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最強農民 >第九章:不討人喜歡
    “應該的,應該的。”吳正平將因爲問的太過激動從座位跳起來的吳忌押回了凳子,自己也在吳忌的示意下找了張椅子坐下:“少爺你稍安勿躁,聽我慢慢說;少爺你名忌字承祖,爲承祖宗之志的意思,老爺名諱永望,乃當朝大將,鎮州都監,如今正奉旨征討党項逆賊李繼遷。”

    吳正平剛剛說完,那邊端着小碗還在喝羹的吳忌手一抖,“嘭”的一聲碗摔在地上砸了個粉碎。這傢伙滿臉誇張驚訝,噝聲道:“你說我爹是誰,吳永望當朝大將軍”

    “正是”吳正平不明白這少爺怎麼那麼大動靜,老爺是吳永望有什麼奇怪的。

    吳忌再次確認的問道:“真的是當朝大將軍”

    “正是”吳正平再次給了肯定答案,心裏也在喫驚,這少爺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嘛,還知道老爺的官職。

    而吳忌的世界混亂,也不知道是太誇張了接受不了,還是覺得太突然了。當然還因爲和想像的差距太大,本以爲是個大地主,最多也就是大官僚族親,沒想到居然成了當朝大將吳永望的兒子。

    吳永望啊,北宋的名將,陪享太廟的武將,宋朝昭勳閣入圍的四武將之一,太宗和真宗朝抗擊遼國的重要將領,這還不算,最重要的他還是個外戚。

    吳永望的妹妹嫁給了太宗趙光義,就是明德皇后,他也就是當今皇帝的大舅子,而吳忌是吳永望的兒子,那麼皇帝不就是他姑丈,以後的真宗皇帝是他表哥,實在的皇親國契

    這樣的後臺不強,什麼樣的強簡直可以橫着走

    想到以後出去後,人前一口吳公子,小將軍,吳忌都有些飄飄然了。

    他轉過頭,兩手抓着吳正平請求道:“正平伯,既然父親在外征戰,怎麼不見母親,快帶我去見母親,我要去向她老人家問安。”

    他說着就站了起來,拉扯着吳正平,這是說做就要做,卻沒見到吳正平的尷尬眼色。

    ps:書中大將軍吳永望這個人物是虛構的包括相關的家庭成員,精通曆史的大大門不要批,另外本書會結合一些演義和歷史,不完全按照歷史材料。

    吳忌纏着吳正平帶他去見這世的母親,得知自己現在成了一勳戚,而且還是一個很大的紈絝子弟,這樣的好事哪找去。

    他決定先跟這有權有勢的家裏保持好關係,吳永望去打戰,那就去拍拍這家女主人、沒見過老孃的馬屁。

    吳正平就有點難做了,那張臉更是拉的苦啊。

    “少爺”吳正平憋了半天蹦出兩個字:“我看這事以後再說吧。”

    “爲什麼”吳忌不悅了,我去看看自己親孃,你推三阻四什麼意思啊。

    他端正了樣子一臉正經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是聖人說的,事父母以親,顯父母以名,我大宋也是以孝治天下,如今我只不過是想去見見親母,儘儘孝道,正平伯爲何阻我。”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出自於孝經,乃是孔子說的話,宋時儒風盛行,太祖,太宗都推行儒學,但此時儒學還沒有南宋的程朱理學死板苛刻。

    吳正平被他這機關槍一梭子撂倒了,也不是說這道理有多大,古時孝風盛行,隨便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孝經,只是這出自於不久前還是個懵懂的紈絝子之口就有點奇怪了,要不是這吳正平對少爺知根知底,丫的還真以爲是誰裝的。

    “這個少爺不是我要阻止你盡這孝道,只是,只是”吳正平開始解釋,要說這重點的理由卻是結結巴巴,好像很忌諱似的。

    “正平伯,這裏就我們兩人,有什麼話不能說,難道你信不過我。”

    誅心之言啊,這分明是施加壓力,主子對下人說不可信任,不就像皇帝不信任臣子一樣,這還有好果子喫。這吳正平都一把年紀了,俗話說,人老如狐,他怎麼敢受吳忌這句話啊。

    “少爺切莫誤會,我非是此意,阻攔少爺,是因爲夫人她根本不在此地。”

    不在此地吳忌一楞。

    這兒子和父母不是住在一起的,難道是分家了了不對啊,古代華夏男人雖然成年落冠,但是實際上是取了老婆才被當成一個成年人來看,自己才16落冠之年還未及,老婆更是不知道在哪個丈母孃肚子裏。

    即便是成了親有了媳婦,在些家教嚴格的世家大族也有聚族而居的習慣,如此早就出來獨自居家,真是聞所未聞。

    “正平伯,母親不在此地,那在何處。”

    “夫人,她,她們在京師。”正平伯越發尷尬,考慮了好一陣,這才吞吐道。

    京師指的是首都,北宋的首都在汴梁,因此也叫汴京,在今天就是河南的開封。

    南石縣城是今天的河北某縣,一個在河南,一個在河北,以現代的交通技術,來往河北河南一躺也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但是在北宋那個代,以傳遞情報驛站那八百里快騎,跑一趟也要好幾天的時間。誇張點說就是差個十萬八千里。

    而從安全來說南石縣城是邊地,汴梁是皇朝首都。

    剛剛穿越來的時候,這吳忌就一直擔心地方的安全。

    他想不明白這吳永望怎麼把自己兒子弄到這危險鬼地方來,怎麼看自己都像是被流放的。

    高梁河一役後,遼國上下都把宋朝當成紙老虎,遼國的皇帝遼景宗耶律賢很得意的揚言要直接滅了北宋。

    直到滿城,燕門大敗,宋遼才又在邊境對峙起來。

    兩邊箭拔弩張,這邊境氣氛是很經常,像小規模的刺探騷擾基本就沒停過。

    遼國多是騎兵,他們分成小部分,突入宋境內,抓到空就殺些人,破幾個家搶點東西,等到宋軍來圍剿的時候,仗着馬快一下子就跑的沒影子。

    所以宋朝邊地人心惶惶,大多百姓都聚到州縣城池內,沒人想當待宰殺的牲口,遼騎如此猖獗,誰知道哪天就衝到自己家。

    南石縣城,霸州,瀛州,莫州,寧州這些近北之地多有襲擾之邊報。雖然南石縣城比其他州縣還是更加的安全的,因爲北宋在此地駐紮了一隻非常精銳的騎兵-靜塞軍。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隨時爆發戰火的地方都不應該是一個勳戚公子哥呆的地方。

    “正平伯,既然我娘住在京師,爲何將我丟在這邊地南石縣城”吳忌有些忿忿不平,他注意道正平伯她們一詞,想來吳永望不只他一個子嗣。

    那正平伯卻不說,垂手低頭,只是不時的擡頭,嘴脣挪動,欲言又止。

    “你倒是說啊”吳忌都急了,這正平伯真是夠吊人,老是說一半留一半。

    正平伯依然沒開口,只是拿着雙眼睛盯着吳忌。

    要你說話,看着我幹什麼。吳忌覺得自己快被弄上火了,這吱吱唔唔的真不討人喜歡。

    他坐下身子,拿起桌上的茶喝了口,緩下心氣,冷靜下來。

    轉念一想,這吳正平看着自己不說話,難道這事和我自己有關。

    忽然他一拍自己額頭,看自己糊塗的,光顧着瞭解情況了,把這點都忘了,自己這身體的前任不是一個脾氣很不好的紈絝子麼,肯定是不討人喜歡。

    華夏古人很重視三點,一是德行,周人製作禮樂,隆禮重儀,確立了以“德”爲先的價值原則。

    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認爲“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德”是和“天”聯繫在一起的,個人、家族、國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顧,成爲“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國”。

    周人認爲殷之所以滅亡,是因爲無德,天命轉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周易繫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

    “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爲“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被孟子發展爲“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民本原則;被禮記大學發展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德”成爲華夏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爲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其二是貌,也就是容貌,雖然很多成語和典故都是說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實際上是相反,在史書或者傳記上,談到帝王或者某名人,經常要提到相貌。其貌甚偉,或者望之似人君。

    談這個人怎麼樣,或者這個人怎麼有成就首先要談這個人相貌,是一看到這樣子就知道不簡單,可見相貌的重要。

    其三是才能,爲什麼才能是第三,因爲古代雖然有唯纔是舉,但是在德面前才肯定要居後的,有德無才和有才無德,讓古人兩個之中選一個的話,他們肯定選有德無才。

    因爲在他們看來一個有德無才人至少能安穩生活,而一個有才而無德的人,則他的才能越大給社會帶來的危害越大,延展開來說,中行說,張宏範,范文程這樣的人就可以列入有才而無德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