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59章 火中取栗(二十)
    豐臣秀長的談判之行非常順利,可惜他本就是強撐病體而來,回返石桓山城的途中就病倒了,無法顧忌後續的落實情況。不過,豐臣秀吉對此次談判基本認可,特別是能夠從京華手中買到那些戰艦,這對於他心目中的大計非常有幫助,在這個基礎上,他願意對其他事做出一些讓步。

    如此大量的購置戰艦,按理說是會對財政造成嚴重負擔的,不過日本當前的情況比較特殊。它是產銀大國,人口也不少,但偏偏農業生產力卻不強,這就造成了一個麻煩:銀賤物貴。

    某種程度上而言,輸出白銀換回物資,反而是能有效降低通貨膨脹的。只是如今豐臣秀吉並非拿銀子換糧食、布匹之類生活硬通貨,而是換了戰艦,對於通貨膨脹的緩解效果大概就要大打折扣了——當然銀子既然少了,至少不會繼續通脹下去。

    但豐臣秀吉還是想到了糧食問題,因此把前往石桓山城替豐臣秀勝求情的石田三成又派到三崎城追加談判,談判的主要議題就是買糧。

    買糧這件事超過了高務實對羅遠的授權範圍,因爲高務實之前並沒有料到豐臣秀吉會買糧。事實上,高務實手頭不是沒糧,而是這個時代的運輸水平限制比較大。

    從南疆運糧到大明北方一直被高務實認爲“頗不划算”,運送到日本的話成本也差不多,甚至還要更糟一點,這也是高務實只派了區區一個標的陸戰隊來日本的原因之一。

    不過,豐臣家是想買糧,這就和陸戰隊那種純消耗不同了,就算買賣最終做不成,也不至於做成虧本買賣。於是羅遠沒有立刻做出決定,而是緊急找來貿易負責人詢問日本糧價。

    不問不打緊,一問嚇一跳。日本的米價遠遠超過大明,便宜的地區米價也在大明的兩倍以上,貴的地區更誇張,動不動就達到三倍。

    與之相對比,南疆的米價隨着戰亂平息,以及戶籍歸化制的推廣,這兩年持續保持下降。尤其是在柬埔寨地區,由於當地目前人口相對較少,消費能力也差,但偏偏幾乎全是平原,糧食產量倒是異常充足,以至於糧價極賤,現在成了高務實輸出糧食的大糧倉。

    別看被柬埔寨被高務實削了幾刀,少了不少國土,但農業精華地區還在,僅以它一國的餘糧,高務實估計就能保證供應大明北方至少兩個省嚴重受災時之所需。

    大明現在災害的確不少,但特點在於今年此處,明年別處,倒還不算大規模爆發,再加上高務實力主“自救”,在北方採取了諸如栽種美洲高產作物等手段,多少也起了一定的緩解作用,所以柬埔寨的餘糧還比較充足——安南和暹羅的餘糧甚至沒有動用到大明去,反而用於保障南掌和緬甸。

    在這種情況下,賣一部分給豐臣秀吉是可以做到的。畢竟豐臣秀吉要買的數量在京華看來其實不算大,因爲他只需要管自家領地(包括普代等嫡系領地),別家大名缺不缺糧他是不管的。

    唯一的麻煩是羅遠沒有得到授權,因此即便查清了糧價差異,也只能告訴石田三成說他需要請示。石田三成雖然沒有得到結果,但認爲羅遠本人對此似乎還是比較認可的,也就大致上放下心來,準備告辭。

    羅遠則再次督促豐臣秀吉從忍城撤兵,但石田三成卻提出了一個問題:豐臣家從忍城撤兵不是不可,但忍城城主成田氏長本人還在小田原城。如果沒有成田氏長的命令,忍城見到豐臣家撤兵之後,會不會反而出兵攻打周邊地區?

    這個問題還挺現實的,畢竟忍城的周邊地區之前都是北條家的地盤,對於豐臣秀吉來說完全是新附之地,民心未附那是情理之中。如此一來,萬一忍城方面真的在豐臣家撤兵之後攻略周邊,連下幾城可能也並不算稀奇。

    唯一能夠確保忍城不會“亂來”的手段,只有成田氏長親自去信。可是成田氏長在小田原城裏幾近被軟禁,要聯繫上他都很不容易了,指望他下令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成田氏長在小田原城剛開始籠城之時還算活動自由,隨着北條家危機加深,北條家擔心他的立場,便開始進行軟禁。後來和海貿同盟談聯姻的時候,成田氏長稍稍恢復了一下短暫的自由,可惜隨着聯姻達成,北條家又擔心他會靠着海貿同盟的力量搞事,於是再次把他軟禁起來。

    北條家這個做法固然顯得有些魯莽,似乎不顧將來,但他們現在能顧得了當前都不錯了,將來什麼的實在過於奢侈,因此也算情有可原。只是聯繫不上成田氏長的話,忍城問題似乎一下子就陷入僵局了。

    陷入僵局對羅遠而言不是什麼好事,一來成田甲斐現在理論上已經是他的主母之一了,二來根據此前的協議,成田家要從忍城移封至玉繩城,將來與三崎城是脣齒關係,現在確保成田家的力量不被削弱,就是將來對三崎城的安全保障更添一份力。

    玉繩城是座平山城,雖然談不上險峻,但也不是一馬平川。按照羅遠的預計,倘若京華將來願意提供一些火力上的支援,以此次成田氏所部展現出的戰鬥力來看,他們只要有三五千人願意固守玉繩城,敵軍沒有兩三萬是肯定拿不下的。

    不過,羅遠在送走石田三成之後忽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成田氏長現在忽然死了,成田家的家業現在應該歸誰繼承?

    目前忍城的城代是成田泰季長子成田長親,但成田長親只是成田氏長的堂弟,從親疏程度而言肯定不如甲斐姬。他的這個城代之位其實來得很是巧合——原本成田氏長離開忍城去小田原城之時,是任命叔父成田泰季爲城代的,可惜忍城之戰剛剛開打,成田泰季居然就病死了。

    由於當時成田氏長本人不在,出於穩定忍城內部考慮,成田長親自然而然地接過了父親的責任,也因此撿到了父親的城代頭銜。

    然而,忍城的兵權卻在身爲女子的甲斐姬手中,她不僅是忍城的總大將,而且在數月的作戰當中積累了相當的威望。雖然討伐軍方面名師大將好一溜兒,卻個個在忍城碰壁——當然,其中如真田昌幸父子在內的一些名將其實都有耍滑頭的嫌疑,作戰中恐怕未盡全力。

    即便如此,甲斐姬親手討取的敵軍將領,以及士兵們的戰績總是實打實的功勳。在關東這個“武士之鄉”,戰功就是威望,而威望就是實力。所以說此刻的忍城,名義上固然成田長親是城代,但真正掌握戰和決策的,恐怕反而是他的堂侄女甲斐姬。

    羅遠深深思索起來:既然忍城的實權多半是掌握在甲斐姬手裏,而高雲平又帶着陸戰隊千餘精銳暫駐忍城,那麼一旦成田氏長身隕,甲斐姬就有很大的機會能夠拿到成田家的繼承權,然後放棄忍城,奉命移封到玉繩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