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諸侯爭霸 >第四百一十四章 說客唐雎
    “現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唐雎在內,就將成爲平民百姓之中,最有才能和最有膽識的四個人了。”

    “倘若一個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到了一個忍無可忍的程度,一定要不得不發怒的時候。”

    “那麼他就只能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五步之內都淌滿了鮮血,但是天下的平民百姓們,卻都要爲他們兩個穿喪服。”

    “而現在就是這個時候了。”說完,唐雎就立刻站起身來,拔劍出鞘,看起來,似乎是要像唐雎自己所說的那樣。

    既然你秦王嬴政,都已經不打算要給我們安陵國活路了,還想要讓我們安陵國的人,見識一下你秦王嬴政的天子之怒。

    那麼我唐雎,在忍無可忍之下,也就無須再忍了,正好現在就讓你秦王嬴政,也好好的見識一下,什麼叫做布衣之怒。

    我們布衣之怒,雖然無法像你秦王嬴政的天子之怒那樣,讓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在你秦王嬴政的怒火之中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但是我唐雎,也可以效仿專諸、聶政、要離,他們這三位前輩,給秦王嬴政你展示一下,什麼叫做真正的布衣之怒。

    到時候這裏也不過是隻會死上兩個人,流淌出來的血液,也超不過五步的距離,但是整個天下的百姓,卻都要爲這兩個人披麻戴孝。

    秦王嬴政聽完之後,立刻就臉色大變,對着唐雎直身而跪,衝着唐雎鄭重其事地道歉說道:“先生快快請坐!”

    “安陵國不願意和寡人交換土地,那就不交換好了,怎麼會鬧到這種地步呢?何至如此啊?”

    “現在寡人總算是明白了,強大如韓國和魏國那樣的諸侯國,都已經被滅亡了。”

    “但是安陵國,卻能夠只憑借這區區方圓五十里的國土倖存下來,就是因爲安陵國,有唐雎先生您在啊!”

    這就是《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了,而《唐雎不辱使命》這則故事,也正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戰國策》一書。

    只可惜《戰國策》的名氣雖然確實是不小,但是《戰國策》本身,卻也並不是一本正兒八經的史書。

    它也只是一部帶有很多文學藝術加工的散文罷了,其中的很多故事,都純屬是子虛烏有,被虛構杜撰出來的。

    雖然可能《戰國策》的藝術成分很高,最起碼也有個三、四層樓那麼高了,可是《戰國策》卻也絕對不是什麼信史。

    就比如說這個《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就有極多的不實之處,甚至很有可能《唐雎不辱使命》這一整個故事。

    都是被人們所臆想虛構編造出來的,首先就是唐雎這個人,唐雎這個人應該是一個,確實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

    因爲除了在《戰國策》中,有關於唐雎這個人的事蹟記載以外,在司馬遷的《史記·魏世家》中,同樣也有一段關於唐雎的事蹟記載。

    ‘齊、楚相約而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餘矣。’

    ‘謂魏王曰:“老臣請西說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約車而遣之。’

    ‘唐雎到,入見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遠至此,甚苦矣!夫魏之來求救數矣,寡人知魏之急已。”’

    ‘唐雎對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發者,臣竊以爲用策之臣無任矣。”’

    ‘“夫魏,一萬乘之國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秦之彊足以爲與也。”’

    ‘“今齊、楚之兵已合於魏郊矣,而秦救不發,亦將賴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約從,王尚何救焉?”’

    ‘“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東藩之魏而彊二敵之齊、楚,則王何利焉?”於是秦昭王遽(ju)爲發兵救魏。魏氏復定。’

    說的是戰國七雄之中的魏國,遭到了戰國七雄之中的齊國和楚國,他們這兩個諸侯國家的聯合進攻,魏國雙拳難敵四手。

    於是魏國這邊就派遣了很多的使臣,到秦國去找秦昭襄王求救,從魏國派去秦國的使臣絡繹不絕,可是秦國的救兵,卻始終都沒有來。

    當時的魏國有一個名字叫做唐睢的人,已經有九十多歲的高齡了,他看到這種情況,知道這不是辦法。

    就對魏王說:“老臣請求到西方去遊說秦王,一定要讓秦國來救援我魏國的兵馬,在我離開秦國之前出發。”

    魏王聽了之後很感動,很鄭重的拜謝了唐雎,然後就準備好了一應的車輛。

    派遣唐雎作爲他們魏國的使者,去出使秦國求援,等唐睢到了秦國之後,就入宮去拜見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說:“老人家疲憊不堪的遠路來到秦國,實在是太辛苦了!魏國來求救好多次了,寡人也已經知道魏國的危急了。”

    唐睢則回答說:“大王既然已經知道了我們魏國現在的危急情況,卻還是遲遲不肯發救兵救援我們魏國。”

    “我私下以爲,這應該是秦國出謀劃策之臣的無能,我們魏國是一個有着萬輛戰車的強大國家。”

    “而之所以願意向西侍奉秦國,稱爲秦國的東方藩屬,接受秦國賜給的衣冠。”

    “甚至在春秋兩季,還願意向秦國送祭品,正是由於秦國的強大,足以成爲我們魏國的盟國。”

    “如今齊國和楚國的軍隊,都已經在魏國都城的郊外會合了,可是秦國卻還是遲遲不肯發兵救援我們魏國。”

    “大概也就是依仗着我們魏國現在的情況,還不是太過於危急吧,想要在繼續得等上一等。”

    “但是假如我們魏國,現在真的是已經到了一個特別危急的時候,又沒有盟友願意來救我們魏國。”

    “那我們魏國就要割地,加入到合縱集團當中,去一起對付秦國去了,那麼到時候大王您還去救誰呢?”

    “難道一定要等到我們魏國,真的到了最危急的時候,秦國才肯去解救我們魏國的困境嗎?”

    “這是要讓秦國,徹底地失去秦國東邊,一個可以作爲秦國藩屬屏障的不智之舉啊。”

    “而且還增強了齊國和楚國,他們這兩個秦國的敵國,那麼這對於大王您來說,又能夠有什麼好處呢?”

    於是秦昭王就被唐雎的這一番話,給成功的說服了,然後馬上就發兵援救魏國,魏國這才重新的恢復了安定的事件。

    但即使是在《史記》這個正史上面,所記載的有關於唐雎這個人的歷史事件,也有很多的存疑之處。

    因爲像是這種涉及到了戰國七雄之中的秦國、楚國、齊國、魏國,他們這四個諸侯國家的大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