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69章 戰爭序曲(三)馬
    李如松麼……

    高務實皺眉沉思起來,片刻之後卻搖了搖頭:“他這次還是不宜輕動。”

    “爲什麼,你是怕顧養謙指揮不動他?”劉馨略微挑眉,道:“就算顧養謙指揮不動,難道你也指揮不動?”

    “我?”高務實哂然一笑:“我怎麼指揮他?我是戶部尚書,又不是兵部尚書,我憑什麼指揮他一個遼東總兵官呀?要是在一年前,那還好說,因爲當時我好歹還頂着一個七鎮經略的虛名。

    眼下我主管財政,去年又收了不少財權,已經是權傾朝野了,軍事方面自然不宜過多插手……皇上之所以特意提點,說讓我借周本兵之口來建議,不也正因爲如此麼?”

    劉馨便道:“那爲什麼不能用李如松?前一次李成梁雖然損失了一些兵馬,但根據情報來看,李如松回任遼東之後已經差不多把損失的兵馬補了回來,李家軍嫡系目前大致上恢復了四萬左右的規模。

    這樣一支精銳的騎兵不拿去對付蒙古,難道你還非要用他們去朝鮮戰場死磕日式山城防禦體系?我可記得很清楚,是你告訴我朝鮮戰場上的日式山城讓明軍吃了不少虧的。”

    “日式山城體系的問題我有辦法解決,而李如松和他的家丁騎兵部隊將來在朝鮮戰場另有他用。”高務實道:“況且這一次不用李如松,其實不僅僅是從軍事方面考慮的,更多的是出於政治目的。”

    劉馨以手扶額,無奈道:“不願意讓心學派立功?”

    “不,我說的政治目的不是對內的目的,是對外的目的。無論你信不信,我的政治偏見還不至於和這個年代的其他人那樣嚴重。”高務實搖頭否認了。

    “哦?對外的目的?”劉馨詫異道:“對外……是指對蒙古人?”

    “主要是蒙古人,但你也可以把女真人算進去。”高務實撇了撇嘴,道:“我是要讓蒙古人甚至女真人都覺得,自從前次李成梁一敗,朝廷已經不信任李家了——不是一般的不信任,而是皇帝的不信任再加上我實學派的順勢打壓。”

    “哦,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劉馨眼前一亮,兩手一拍,道:“你是故意把李家軍這四萬精銳‘雪藏’起來,讓他們在蒙古人和女真人對大明的軍力估算中除名,等到關鍵時刻才忽然將他們亮出來,用作一支奇兵!”

    高務實輕輕頷首,道:“這是預案之一,是在察哈爾戰事爆發於朝鮮戰事之前的一種預案。如果反過來,朝鮮戰事爆發在前,那這項預案的意義就不大了。”

    “你居然不能斷定這兩場戰爭誰會爆發在前麼?這可不符合你的一貫做派呀。”劉馨笑了起來。

    “我在日本搞這搞那,本意也是拖延朝鮮戰爭的爆發時間,希望搶先打完察哈爾之戰。只不過這其中還有一些變數,因此我現在沒法斷言。”

    “有時候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高務實說着,忽然嘆了口氣,道:“依我本意,這兩年是要儘量避免讓蒙古人察覺到我大明騎兵力量正在快速增長這個情況的,因爲只有他們忽略了一點,待發動察哈爾決戰之時我纔好設套,爭取打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一舉解決掉蒙古之患。但當前敵情涉及到科爾沁,這偏偏是個‘必救’,且救援科爾沁還非得動用騎兵不可。”

    高務實有些頭疼地揉了揉眉心,道:“剛纔周本兵向我提出由京華派兵支援的時候我就在想,其實最好是能讓土默特出兵支援。畢竟土默特不僅實力強大,而且一旦是以他們的支援爲主,圖們方面說不定就會忽視了大明騎兵的強弱問題,可謂兩全其美。”

    “我看這主意好,爲什麼不這麼做?”劉馨立刻道。

    “土默特騎兵固然好用,但你要知道土默特現在算是外藩,他們臣服歸臣服,但賬卻要算清楚。比如他們出多少人馬,該辦成哪些事情,事成之後我大明朝廷要如何賞賜,這一筆筆一樁樁,說到底都是要給錢的。”

    高務實笑了笑:“不給錢就沒人幫你辦事,錢沒給夠人家就出工不出力——買賣嘛,大家都不想折本,這是合情合理的事,你說是吧?”

    “呃,那你想花多少錢,讓他們幫多大的忙?”劉馨問道。

    “直到剛纔我纔想到一個……或許比較好的辦法。”高務實笑道:“這次大明可以喫點虧,多買一些騸馬——多買的意思是,土默特現有的騸馬和今後一兩年的騸馬,我大明包圓了。如果朝廷實在喫不下,我京華可以幫忙喫。”

    劉馨大爲詫異:“這是爲何?以前不都是儘量少買騸馬,多買母馬和種馬麼?”她說着忽然露出思考之色,自言自語道:“等等,你的意思是……大戰在即了?”

    所謂騸馬,就是閹割之後的馬,也稱去勢之馬。不過可能很多人對騸馬有些誤會,認爲這些馬不好,都是垃圾貨。這種觀點對於騸馬來說其實挺冤枉的,尤其是對於蒙古人的騸馬來說。

    事實上蒙古人在千百年遊牧生活中,早就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養馬方法。一般來說是這樣的:馬生下來一、二年間,先在草地上進行精心的騎乘訓練,使其飽食青草,膘滿體壯。

    待長出四齒即行去勢,蒙古語稱去勢之馬爲“阿塔思”,漢語則叫騸馬。這樣早去勢的馬,其實長得矯健勇壯,而且既有力又柔順,還更能耐寒冷氣候。

    去勢後的馬經二、三年在草地放牧後,再次騎乘,並像最初騎乘訓練那樣再次教練。經第二次教練,馬的性情已較溫順,步法也很理想,不會咬人、踢人,騎馬的人在馬背上感到很平穩。下馬後不用拴馬,馬也不會離開走遠。另外,成百成千匹集成的馬羣也沒有胡亂嘶叫的。

    蒙古人在教練中,白天是絕不給飼料的,到了夜裏在草地上放牧,拂曉又備起鞍子騎乘,雖然騎乘完了不用拴住,但做爲養馬法,必須拴在柱子上,使馬仰起頭,等到氣息完全平靜、四蹄冷下來之後,纔開始在草地上放牧。這是因爲馬經過奔跑,疲勞還未恢復的時候就喫草、飲水是很有害的。

    戰馬在參加戰鬥後,必須在草地上放牧,使其飽食青草,飽飲好水,這中間絕對不騎乘,只有再次戰鬥臨近的時候,才把馬從牧地趕回營地,拴在馬栓子上。然後,僅喂少量的草,經—定的時間以後,肥膘收縮,身體壯健,這時再繼續乘騎數百里路。

    用這種養馬法,馬奔跑很遠的路也只出很少汗,於是任何遠征都能夠耐得住。行進中絕不喂草飲水,因爲勞累緊張中飲食,馬攝入的東西不僅不能變成血肉,反而要生病。

    牧馬中最強壯、最優良者留爲種馬而不去勢,在蒙漢混合地區的話語中,一般稱種馬爲“移刺馬”。移刺馬之外,其實大部分牡馬都會去勢、病弱者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