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廢 >第 143 章 還得再給藩王們上一課
    景舒好奇他怎麼安撫好漢王的,朱瞻基笑道。

    “造反是二叔發起的,那麼多藩王的歲祿都削了一半,你覺得,他們不會盯着朝廷如何處置二叔?”

    這些王爺們不敢踩皇帝,踩踩失敗者一起痛苦還是可以的。

    “這些日子以來,建議我把二叔圈禁的奏疏就累了我這麼高,你要是二叔,你看了那些奏疏會怎麼想?”

    都引起衆怒了,皇帝就是想包庇,那也不能太狠了吧。

    景舒想了想,然後道:“先會生氣,然後兩害取其輕,把後果降到最低。”

    跟圈禁比起來,損失了點財物又算什麼?

    畢竟在漢王心裏,東瀛的金山銀山可都是他的呢。

    三日後,朱瞻基在大殿上下旨,讓英國公張輔和漢王朱高煦一起,前往交趾平息叛亂,建立漢土文化。

    羣臣面面相覷,皇帝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呢?

    英國公從前就是在交趾的,只是後來被太宗懷疑,所以才撤回來,皇帝怎麼又讓他去?

    還有漢王,派一個造過反的人去繼續帶兵,這不合適吧?

    於是乎,大家紛紛反對,當然,大部分是反對朱高煦的。

    甚至不顧人家在場,直言說他是個亂臣賊子,應該圈禁起來,而不應該還把他放出去。

    大家覺得,皇帝也太心慈了。

    心慈是好事,可也不能太過了吧?

    朱高煦見那麼多人反對自己立功,而大侄子一臉爲難,便不由得有些着急,他站出來道。

    “太宗皇帝在上,兒子朱高煦,今日在此起誓,若是兒再對大明,對皇上有不臣之心,便叫我斷子絕孫,死無葬身之地。”

    古人都是很迷信的,何況大家都知道這位漢王很崇拜太宗。

    見他發如此毒誓,便紛紛閉上了嘴巴。

    只有一位劉侍講很是不屑,滿臉嘲諷道:“若是發誓真的有用,那還要刑部衙門做什麼?”

    是的,這位就是前邊召集文人,把也先給羣毆致死的那位狠人。

    朱瞻基饒有興趣地看着他,上輩子自己怎麼沒發現,官員裏頭,居然有一位小於謙呢?

    朱高煦腦袋一轉,見他只不過是一六品小官,當即兇相畢露:“放肆,這哪輪得到你說話。”

    他現在已經淪落到,可以被一小官嘲諷了嗎?

    劉安纔不怕他,只道:“這是朝堂,是議事的地方,有品階者皆可說話,有何不可?”

    朱高煦牛脾氣上來了,當即便忍不住挽袖子,要上去給劉侍講一點兒厲害瞧瞧。

    “咳咳。”

    朱瞻基看了看劉安那身板,知道他肯定是幹不過自家二叔的,連忙咳嗽兩聲爲他解圍。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朕相信二叔之前只是一時糊塗而已,以後定然不會再犯了。

    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二叔啊,英國公,你們就回去收拾收拾東西,半個月以後出發,可以帶上家眷,但是,長子和幺子得留在京城啊。”

    只留一個長子,他不放心,萬一當爹的不喜歡長子,把他給犧牲了呢?

    所以就留個小的吧,大的疼不疼不一定,但幺子是肯定疼的。

    就像銘兒,那麼皮,他看着也還是喜歡得不行呢。

    半月後,漢王和張輔,帶着許多洪熙年間的進士,還有御史等各官員若干,外加太監王謹一起前往交趾。

    王謹此去還帶了一批東廠太監,起到一個監軍的作用。

    他非常興奮,當了一輩子奴婢,終於可以去外面大展身手了。

    同時,胡善圍工作交接成功,於夏日一個涼爽的早晨,揹着一個小包袱,和兩箱細軟離開了紫禁城。

    景舒去送時,胡善圍還笑道:“皇上在後宮開了內學堂,讓太監和宮女們習字讀書算賬,且又讓每年依考試晉官,這是件好事。”

    每年挑些能耐的,妹妹能輕鬆好多。

    景舒笑道:“是呢,可是太祖不讓太監識字,皇上此舉,讓許多大臣們有些不樂意呢。”

    她本來以爲,皇帝會吸取上輩子的教訓,不再重用太監,沒想到他還是開設了內學堂。

    只不過,他也有了重用女官的架勢,看來是想達到一個平衡。

    也是,太監確實比大臣好用,要是她穿越成了明朝的皇帝,也捨不得浪費這些狼爪子啊。

    “他們不樂意管什麼用?”行至宮門,胡善圍停住了腳步,摸了摸妹妹的臉:“我走了,你要好好的。”

    景舒囁嚅了一下,到底還是沒忍住問道:“姐姐,你是回家,還是直接出門遊歷?”

    古人重孝道,父母在,不遠遊,若是她先回家,說不定就走不成了。

    “不回去了。”胡善圍笑得很溫和:“家裏現在很是富貴,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我從前在宮中,認識一位好姐妹,她嫁去了蜀中。”

    “上半年得知我要出宮,便給我來了信,說蜀中人情於我們這邊不同,又說那邊風景甚好,邀我去住上些日子,我答應了。”

    她嘴裏的蜀中,其實就是成都府,朱元璋那位素有賢王之稱的老十一蜀王朱椿,就封在那裏。

    在他的治理下,如今的成都府,很是富庶安樂。

    朱棣對這位弟弟也很放心,賞賜總是比旁人豐厚,很可惜的是,他在永樂二十二年的時候就去世了。

    因爲他長子早逝,所以現在的蜀王,是他的嫡孫,朱友堉,由此可見,這也是位擁護禮法的王爺。

    朱瞻基對蜀王也很照顧,上次漢王造反,牽扯了那麼多藩王,但就是沒動這位蜀王。

    景舒好奇,便問朱瞻基爲何,小朱同學笑道:“蜀王雖富,卻並不貪斂民財,對老百姓很是友好,可以緩緩。”

    他雖然是在誇蜀王乾的好,可景舒卻聽出了言外之意。

    這貨的意思是,還得給這些藩王們上一課啊。

    胡善圍從京城出發五日後,周氏才得知大女兒出宮的消息。

    當即便覺得晴天霹靂,差點一口氣沒喘過來,她忍不住對着丈夫兒媳們哭鬧道。

    “當初我生下她,整整八年肚子都沒有動靜,她祖母指着鼻子罵我,說我是讓胡家絕戶的罪人,可我都沒對她撒過一丁點兒氣。

    我不喫不喝,都要給她穿好的,喫好的,讓她學好的,別家兒子尚且沒書念,我卻讓她去讀書習字。

    可她是怎麼回報我的,居然悄然無聲地就辭官出宮,還不回家看望父母,也不說去了那裏。

    我……我……我怎麼這麼倒黴,生下了這麼一個不孝女,我不管,你們得把人給我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