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20章 北洋遠征(十九)
    爲了得到遲滯美軍進攻的辦法,吳信泉先是在地圖上發現了華川水庫這個地點,心裏有了擋住美軍的辦法。爲了把這件事計劃的周密,吳信泉親自帶着偵查科長蔡愚來到了華川水庫勘察地形,實地看看那裏的情況。

    在地形勘察結束後,吳信泉開始回來擺弄起了沙盤。以水代兵是好辦法,但是利用不好也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黃河的多次決堤造成的巨大災難就是很好的例子,生在中國的吳信泉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要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在摸清了水庫的地勢、流經區域和沿岸情況後,吳信泉終於得出了怎樣才能擋住美軍又不傷害沿岸百姓的辦法。

    他命令手下軍隊讓華川水庫的十二道閘門全部關上,然後開始蓄水,根據情況向下遊排水。這樣,在蓄水八天後,終於等到了美軍。

    美軍總司令李奇微開始佈置部隊渡過漢江,渡江的美軍一開始還心裏美滋滋,因爲這麼淺的漢江,那還不是輕易就能渡過了麼?

    此時,隨着吳信泉一聲令下,積蓄已久的江水終於“解放”了,奔涌着、咆哮着一瀉而下,像瀑布一般洶涌澎湃,似千軍萬馬奔騰而去,烏泱泱的江水向正在渡江的美軍襲來。

    在志願軍開閘的一剎那,美王牌軍“陸戰一師”集體傻眼了。洪水自東往西,如同雄獅一般向他們撲來,兩架浮橋被沖垮,坦克大炮被淹沒。

    美陸戰一師號稱極其熟悉登陸作戰,但那不代表他們不怕洪水。而此時,洶涌的北漢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水浪,接二連三地把美國士兵狠狠壓在水底,探不出頭,喘不過氣。

    在志願軍開閘之後的半小時左右,水面就上漲了將近1.5米。美軍兩座浮橋中的一座被徹底沖垮,另一座被沖毀大半,被美軍狼狽地拉回到岸邊。橋上的汽車、坦克、大炮,都被洪水衝到了江中。由於下游水位的急速上漲,洪水衝到了公路上,一大羣美國士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衝得無影無蹤了。

    美陸戰一師的一個炮兵營在陣地上剛剛架好炮臺,洪水就衝了過來。炮兵們跑得快,沒被洪水淹死,可是大炮、彈藥和帳篷等物資,都被洪水衝跑了。甚至還有一些在帳篷裏的人,也被衝得沒了蹤影。這支久經沙場的美軍部隊做夢都沒想到,仗竟然還能這麼打。

    美軍裝備再優良,也抵不住洪水這樣的自然力量,這一波洪水把直接把準備渡江的美軍給衝得七零八落。

    吳信泉此時坐守在監聽機旁,當“水淹美軍”的捷報傳來後,聽到美軍在陣地上亂作一團,他高興得合不攏嘴。但是沒過多久,他又連嘆兩口氣,道:“可惜!可惜!如果能炸開大壩,一個都別想跑。”

    其實,此前作戰科副科長沈穆就曾經建議直接炸掉大壩,把整個渡江美軍全部送去喂王八。但吳信泉考慮到朝鮮是盟國,這座水電站的大壩在戰爭結束後還要用來發電,要投入到朝鮮的生產建設中,因此爲了朝鮮人民的利益,他只能惋惜地放棄這個誘人的戰果。

    洪水過後,路毀橋塌,土地被衝得泥濘不堪。美軍的重裝備深陷在泥中,寸步不能前行。這條半天時間就能跨過的北漢江,最終美軍足足用了一週時間纔過去。

    面對美軍甚至整個“聯合國軍”在朝鮮戰爭期間表現都堪稱最爲亮眼的李奇微,三十九軍依然完美地完成了上級交待的遲滯美軍之任務。

    既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都能玩“水淹七軍”,這十六世紀末期有什麼不能玩?吳將軍因爲要照顧盟友的利益而沒有全力泄洪,高務實可沒有這般壓力,而高振炘更不會在意。

    德維拉見此情況心中大急,連忙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議如何應對“明國陸軍”的水攻計劃。但這種作戰雖然在歐洲也曾經有過,可是並不多見,應對方面也沒什麼好辦法,一般來說只有快速轉移,要不然就是派兵破壞對方的計劃。

    可是眼下這兩條辦法都沒法執行:轉移的話,人倒不是不可以轉,可馬尼拉城又轉移不了,人要是全跑了,馬尼拉城還不是一樣送給了“明軍”?如果這麼做,那還不如拿馬尼拉去交換2000俘虜呢!

    至於破壞敵軍行動,這一條看起來也並不好辦。雖然大夥都沒有與“明國陸軍”交過手,但從海上的交戰結果來看,明軍在火炮上的實力無疑很強——西班牙人從觀察被俘的己方戰艦戰損情況就能輕易得出這一結論:它們雖然被臨時修復了很多,但依舊可以看出它們此前受到過多麼猛烈的炮擊。

    [注:這個原因在於新修復的位置木料色澤與原艦體木料色澤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就像現在車輛被刮擦之後找的修理廠技術不過關,導致修復處出現嚴重色差一樣。]

    尤其是從大珍寶船隊的幾艘戰艦戰損來看,明軍方面的炮火絕不比此時的歐洲遜色半分,甚至很可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軍官們一致認爲,明軍的火槍兵實力也必然很強,而他們現在還擁有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此時要去“破壞敵軍行動”,哪怕馬尼拉的軍隊傾巢而出,也未必能完成任務,搞不好還會被早有準備的明軍一鍋端——對方那兩道防線已經說明了他們對馬尼拉可能發起的破壞行動有足夠的防備。

    跑也不能跑,留下又會被水攻,德維拉總得急得嘴上冒泡,心裏開始後悔起來。早知道如此,真不如在談判桌上再想想辦法,哪怕一點便宜佔不到,真拿馬尼拉城去換那兩千俘虜也好,至少還能給自己掙個關心士兵的仁慈名聲。

    況且,就算丟了馬尼拉,只要這兩千俘虜被交換回來,大家一起撤到菲律賓南部,在宿霧島堅持抵抗,說不定等國內打贏了英格蘭、平定了尼德蘭叛亂,就能派出援軍來收復呂宋島呢?

    這個念頭一起,就向春草勃發一樣再也止不住了。雖然沒有一個西班牙軍官或者總督府高級官員願意先開口建議,但德維拉總督已經繃不住了,主動道:“再去聯繫一下明國艦隊司令高振炘先生,就說我由衷希望並強烈建議重啓談判,同時……還願意做出重大讓步。”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鷹揚”、“曹面子”、“soviet2003”、“流光劍語”、“o尚書令”、“往事知多少去哪”、“嶽曉遙”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