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85章 遼東總有事(下)
    朝鮮使臣團在遼東私貿越來越嚴重,甚至一度出現了商賈冒名代行至遼東買賣的情況,“又京中商賈潛至鴨綠江,說誘護送軍,冒名代行,至遼東買賣,貽笑中國。”

    爲此朝鮮議政府建議“今後使臣行次嚴加考察,毋得如前,其進獻物色及隨身行李依前定斤數外,不得剩數重載。”

    明成祖永樂十五年,朝鮮國王專就遼東出使人私齎物品數量做了規定:“遼東出使人私齎去物數,一依赴京使臣行次通事押物例。”

    但限制措施的出臺,對限定朝鮮出使人員在遼東私貿所起作用不大。朝鮮出使人員在遼東地區的私貿依然十分盛行:“司譯院官員奉使遼東者,以商賈之輩爲伴人,多齎布物,任行販賣”

    義州官奴軍民也受京中及開城府富賈大戶之託,在使行之外也偷偷潛入遼東:“且義州官奴軍民等,多受京中及開城府富賈布物,每於赴京之行數外,牽連潛往遼東,換易唐物者相屬。”

    朝鮮朝廷對此深爲擔心,“若此不已,則謀利之徒紛紜往來,欺詐爭鬪生事於上國者必有之矣,豈細故哉。”

    總而言之,朝鮮國內對大明貨物的追捧,使得朝鮮使臣在遼東私貿總有存在的市場。

    近年來高務實在遼東開啓了柞絲產業,色澤略遜於蠶絲而相對廉價卻更耐用的柞絲在朝鮮也極受歡迎,成爲朝鮮中產階級的摯愛之物。

    據京華今年的統計,光由京華“出口”到朝鮮的柞絲總價即將高達十三萬兩之巨——這個數目的絕對值放在大明國內或許不算高,但考慮到朝鮮的體量,那就十分驚人了。

    第三類則是違禁貿易。大明出於維護軍事安全的考慮,嚴禁外國人在大明私自貿易軍用物資。然而朝鮮使臣不顧大明的禁令,暗中進行貿易,朝鮮官方把這種貿易稱之爲“潛貿”,而明人稱之爲“違禁貿易”。

    潛貿主要集中在弓角、煙硝等軍事物資上。弓角、煙硝之類,朝鮮國內都不產,全部依賴大明,“弓材所需牛角,自來本國不產,專仰上國。”遼東方面詢問朝鮮火藥的來源時,朝鮮使臣也坦然回答說,上國是朝鮮獲得火藥的唯一來源。

    弓角貿易倒是一度比較自由,後因蒙古、女真不斷犯邊,明廷遂禁止鐵器、弓角等貿易。

    大明朝廷堅決打擊違禁貿易,制定出嚴厲的措施懲治不法者。如憲宗朝兵部右侍郎馬文升建議:行人伴送東北諸夷入貢者出境,並禁其市軍器,違者謫戍邊遠。憲宗聽從馬文升建議,加大了貿易違禁物品的處罰力度。

    然而大明朝廷嚴厲懲治措施並沒有杜絕違禁貿易的發生。遼東地區從來不是一片淨土,遼東地區也存在大量朝鮮使臣違禁貿易,“……將本家應有不分違禁貨物,盡數易換。”

    而且在嚴禁違禁貿易的高壓打擊下,違禁貿易在遼東以更隱蔽的方式進行。如成化二十三年,朝鮮賀大明皇太子千秋節使臣柳詢一行,就在遼東私買弓角。

    而當大明開啓了“軍工私營”新時代之後,這種違禁貿易就更加難以禁止了。這裏頭的關鍵在於,軍工私營之後的各軍工私企雖然要接受兵部等衙門的監督,但它們可以直接給大明的各級“用械衙門、衛所等自由供貨”。

    這一來就麻煩了,衆所周知,大明的軍隊其實並不完全都是“經制之軍”,其中還有大量朝廷允許存在的家丁部隊。遼東的家丁部隊尤其衆多,這些家丁部隊找京華等軍工私企購買了武器裝備之後,轉手悄悄賣給朝鮮那真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尤其是京華所產的火槍和火藥,在與朝鮮的私貿中屬於硬通貨,價格通常都要翻一倍以上,極爲搶手。

    其實朝鮮還很想購買京華的火炮,可惜這個和火槍不同,兵部查得非常嚴格,每一尊火炮都有編號,因此朝鮮只能悄悄摸摸地搞到極少量二手炮,都是某些家丁部隊報了“戰損”的。

    至於徵索貿易……這個說是貿易都有些爲難。

    朝鮮使臣帶往大明的土物特產通常有參、油芚、扇子、白綿紙、筆墨、白米、弓等物。其中參、白米等物品質很高,油芚、扇子、弓等物做工也都很精細。

    優良的品質、良好的工藝使朝鮮的土物特產深受遼東民衆喜愛,甚至遼東地方官員對朝鮮的某些土特產品也情有獨鍾:“聞你國銅碗子、白瓷碗製造精妙,形體淨潔,我欲觀之,須將你宰相所用者送之。”

    “送之”這個詞很確切,遼東官員和朝鮮使臣之間的“貿易”很明顯是不等價交換,這種“徵索貿易”的結果通常是遼東地方官員得到了求貿物品,而貿易的另一方朝鮮使臣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

    這當然不是朝鮮使臣主動不計貿易報酬,而是貿易另一方的遼東地方官員是權力執掌者,掌握着對朝鮮使臣派車、定伴送糧等權力,所以這種“徵索貿易”只是朝鮮使臣在大明地方官員權力重壓下的無奈,與其說貿易,不如說索賄。(這個也先不舉例多說,援朝之戰時會寫到。)

    總之在這些貿易之下,大明對朝鮮的貿易順差是很大的,朝鮮方面的貨物因爲貿易附加值不夠,不得不以量換質,給大明尤其是遼東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藥材等。

    這些東西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多數是直接走義州進遼東東南,另一部分則走董鄂部入撫順關進遼東東部,董鄂部因此有足夠的財力維持對努爾哈赤的抵抗。

    曹簠秉承高務實對努爾哈赤蘇克蘇護河部進行壓制的思路,認爲一旦努爾哈赤拿下董鄂部,則基本可以看做是獨霸了撫順關貿易,正式成爲與葉赫、哈達並立的女真三大強酋之一。

    這當然是高務實不能答應的,所以曹簠也不能接受,他堅持認爲必須讓努爾哈赤退出翁郭落城,退出董鄂部的領地,並立誓不經大明允許不會再次入侵董鄂。

    然而李松是遼東巡撫,曹簠這個副總兵到底只是個武將,很快便被李撫臺一句“時值寒冬,前又血戰北關,軍備存糧俱告不足,何以威視建州?”而拒絕。

    曹簠表示不服,認爲遼北之戰後明軍挾大勝之威,努爾哈赤必不敢貿然對抗,此事只消遼陽做出姿態,就能逼得努爾哈赤退縮。至於軍備存糧,足與不足他努爾哈赤又從何得知?

    然而李松不聽,只說“軍國大事,勝在持重”。恰好李成梁的信也到了,表示蘇克蘇護河部與董鄂部之爭他已知悉,然而他發現遼河河套地區近來有頗多察哈爾及科爾沁部探馬遊騎出沒,考慮到遼河河套地區的邊牆工程尚未啓動,該地區防務十分喫緊,他打算親自帶兵過去驅逐清剿一番,因此遼河以東不能輕舉妄動,以免腹背受敵。

    曹簠聞之大怒,雖然不敢把火直接發給李撫臺,但他回去之後卻立刻寫了一道奏疏,上請兵部決策、皇上宸斷。

    於是,戶部尚書高務實又接到召對宣召,與一衆閣臣及兵部尚書梁夢龍一起,去文華殿面聖去了。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一路色友”、“特斯拉的漏電保護器”、“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