。然後當衆斬首,再把智家屠個片甲不留,只有智果一衆不死,他早料到智瑤無能,改性輔,才得以保命。

    於是趙、魏、韓三大家族,瓜分智家土地。趙無恤痛恨智瑤,把他的頭骨塗漆以後,當做酒壺。智瑤的家臣豫讓怒不可遏,僞裝成差役,懷着利刃,混到趙府,躲進廁所裏。過了一會兒,趙無恤想去廁所,察覺地面不對勁,讓侍從搜索,把豫讓抓出來,侍衛們要求立即處決。趙無恤低頭沉思說“智瑤全族被屠,沒有後代,這個人爲故主報仇,是位忠臣義士,放過他吧”。

    豫讓回去後,用漆塗抹全身,皮膚敏感起反應,發成癩瘡,還恐怕人們能從聲音上分辨出他是誰,便吞下木炭,使聲音沙啞,在街頭乞討,連他的妻子都認不得他。偶然遇到一位老朋友,老朋友卻看出他的面目,不禁聲淚具下說“以你的才幹,如果投效趙家,一定可以得趙無恤重用,再乘機下手,豈不容易?何必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你根本不可能成功”豫讓說“如果我投靠趙家,便成爲趙家的家臣,既當了家臣,又謀殺主人,就是不忠,我不做不忠的事。我要做的,故然很難,但國仇家恨,不可不報!”

    趙無恤出門,豫讓趁機埋伏在他必經的橋底下。趙無恤將到橋頭,馬匹忽然驚叫,侍衛們在附近搜索後,又找到豫讓。趙無恤這次不再饒他,把他斬首了,志士之血灑一地,趙無恤不禁感嘆。

    雖然自己有五個兒子,趙無恤卻遲遲不肯指定繼承人。而是把大哥趙伯魯的兒子封到代城,尊稱代成君,代成君卻很早逝世,於是立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當自己的繼承者。等到趙無恤逝世,趙浣繼位,過了幾個月,趙無恤的老弟趙嘉,就把趙浣逐走,自己繼位。一年後便逝世,趙家長老們一致決定“趙嘉當族長,不是趙無恤的意思。”爲了避免爭位,於是合謀把趙嘉的兒子誅殺,重立趙浣爲族長。趙浣生趙籍,趙籍就是趙國第一任國君烈侯。

    魏斯爲魏國第一任國君稱魏文侯,韓虔則爲韓國首任國君稱韓景侯。魏斯請卜子夏、田子方做他的老師。每次經過道德志士段幹木的住所,一定低頭致敬。四方英雄豪傑,聽到魏斯如此尊重賢能,紛紛投奔魏國,魏國盛起一時。

    魏斯舉辦盛宴,宴請羣臣,歡快得很,忽然大雨傾盆而下,魏斯叫侍從備馬,他要前往近郊,侍從疑惑說“今天大家喝得盡興,天又下雨,主上要去何處?”,魏斯說道“我約了虞人打獵,雖然意猶未盡,還是要親自前去交代一聲的”,於是魏斯便揚長而去。

    某天,韓國派特使請求魏國出兵攻打趙國,魏斯拒絕說“我們跟趙國是兄弟之邦,恕難從命,還是請回吧”,趙國得知魏國準備出兵攻打,也派使節到魏國請求出兵打韓國,魏斯也以同樣的話告訴趙國使節,趙借、韓虔得知魏國拒絕後,七孔生煙,火冒三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