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77章 戰後波瀾(廿六)侯爺請留步
    戰利品如何分配,當然是由大明決定,而現在大明的決定相當於說我不直接控制,我把它交給你們蒙古人,但我要保留此地歸屬大明這個名義。

    這個做法其實遠遠超出把漢那吉的預料之外,但把漢那吉並沒有太糾結名義問題,反而覺得這樣做對自己的計劃頗有好處。

    首先就是自己可以通過大明皇帝的聖旨將外喀爾喀部領地合理合法的拿下,從此擁有統治正統性;其次則是不必擔心內部分配爭議——有不服的自己去找皇帝申述嘛,本王只是遵旨行事呀;再次則是無論名義如何,長子額爾德木圖都會從此擁有他自己的部衆,而不是隻靠父王從西哨本部給他支持,這對於今後他對蒙古的統治必有好處。

    當然,把漢那吉雖然不那麼重視名義,但並不是說他對名義的作用有所輕視,畢竟蒙古的黃金家族之所以始終能掌握絕大部分權力,靠的就是名義的作用。

    因此,把漢那吉也意識到,大明對於外喀爾喀部領地的這套新制度是有挖坑的。總兵這個官職從來都是大明制度下的產物,而大明的總兵並不具備地方行政權,他名義上與巡撫、鎮守太監對等,其實最終說了算的從來都是巡撫,更別提有時候還有總督。

    現在大明給外喀爾喀部領地設置了和林總兵,誰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加設巡撫、加派鎮守太監呢?到了那個時候,外喀爾喀部到底誰說了算,把漢那吉這個順義王可就不敢保證了。

    然而此時大明軍威極盛,土默特的經濟又早已完全綁定大明,讓把漢那吉因爲將來的不可預計而對大明皇帝說不,顯然不可能。把漢那吉只能寄希望於大明覺得自己直接掌管外喀爾喀部是一件喫力不討好的事,於是便將如今這樣的設置長期沿用。惟其如此,外喀爾喀部纔算得上是自己此戰真正的收穫。

    無論如何,把漢那吉還是一本正經地接下了皇帝的詔書,帶領伊勒都齊等人魚貫退下。接下來,司禮監宣佈了對今日參加郊迎及祭太廟大典的各軍之賞賜。

    這個賞賜簡單的說就是發錢,而且其實發得也不多,基本上就是一兩、二兩、三兩、五兩、八兩、十兩這幾個檔次,其中絕大部分是一兩。不過因爲發賞之前先申明過,今日之賞賜與兵部之後的按例賞賜不衝突,因此與會各軍相當滿意,紛紛歡呼“吾皇萬歲”。

    看來,錢的確是個好東西。

    再之後表示賜宴,不過大軍肯定不能參加,得先安置下來。只有各級文武官員才能參加大宴。

    宮中舉行大筵宴禮的流程是有嚴格制度的,比如今日便是尚寶司設御座於奉王殿,錦衣衛設黃麾於殿外的東西兩面,金吾等衛設護衛官二十四人於殿的東西分立。

    在殿內教坊司設九奏樂歌,其中設大樂於殿外,將三舞雜隊排立在殿下。光祿寺設酒亭於御座下的西面,膳亭設在御座下的東面,珍饈醯醢亭擺在酒膳亭的東西兩面。

    設御筵於御座的東西,設皇太子座於御座的東面(即便空設),面向西,諸王的座位以次往南排列,東西相向(即便空設,但也未必非要設)。文武羣臣四品以上者座位設在殿內,五品以下者設座位於東西廊下,司壺、尚酒、尚食等在旁侍候。

    宴桌擺設完畢,一切就緒後,儀禮司官員請升座。頃刻間,鼓樂齊鳴。

    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皇帝升入寶座,樂止。鳴鞭,皇太子(暫無)、皇子、親王(在京者也無)上殿就座。接着文武官四品以上者由東西門魚貫而入,站立殿中,五品以下各官站立丹墀,續之是贊禮官贊行禮如儀,文武百官向皇帝贊拜。

    光祿寺進御筵,開始奏樂。御宴進擺完畢,樂止。內官向皇帝進花。光祿寺開爵注酒,到御座前,進獻第一爵酒。

    這時教坊奏《炎精之曲》(宴會不奏各類“和”字曲)。伴隨樂聲,內外官員都跪下,教坊司跪奏進酒。飲畢,樂止。衆官俯伏在地行禮,飲酒,叩謝聖上恩典。然後各就各位,序班向羣臣散花。

    進第二爵酒時,教坊司奏《皇風之曲》,隨着樂聲,光祿寺官員酌酒到御前,序班給羣臣斟酒。皇帝高舉酒爵,羣臣也高高舉起酒爵飲用,樂止。

    接着是進湯儀式,鼓吹響節前導,到殿外時,停止鼓吹。殿上開始奏樂,羣臣起立,光祿寺官給皇帝進湯畢,羣臣坐下,序班給羣臣進湯,皇帝舉箸,羣臣也舉箸,贊饌成,停止奏樂。此時武舞表演開始,奏《平定天下之舞》。

    進第三爵酒時奏《眷皇明之曲》,樂聲悠揚,進酒儀禮如第一次。樂止之後,演奏《撫安四夷之舞》。

    進第四爵酒時奏《天道傳之曲》,進酒,接着演奏《車書會同之舞》。

    進獻第五爵酒時奏《振皇綱之曲》,演奏《百戲承應舞》。

    進第六爵酒奏《金陵之曲》,進獻酒、湯儀禮如初次,演奏《八蠻獻寶舞》。

    第七爵酒奏《長楊之曲》,演奏《採蓮隊子舞》。

    進獻第八爵酒時奏《芳醴之曲》,進酒、湯,演奏《魚躍於淵舞》。

    獻第九爵酒時奏《駕六龍之曲》。

    皇帝、羣臣用完酒後,光祿寺官員收回御爵,序班收回羣臣的酒盞。接着開始給皇帝進湯、進大膳,這時鼓樂齊鳴,羣臣起立。進完湯膳後,羣臣再坐下,之後,序班要爲羣臣進獻飯食,進畢,要舉行贊膳成禮,樂止。撤膳時,演奏百花隊舞。

    贊撤案,光祿寺官員撤御案,之後序班再撤羣臣的飯案。贊宴成時,羣臣都出席,面向北立。贊拜皇帝時,羣臣分東西而立,向皇帝行三拜九叩之禮,儀禮司官員奏禮完畢後,皇帝起駕回宮,教坊司停止奏樂,大臣依次離席而去。

    這一整套流程,與其說是喫飯,不如說是喫個排場,除了皇帝本人可能真敢正兒八經喫點東西,其餘衆臣基本上都是小心翼翼看着皇帝的動作來進行自己相應的動作,生怕搞出個“君前失儀”來,被巡場的御史抓到小辮子,根本不可能好好喫點東西。

    因此,散場之後早已餓得飢腸轆轆的高務實,帶着幾個幫他捧着免死鐵券、誥書、新官服(少傅賜服)等物的小宦官,只想趕緊出宮回府喫飯。誰知道沒走幾步,便有司禮監小黃門匆匆前來叫住他:“侯爺請留步,皇上宣召哩!”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klauszx”、“曹面子”、“雲覆月雨”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