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56章 靴子落地(中)
    高務實頭上的標籤早已是實學改革激進派,而改革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改革的目的或者說目標是什麼。

    說高務實的改革就是爲了“出海”,這顯然不對,出海是手段,是過程,但絕非目的。

    改革的目標只有兩個字,兩個字可以組成一個詞,即:富強。

    大明在改革之前,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富強的:財富生產能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百萬大軍的規模在全世界依然首屈一指。

    但這種富強是一種虛胖式的富強,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表現很多。譬如民間的確有錢,但財富集中於權貴階層,且全國不同地域地區的貧富差距非常巨大——蘇州、兩京等處城市之中隨便打個短工都能月入四兩到八兩銀子,而陝甘川滇絕大多數農民可能一輩子沒在手裏摸到過“銀兩”是個什麼東西。

    至於強大的軍隊,那就看你要怎麼比。論規模,大明的確天下無敵,可惜規模這東西有時候並不代表戰鬥力。

    高務實在約二十年前即隆慶年間有過估計,認爲當時大明勉強具備對外作戰之野戰能力的軍隊不超過二十萬,而這其中真正的精銳不超過一半,也即十萬左右——幾乎全是家丁或家丁式的軍隊。

    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大明的所謂富強,歸根結底只是建立在巨大的國家體量上而言,絕非高務實所認同的富強。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體量巨大而實際效能很差,這就是說國家對於基本國力的轉化能力太差。

    換句話說,朝廷在制度上有嚴重的問題,所以高務實選擇改制。

    改制針對的是當前,他也是依靠皇帝、朝廷對於當前局面的不滿意,才得以順利推進那些改制。然而光面對當前而不面向未來,這樣的改制歸根結底只是在“末”上面動腦筋,而非涉及於“本”。

    這個“本”是什麼?換句話說,未來是什麼?對於此時被後人稱之爲“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大明而言,當然是工業化。

    何謂工業化?不是說他派人開了不少礦,建起了在當前算得上先進的鐵廠、船廠之類就算工業化了,那太膚淺太膚淺。

    工業化的本質上是建立規模化的市場,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和發展產業生態。這裏尤其需要強調“生態”二字,也就是說這些產業需要成體系,要有緊密的內在聯繫,是一個有機體。

    但是,建立規模化的市場,在後世來說,那需要進行昂貴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鐵路、公路來降低物流成本。這實際上是一筆巨大的“沉沒成本”,而且收益不高,所以這些都不是私人資本願意乾的事。

    以高務實的京華這樣強大的財力,修一個定南城都差點要勒緊褲腰帶,指望他去修這個時代的高速公路那不是要了老命?

    至於鐵路,眼下連蒸汽機都沒有,鋼鐵產能也達不到那個地步,根本就是基礎產業不過關,現在自然提都不必提。所以此時京華的對外擴張、據點建設全都是依託海港來進行,就是這個原因——高務實付不起這樣巨大的“沉沒成本”。

    按照後世經濟學上的理論,要建立和發展產業生態,需要使得實體產業有利潤空間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通過資本增密來獲得進一步發展的能力,這其中包括人、財、物的資源聚集。

    在後世,通過引進成套技術來迅速建立產業生態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當然這個一般不能算沉沒成本,因爲這個投入產出還是非常可觀的。紅朝建國後,從教員時代到改開之初的四次經濟層面遇到的危機基本與此有關。

    高務實面對的情況與那個時候略有不同,因爲紅朝建立之時不僅經濟一窮二白,也沒有對外擴張——當然也不具備那個條件,故不可能通過歐洲列強式的掠奪模式完成資本積累。

    好在高務實面對的情況比那時候總好了不少,他可以通過穿越者的技術優勢在國內完成資本積累,可以通過身份地位優勢結合之前的資本積累拉攏一批舊利益集團,繼而形成合力開始對外擴張。

    但是,擴張的目的,於歐洲而言只有掠奪,於高務實而言則還有更高需求,他需要的不是殖民地式的擴張,他需要的是“建立根據地”。

    這就意味着他不能一味掠奪,他要同化當地原住民,用“歸化戶籍制”來將原住民轉化爲可以作爲統治基礎的“漢人”。也意味着他需要建設當地,而不是隻把當地作爲“單一原材料生產基地”來建設。

    爲什麼後世在二戰後獨立的絕大多數國家最終都不能完成工業化?因爲他們的經濟基礎就是“單一原材料生產基地”,不具備全面性,不能形成自己的工業體系,沒有所謂產業鏈這種東西。

    他們的一切生產,實際上都是由米帝所安排的,是米帝自身世界帝國體系內的一部分,只要米帝對他們的表現有所不滿,或者到了該割韭菜的時候,米帝就可以輕易卡住他們咽喉,而他們只能任人宰割。

    紅朝之所以能擺脫這種最悲催的局面,原因是紅朝在被稱爲立國之戰的朝戰打完後,雖然很快面臨鷹、熊兩大勢力集團的孤立,幾乎成了世界孤兒,但偏偏堅持住了,沒有崩潰,結果成功的完成了“去依附”,形成了自己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

    至於後來毛熊崩潰,紅朝以極大的戰略智慧,韜光養晦加入米帝體系,在默默承受雙重剝削的情況下,假意達成與米帝的所謂“戰略互補”,以至於當時米帝金融集團興奮到公然宣稱什麼“中美國(注:即Chimerica,又譯中美共同體)”,什麼“G2”……

    但那種模式顯然不能長久,不可能我紅朝負責賺錢而你米帝負責花錢,因此十年後……大家都知道了。

    高務實面對的情況也比當時的紅朝好了不少,至少他不必面對一個真正的霸主級對手,更不必因爲暫時無法挑戰而只能先委曲求全。他的背後,大明依然擁有這個世界最爲巨大的體量,而他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利用這種體量。

    但是,出於對大明特色政治的擔憂,他很難全心全意將自己的力量完全與大明融爲一體,他需要擁有自己更加獨立自主的力量,於是“南疆”這個概念就出現了。

    南疆概念的出現,不代表高務實認爲南疆已經能夠自外於大明體系,且不說大明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本無可替代,就只看看南疆各國的漢人人口比例,高務實也絕不會現在就接受什麼“賜國”,去做什麼定南都護。

    好在皇帝也不是真打算現在就這麼做,因此在等到皇帝與內閣達成妥協之後,高務實也算是鬆了口氣。要知道,現在京華在南疆的統治看似穩固,但這其中可不僅僅只是京華本身的武力在發揮作用,大明“百萬天兵”本身就是一種對南疆各國的強大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