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20章 北洋遠征(十九)
    前因後果整明白,老爺的用意也清楚了,遠征艦隊方面遂要求繼續會談。

    西班牙人沒有搞別的名堂,老老實實坐回談判桌。可惜這一次遠征艦隊方面變得更強硬起來了,堅持認定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實行的“委託監護制”是非法的,因爲該制度與呂宋的屬國地位相矛盾。

    這就麻煩很大。對於西班牙人而言,這意味着大明帝國不承認西班牙對呂宋的統治。

    這種“不承認”不單單是外交意義上的不承認,它現在非常現實——海陸兩軍一百多艘戰艦、一萬多大軍近在咫尺,並且他們手中還俘獲了十艘西班牙戰艦,以及兩千海軍官兵。

    戰艦無非是錢和時間的堆砌,那也還罷了,但兩千卡斯蒂利亞海軍官兵卻萬萬不能等閒視之。

    這個年代的歐洲可不是一戰二戰時期的歐洲,擁有幾百萬人口的國家完全可以算是泱泱大國。通常一場戰爭要是死了兩千人,基本上就可以看做決定性的戰役。

    要知道,在約四十多年後的歐洲,那場三十年戰爭中著名的“呂岑會戰”,本是帝國軍與新教軍的關鍵性戰役,幾乎決定了宗教改革的成敗。

    當時雙方已經是打出真火的狀態——帝國軍如果戰敗,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便可能要退位;新教軍如果失敗,宗教改革就可能“中道崩殂”。

    因此雙方都算是拼了老命的在打,可是最終雙方的傷亡纔多少?

    新教軍傷亡5500人,帝國軍傷亡4500人,僅此而已。

    四十多年後也就這樣的承受能力,何況是四十多年前的今天?更何況還是在萬里之外的菲律賓?

    因此德維拉總督乾脆把“菲律賓總督府是否合法”的問題都先丟開,要求先談贖回俘虜問題。

    講真,大明這邊一般是不討論什麼贖回俘虜這種事的,至少不會當成一件大事來看,要不是高務實老早之前就打過招呼,高振炘一定會認爲德維拉總督吃錯藥了。

    至於現在嘛,要談也行。高振炘提出,這兩千戰俘也不用你們花錢贖回了,直接把馬尼拉城讓出來交換就好。

    但德維拉總督還是想試試其他條件,於是提出:以一名士兵或水手100比索的價格贖回,軍官則按1000比索來算。總的來說,價值約爲30萬比索——大致相當於庫平銀24萬兩。

    高振炘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雖然在他看來西班牙人本不值錢,24萬兩也不算小數目,可現在他一戰繳獲85萬兩美洲白銀,還俘獲了10艘大蓋倫戰船,兩者相加差不多已經值200萬兩銀子了,又豈會在意那“區區”24萬兩?

    所以高振炘明確表示不接受,他依然要求馬尼拉城,並且還毫不客氣地威脅道:“若你等不接受這一條件,待我陸師拿下馬尼拉,這批俘虜可就不是今天這個價了。”

    德維拉雖然心裏是很慌的,但作爲一名能做到總督的貴族,裝模作樣乃是拿手好戲,自然也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表示馬尼拉城不僅是棱堡化的要塞城池,城牆堅固異常,而且城中儲備的物資也極其豐富,哪怕堅守三年也不在話下。

    誰知道高振炘聽完哈哈大笑,傲然起身,冷冷地道:“既然如此,那今日會談就先到這兒吧。別說三年,三日之後你若還能堅持這句話,本司令就敬你是條漢子!”

    說罷,高振炘轉身便走,隨行的高木三也冷然跟去。倒是朱應楓這廝雖然不會打仗,但出身勳貴高門,架子擺得很足,走之前撂下一句話:“好心提醒一句,在城裏備幾條小船,免得到時候你餵了王八,咱們割不到首級回京論功。”

    這幾句話帶了些俗語,德維拉總督聽不太懂,而聽了通譯的翻譯之後,簡直把他氣得渾身發抖。可是轉念一想卻又有些納悶:我在馬尼拉城裏怎麼可能會需要船?

    然而他一時沒想明白,葡萄牙“格蘭杜拉”號艦長佩德羅·德·迪弗拉迪什卻明白過來了——這位老兄也不是什麼好人,也算是老殖民者了,而且專門在印度、馬尼拉和澳門混,他是聽說過東方人打仗的一些故事的。

    這些故事裏頭就有一個在澳門時聽到的故事,叫做“龐令明擡櫬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其實“水淹七軍”只是《三國演義》裏的演義,事實上在《三國志》等正史記載中,關羽既沒有蓄水,也沒有決堤水攻,而是因爲霖雨導致了“漢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水災,使得於禁等人被水災困住。關羽趁機乘船而攻,于禁等人投降。

    正史《後漢書》確定此次水災爲自然水災,並放置在了《後漢書·志第十五·五行三》。而《後漢書·志第十五·五行三》本身就是專門收錄自然災害的篇章。

    不過迪弗拉迪什能知道“水淹七軍”就很了不得了,哪裏知道“演義並非正史”這種差異?當下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自己聽來時就有些以訛傳訛的故事又講給德維拉總督聽。

    天可憐見,他聽到的故事裏,就已經把“蓄水衝城”的威力誇張得比《三國演義》裏頭還厲害,現在經他一轉達,更彷彿這水無堅不摧,困在“水城”之中只有做魚鱉的份。

    德維拉總督這一下還真被嚇唬住了,再也維持不住貴族老爺的架勢。他臉色大變,匆匆說了幾句場面話便告辭而去,馬上帶人回了城裏,親自登上城樓,觀察城北郊外的動向。

    這一看之下不得了,原來“明國陸軍”動作極快,此時已然過了巴石河。不過他們卻並不繼續前進,而是抓緊時間構築了兩道防線,而在防線以北的河邊,則明顯正在進行某種施工作業——那不是在蓄水還能是什麼?

    其實“水淹七軍”雖然是演義杜撰,不過類似的作戰倒是真有過,甚至在現代戰爭時期都有過,還取得了重大勝利。

    譬如說紅朝抗美援朝期間,紅朝志願軍第39軍軍長、西海岸防禦指揮部副司令員吳信泉將軍,就曾經指揮過一場抗美援朝版的“水淹七軍”,打得剛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目瞪口呆。

    當時是1951年4月,吳信泉領着39軍來到了春川和華川一帶。在這裏,吳信泉接到了司令部的命令,要求他們拖住美軍的進攻。

    在抗美援朝期間,尤其是前期,我軍是沒有制空權的,所以運輸和行動都相當困難。怎樣拖住美軍搶佔高地,是當時志願軍面對的大問題。美軍有裝備優勢,還有大量的韓軍當炮灰,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擋住美軍,吳信泉作爲前線指揮官不得不想辦法。

    根據他多年的戰爭經驗,一時之間既然想不出好辦法,那就要到處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