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88章 絕不虧本高務實
    時近年關,戶部的府庫早已經處於只出不進的境況,沒有人能相信高司徒在這種時候還能變出錢來,京師百官都已經做好了雜項折算從明年再開始實施的心理準備。

    要怪高務實麼?好像也怪不得,畢竟戶部有多少銀子大家心裏都有個大概,拿不出來就是拿不出來,換了誰去做這個戶部尚書都一樣。

    至少高務實敢推出雜項折算取消這個計劃,就已經是開大明二百年風氣之先了。哪怕今年來不及辦,明年也肯定能辦成。對於高務實的理財能力,別說實學派和中立派,就算心學派官員們嘴上不承認,心裏其實也是肯定的。

    然而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接下來的事情讓他們目瞪口呆。

    次日午前,剛剛主動面聖的高司徒從宮裏一出來,就宣佈今年的雜項折算按原定計劃全面取消,不會以米麥衝抵。所有雜項折算全面按照白銀折算,文武百官今年的最後一筆俸祿便按照白銀、米麥、布帛三項固定比例發放。

    消息一出,京師震動,所有文武官員彈冠相慶,互道恭喜。但在歡喜過後,大家又不得不好奇,這銀子從哪來的啊?

    昨日召對的時候不都還商討着提高米麥折算來進行補償嗎?甚至連皇上都不得不拿出三十萬石內帑存糧,怎麼一天過去事情就大變樣了?

    皇上的衝抵折算也不掏了,戶部也好像忽然有錢了。咋地,就一晚上時間,戶部是發現了一座大金山嗎?

    戶部還真的發現了一座大金山,不過戶部只是“有”而不是發現,因爲按照高務實的表述,這座金山是京華髮現的。

    天然鹼礦,這個詞大家根本沒有聽說過,京師官員們只知道口鹼,而那玩意是出自土默特的鹼湖。

    原來天然鹼居然還有礦石類型的?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長見識了。

    高務實與皇帝商議的結果是,大明朝廷作價二十五萬兩白銀,將高務實提到的桐柏縣安棚和吳城兩地“可能產區”打包賣給京華。如涉及當地百姓遷徙等事,由京華適當出資、當地衙門安排說服。

    這下子,京師官員都沒話說了,惟獨一點讓他們比較奇怪:這個天然鹼礦這麼值錢?

    二十五萬兩白銀,這可不是鬧着玩的。就桐柏縣那個地方,田賦一年不過千餘兩,其中能上繳戶部的更只有可憐兮兮的三百多兩銀子,現在不過賣了兩個礦區,竟然能值二十五萬兩?

    啊這……作價成田賦繳稅的話,那可是相當於要繳兩百多年啊!

    而且按照高務實表示,這其中大概需要遷徙的地區還並沒有太多良田——因爲那些地方鹼含量太高,種田的效率本來就奇差無比。而且從地形而言,桐柏縣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田地本來也不多。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但凡不能種田的地方都是爛地,所以這簡直就是爛地撿錢!

    “國有資產嚴重損失”大家都不會這麼想,反倒很懷疑京華斥巨資買這麼兩個鹼礦會不會虧本,或者說要多久才能回本。畢竟,高務實有錢是有錢,但這玩意你也總得考慮個回報率不是,萬一要幾十年才能回本,似乎……也不是很划算,只能說高務實這波又是破家爲國了。

    其實這個擔憂,高務實面聖的時候朱翊鈞就提出來過,他一聽高務實的來意就以爲高務實是打算“破家爲國”,借京華之手撐起這次支出,根本沒有考慮什麼回本、盈利之類的事。

    不過其實大家都擔心錯了,京華必不可能虧本。換做其他任何勢力去搞這兩個礦都可能要虧,或者要很久才能回本,但京華不會。

    天然鹼這個玩意兒,大明民間的用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很少。在京華搞出香皂之前,最多的用法就是食用——做包子饅頭之類有需要,所以從飲食習慣上決定了北方用得多,而南方用得略少。

    香皂問世之後便有所不同,京華成了民間需求之外的又一個大主顧,算是給口鹼多了一條銷售渠道。但即便是此時,口鹼的生產量也是跟得上的——畢竟鹼湖嘛,差不多是直接拿車裝就可以了,以目前大明的用量,還威脅不到鹼湖本身的年生成量。

    不過高務實卻不擔心河南的天然鹼礦開發會導致鹼過剩,除了他規劃中的薩摩玻璃產業所需之外,用鹼的地方其實還可以有很多。

    天然鹼是日用品加工和造紙、紡織、製革等很多化工行業的重要原料,京華獲得中原地區的天然鹼,不僅可以就近生產香皂以供華中、華南、西南等地區,還能給香皂產業來一次衍生——比如開發一下洗衣粉也是很簡單的事,畢竟洗衣粉之所以具備洗滌效果,靠的也是強鹼性,有了天然鹼,這些都方便得很。

    江南的紡織業很發達,目前所用的鹼都是口鹼,要千里迢迢從土默特運抵京師,再通過大運河運去江南,或者先陸路送去天津,轉海路運去江南。有了桐柏縣的鹼礦之後就好辦了,往南運至長江邊,順流直下就到了江南。

    總而言之一句話,有了桐柏縣的鹼礦,中原及整個南方的用鹼幾乎都可以從此處而來,產量上一點問題都沒有——以非工業時代的這點用量,桐柏縣挖幾百年都不帶皺眉頭的。

    至於製革等產業,那就得往遼東運輸了,不過高務實對此興趣不大——他覺得北方諸省用口鹼就夠了,河南鹼運往遼東雖然因爲水運的關係,成本依舊能比口鹼更低一些,但考慮到土默特的特殊身份地位,這個生意不妨讓給他們,確保不會因爲河南鹼的關係使土默特口鹼銷量下降。

    畢竟,現在大明對土默特的控制還是以經濟控制爲主,要是讓人家無利可圖了,那雙方的關係搞不好就要拉閘,高務實還沒這麼貪得無厭。

    另外一條生財之路便是造紙。造紙這個產業,其生產分爲製漿和造紙兩個基本過程。

    製漿就是用機械的方法、化學的方法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原料離解變成本色紙漿或漂白紙漿。最後造紙成型則是把懸浮在水中的紙漿纖維,經過各種加工結合成合乎各種要求的紙頁。

    碳酸鈉在造紙生產中,主要是在製漿的過程中起作用,比如化學制漿的過程中,就需要使用純鹼作爲緩衝劑溶出木素,從而使纖維素分散成爲製漿。

    大明的造紙行業還算不錯,但是以高務實的角度而言,紙張質量其實還是有待提高的。

    原歷史上利瑪竇等歐洲人來中國,一開始很奇怪中國的紙張爲什麼比歐洲便宜那麼多,後來看了紙張質量之後就明白了,因爲歐洲的造紙術雖然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他們的紙張質量很好——因爲歐洲人沒有毛筆,作爲硬筆使用的紙張肯定不能是中國宣紙那樣的,他們需要質地很好的紙張,於是成本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