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76章 伐元(五二)震驚
    告捷書也好,定規矩也罷,畢竟至少要等朝廷有了回覆纔可能顯示出作用,當前的問題總得先解決了纔行,這是不能久等的。

    李如松在武將之中的地位夠高,剛纔的會議之所以被八遊擊硬頂,主要還是因爲高務實的原因。這原因至少有兩點:一是八遊擊的靠山本來便是高務實,在他的經略行轅裏開會,八遊擊自然有恃無恐;二是剛纔開會之時遼東軍方面只有李如松一人出席,其餘大將包括祖承訓這樣的要員都不曾與會,因此李如松這邊顯得勢單力薄。

    要說李如松這次帶來的陣容那可不簡單,幾乎帶來了李家軍至少八成家底,如李成梁的老部下祖承訓、秦得倚、孫守廉,李成梁的義子家丁如李平胡、李寧、李興、李有升、李有得、李有華,以及李成梁的子侄如李如柏、李如樟、李如梅、李如梧……

    這一溜兒名字幾乎就代表着李家軍的看家實力,除了李成梁的親弟弟李成棟帶着李家幾個年紀尚輕的子侄輩以及另外幾名親信將領看守遼西大本營之外,李家軍能用之將已經幾乎到齊。

    這些人裏絕大多數都已經是參、遊級別,少數爲指揮使、守備,按照高務實開會的一般標準,至少參將、遊擊肯定是夠資格與會出席的,指揮使、守備有時候也能列席(注:通常而言,出席意味着可以發言表態,列席意味着可以旁聽但不能發言)。如果這些人裏的參將、遊擊們方纔都出席了會議,李如松在場面上足以反壓八遊擊。

    然而剛纔的會議有點意外,由於打掃戰場的事情被高務實交給了李如松,因此李如松把他們各部都派了出去。他們有些是去清點戰果,有些是去防備韃子去而復返,總之都沒能來參加會議,造成的結果就是李如松帶着大軍而來,結果參會時居然是“單刀赴會”。

    不過,這樣的事有一不會有二,李如松和八遊擊之間的不對付總歸是要解決的。都不必太久,待會兒清點完成,肯定還要再開個會,順便大家也得聽聽經臺大人對於後續的行動有何安排。

    果然,到了傍晚左右,所有的掃尾工作都已完成,大批將領前來報告工作進度,高務實順勢再次舉行了軍議。

    確定戰果的事很重要,因此最先進行,但由於得出的結果與之前大差不差,這裏就不重複了。緊接着,便是接下來的行動安排。

    李如松看起來仍然很精神,再次提出建議,認爲應該立刻追擊——頂多今晚先休息一下,不搞星夜兼程也就是了。但是,他認爲大軍明日一早必須出發,要爭取追着布日哈圖和布延黃臺吉的屁股打,讓圖們的主力來不及反應。

    葉邦榮表示反對,說此次閃電湖大捷雖然戰果喜人,但我軍殺敵雖衆,自身損失也不小。這其中戰死的官兵還能就地掩埋,但傷員總不能隨便放棄,必須得安排必要的救治和安養,於是很顯然就不方便馬上追擊了。

    李家軍大將秦得倚立刻反駁,說兵貴神速,如今最關鍵的問題是要解歸化之圍。眼下我天兵精銳足足六萬餘騎,足以橫掃蒙地,怎能拖延不前?至於說傷員,反正韃子都跑了,留下幾百人看守營地,將傷員安排在閃電湖休養不就行了嗎,這還要什麼特別對待?

    李如松的四弟李如樟也站了出來,說傷員問題不過小事,遼東軍中的隨徵軍醫可以留下九成,妥善照顧好傷員。

    李如樟這話顯然應該是經過李如松同意的,所以高務實只是略微看了李如松一眼,後者便立刻點頭確認了,然後表示說遼東軍的確願意。

    看來李如松要麼天生好戰,要麼就是真的急需戰功。以他的身份、“家當”以及今天已經取得的戰功而言,他應該不會是很需要進一步戰功來給其本人帶來多大的好處,那麼他這麼做大概率就真的是因爲錢。

    龐大的家丁騎兵固然讓鐵嶺李氏穩坐當今頭號將門的金交椅,但巨大的花銷顯然也會帶來難言的壓力。

    昔日李成梁靠的是在遼東幾乎一手遮天的勢力,並通過這種勢力來控制大量的田產、商鋪和馬市等相關產業,繼而獲得足夠的利潤來維繫這支軍力。

    可是到了李成梁鎮遼的最後一兩年時,實際上李家的財力已經有些喫緊——某種程度上而言,李成梁當時居然會給察哈爾走私火藥,極有可能也是因爲家中財政壓力太大所致。

    如今時間又過去了這麼久,李成梁下臺,李如松接班,鐵嶺李氏在遼東各種產業方面勢力日蹙。與此同時,京華或者說海貿同盟,對李家的經濟擠壓日趨嚴重,李如松在這方面的手段又不如他老爹那樣“靈活”,自然就會更加需要戰功來提高影響力。

    影響力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它未必能直接換來銀子,但往往能夠間接帶來收益。高務實的京華在起步之初便能夠快速擴張,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皇帝的聖眷、高拱的地位之類無形影響力的加成而取得的。

    這甚至有點像後世的股市,而影響力這種東西就彷彿企業講了個好故事,讓股民對它的前景信心十足,繼而它便獲得了相應的好處。於股市是股民紛紛購買,提高了其股價,使其獲得了充足的現金流;於當時的京華則是獲得了市場及合作方的認可,能夠以最小的本錢做成最大的買賣。

    而李如松急於獲得重大戰功,想必一方面是向皇帝證明他們李家依舊能打,始終值得使用;一方面是通過戰功穩定遼東舊部對他們的信心,至少保住基本盤;還有一方面則是以此告訴心學派,我們李家仍然是你們在軍中最有價值的盟友,你們想要不被實學派完全擠出軍方,那就趕緊想辦法給我們搞錢。

    怎麼說呢,高務實覺得李如松的這種做法至少比李成梁要好。如果不是他的出發點格局小了些,高務實甚至願意把這看做一種良性循環。

    高務實仍然沒有表態,繼續讓雙方爭論。此時頗貴站了出來,表示以他對蒙軍的瞭解,今晚過後根本追不上,所謂明早繼續追擊,實際上已然沒有多大意義了。

    李如松知道頗貴的話其實是有道理的,畢竟蒙古騎兵中的精銳甚至能在半夢半醒狀態騎馬,這是事實。[注:馬羣有很強的等級意識,會自然跟隨頭馬行動,這就是蒙古騎兵“睡夢中行軍”的關鍵因素。不過這個解釋起來比較麻煩,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查資料吧,這裏不做展開了。]

    不過李如松並不認爲頗貴這話是心裏話,他覺得頗貴只是故意找藉口不讓自己繼續“搶功”罷了。

    李如松正打算親自下場反駁,不料此時有探馬來報,說收到了緊急軍報,必須立刻呈與經略過目,遼東總兵只好把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先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