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79章 平倭(廿六)使團抵日
    高務實與李宗誠認識得很早,當初高務實初到京師不久便與李宗誠有了些交集。那時李宗誠年歲還小,其父李言恭都還只是臨淮侯應襲。

    其祖臨淮侯李庭竹當時希望趁魏國公一系家中動盪而獲得守備南京勳臣一職,因此讓遊歷四方的李言恭、李宗誠父子聯繫上高務實,希望獲取一些內幕,當然方便的話最好是獲得直接支持。

    李庭竹的這個期望在當時恰好與高務實的計劃相符,因此高務實略加干涉,暗中打壓了一下魏國公府,將李庭竹推上了守備南京勳臣之位。從此之後,臨淮侯李家也就順勢成了高務實在開國一系勳貴中少有的幾位“盟友”之一。

    簡而言之,臨淮侯府算是高務實一派的勢力,其與地位超脫、雖受高務實影響但多少有些搖擺不定的魏國公府不同,算是高務實在南京勳貴中最鐵桿的支持者。

    不過,這並非李宗誠能夠出任冊封正使的主要原因,他能成爲正使主要是因爲其父李言恭寫過一本《日本考》。李言恭是萬曆三年襲爵的,但此人打小就喜歡遊歷,因爲寫成《日本考》,在朝中被當做是“知日派”之一。

    本來因爲北洋海貿同盟的關係,靖難系勳貴們其實現在幾乎都是“知日派”,然而按照傳統,大明的日本朝貢貿易地點過去一直在寧波,因此歷來都由南京方面負責對日問題,此番既然要對日冊封,朝廷下意識就還是先考慮從南京挑人,於是就想到了臨淮侯李言恭。

    不過李言恭這幾年身體很糟,出使日本那是肯定不行的(歷史上他死於萬曆二十七年,現在已經陽壽不多了),於是李宗誠作爲臨淮侯應襲就接過了本該由他老子擔任的正使職務。

    李宗誠這人平時倒也人模狗樣的,當年在高務實面前的表現也還可以,不過歸根結底來說他只是熟悉大明官場的那套玩法,並不代表他就不是個紈絝子弟了,所以纔會有原歷史上那樣丟人現眼的表現。

    雖說如此,但臨淮侯府現在畢竟是高務實的支持者,高務實可不能讓李宗誠出那麼大的醜,因此自然要對他千叮萬囑一番,並且整個安排好他的任務,他只需要照辦即可。

    原本對日冊封這件事,高務實是在朝廷中明確表示反對的,皇帝也被他說服了,可是由於同時還要進行兵力調動,將李如松調回遼東,將麻貴調去朝鮮,因此這其中需要一段時間。

    爲了確保在大明調動兵力、儲備作戰物資的時間裏穩住日本,內閣商議的結果是冊封照舊。按照計劃,要等冊封事宜破裂、日本再次主動挑事之時,大明再堂堂正正徹底將其擊敗。

    誒?爲什麼朝廷會認爲冊封一事必然破裂呢?

    那當然是因爲高務實揭破了沈惟敬那套欺上瞞下的把戲,將整個事件用他自己的方式重新串聯了起來。

    沈惟敬和小西行長那套互相配合、互相欺瞞自己君主的把戲雖然看起來十分荒謬,但卻偏偏是歷史事實,也正是因爲他倆的這套玩法,導致原歷史上的壬辰倭亂打了前後兩場仗。

    高務實預計此番沈惟敬依然會如法炮製,以期建立一個“不世之功”,爲他自己撈取最大的政治好處。於是等沈惟敬前次回京,高務實忽然將他叫到自家府上,輕輕鬆鬆點破他的計劃,將沈惟敬嚇了個半死。

    不過,嚇唬歸嚇唬,高務實卻要求他繼續執行。沈惟敬大爲不解,問過之後才知道高務實只是需要他以此來拖延時間,並且最終激怒豐臣秀吉,使日本再次主動發起進攻——而彼時大明方面則已經準備好了,只等日軍自投羅網。

    哦對了,不僅如此,高務實還在計劃中陰了朝鮮一把,不過這是後事,暫且不提。

    沈惟敬自然不敢違逆高務實,但他還是很擔心,事情既然在高閣老這兒已經敗露,難保在其他閣老乃至於皇上那兒也暴露了,那自己不左右都是個死?

    高務實早知道這老小子會是如此反應,便告訴他說自己已經把沈惟敬的計劃稟告給了皇上,只不過在皇上面前時,他說這個計劃是他高某人的安排,目的就是拖延時間,於是就幫沈惟敬撇清了干係。

    沈惟敬這才放下心來,先是對高務實一陣千恩萬謝,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地接受了新的任務,踏上了由釜山而至日本的“征途”。

    至於李宗誠,高務實知道他不過是仗着其父李言恭的那本《日本考》白撿了個“知日派”的名頭,實際上他對的日本的瞭解很一般。雖然他也參與北洋海貿同盟對日本的貿易,但卻與靖難系勳貴自建船隊加入不同,他是入股分紅式的參與,自家並不組建船隊,只能說是在充當長期投資者。

    高務實知道這廝沒啥骨氣,絕對不是什麼做欽使的材料,因此至始至終沒有打算讓他真的踏上日本列島,他唯一的任務就是在釜山儘量的拖延時間,最後以“因病不能堅持而抱憾退出使團”結束,即能拿到部分功勞,也避免了發生意外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說,高務實對他算是仁至義盡了。

    有必要一提的是明軍的調動。隨着日軍撤往釜山周圍,朝鮮軍大舉“收復失地”,明軍則不曾伴隨南下,只是派出了一些由京華商社高家家丁充當的“軍事觀察員”,前往朝鮮南部各地臨時繪製地形圖——京華其實畫過朝鮮地圖、東北亞地圖等等,但那些地圖並不算太細緻,如今需要更精確一些。

    明軍方面除了宋應昌帶領少數南軍繼續駐紮之外,遼東軍已經在快速北撤,李如松本人甚至第一批迴到遼東,去主持李家軍的家丁招募與訓練工作去了。

    與此同時,相應的自然是麻貴大軍來朝。麻貴此來與遼東軍不同,並非只帶了嫡系的麻家軍——當然麻家軍也沒那麼大的規模。他帶來的是一支混合部隊,主力是宣府、大同、薊鎮、太原和北直隸諸鎮抽調集中而成。

    這些年來,以上幾鎮的軍隊經常性被抽調之後集中使用,不過統一指揮他們的人似乎總是高務實,這一次有些例外,按理說將會歸於宋應昌的指揮之下,而實際軍務由麻貴來提督——由於李如松回鎮遼東,麻貴接任平倭提督一職(原先不叫平倭,叫御倭,是這次改的)。

    另外不止陸軍方面,海軍或者說大明水師方面也必須提上一嘴。原先陳璘早就就任了御倭副總兵兼水師提督(御倭已改稱平倭),但大明水師百年不在外海執行大規模作戰任務,這支平倭水師的組建花費了很長時間,期間克服了很多困難。

    主要困難當然是艦隊組成問題,與陸師一樣,大明朝廷對於水師的要求是:即使規模未必一定要勝過朝鮮,但戰鬥力必須成爲真正的中堅。換言之,就是一定要比朝鮮水師更能打,要確保能展現宗主國的強大,這就比較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