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79章 平倭(卅四)逮捕李舜臣
    柳成龍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因此奉勸慎重,他道:“殿下,這如果是敵寇的誘敵之計,水軍必會中敵圈套而遭受重創。畢竟對於倭寇來說,跨海來與朝鮮作戰,其最大的障礙便是李舜臣的水軍,倭寇和我們都深知這一點,因此這種情況之下,是絕不能輕信敵將所發出的任何情報的。”

    權慄目前的態度是將信將疑,難以完全贊同柳成龍之見,便問道:“領相,但若來襲爲真,而我們卻坐視不理,便會失去此番千載難逢之良機,也將不能再於海上先行攔截倭寇登陸。

    如失去先機致使倭寇得以猖獗,勢必會對我們的防禦造成極大的危害,屆時又該如何是好?”

    柳成龍答道:“你這些擔憂我自然知道,然則此事事關重大,總需三思而後定,切不可貿然行動。”

    李昖對日本陸軍的戰鬥力很是發怵,最不想看到日軍再次登陸朝鮮肆虐四方,因此不願錯過時機,因而不顧柳成龍謹慎之見,下令道:“這分明是天賜良機,是朝鮮歷代先王們在關照這個國家,立即召開備邊司會議,部署行動!”

    大王既然下令,柳成龍也無法抗拒,只好召開備邊會議。備邊司討論激烈,伊鬥壽力主立刻進攻加藤清正,李德馨則擔憂爲倭寇陷阱,會使水軍遭受重創。左議政金應南認爲比起朝鮮八道的損失,只要能擊潰加藤清正,水軍的損失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右議政李元翼卻又反駁道:“倭寇一部來襲,士氣正旺,戰力強大,勢必是一場惡戰,而若是圈套,我軍即勝亦是慘勝。同時,若水軍遭受重創,甚至瀕臨崩潰,則如同朝鮮最堅固的防線已經瓦解,根本無法抵擋其餘倭寇的登陸。因此,我亦贊成領相之見,不可貿然出擊。”

    鄭琢也認爲李舜臣所統帥的水軍戰力至少堪稱朝鮮一半的戰力,萬不可輕易失去。伊鬥壽聞之冷笑,道:“不知情者聞聽此言,只怕還以爲李舜臣已是朝鮮唯一的戰將了。諸位如此怯戰,貽誤戰機,而倭寇登陸之後又將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本可以將倭寇攔於海上,卻爲何非要讓百姓再遭無妄之災?若然如此,那麼我們這些人在這裏的意義何在!”

    他這個指責非常嚴重,衆人都不好立刻接話,於是李恆福提議道:“可令慶尚右兵使金應壽密切觀察倭寇軍營,讓李舜臣先等待軍令,若小西行長所言不虛,再讓他立刻攻擊。”

    這其實是個折中之計,李德馨對此表示贊同,可柳成龍卻嘆息道:“即便是探查也難令我放心,敵寇若是周密部署,必不會輕易讓我們探查到實情……只是眼下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那就如此做吧。”於是朝鮮令慶尚道查探敵情。

    位於閒山島的三道水軍統制營中,也收到了倭寇即將攻擊西生浦,朝廷希望水軍出擊的指示。同知事裴興立當即嘲諷朝廷無知:“真是不可理喻,就算倭將之間不和,可犧牲水軍來結束戰爭又怎麼可能達成?這是明擺的陷阱,但朝廷還是想都不想就往裏跳!”

    宋希立也認爲這是引誘之計,李舜臣的下屬們對此也各執一詞,最後李舜臣拍了拍桌子,道:“這樣的情報當然可以無視,但我等不能無視王上和朝廷的命令。眼下加藤清正過海總該是事實,而王上和朝廷已經傾向這是一次可以一舉結束戰爭的機會……”

    裴興立見李舜臣這話有遵從朝廷指令之意,立刻詢問若真的接到出擊命令,則水軍該當如何?但李舜臣此時其實也尚未決定,故未予作答。

    加藤清正率領第一番隊此時已於名護屋出發,小西行長與宗義智打賭李舜臣絕不會出擊。宗義智不解岳父爲何如此確信,小西行長自信滿滿地對其分析道:“因爲李舜臣此人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絕不出擊浪戰,而且他太珍惜他手下將士們的性命,不希望有無謂的犧牲。

    另外,我所發出的情報也一定會令他起疑,他會衡量戰損和得失,在這個時間段內,他的謹慎一定會讓他最終選擇按兵不動,所以我的計劃也一定會實現。”宗義智恍然大悟。

    朝鮮這邊,經慶尚道觀察之後,確信加藤清正即將襲擊西生浦,於是朝廷最終下令,命李舜臣立刻出擊。誰知李舜臣苦思冥想,思慮再三,果然如小西行長所料,決定按兵不動。

    部將擔憂違背王令將引火上身,然而李舜臣依舊堅持不可出擊,結果這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加藤清正輕而易舉地拿下了西生浦。

    朝鮮王李昖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李舜臣是瘋了麼?他難道不知道這是絕佳的良機麼?他不知道讓倭寇登陸西生浦意味着什麼嗎?都承旨,寡人的命令究竟是否已經向李舜臣明確傳達?”都承旨嚇得不輕,連連表示確定已經傳達,於是李昖愈加憤怒,深感自己的王權已被李舜臣所藐視。

    伊鬥壽沉着臉進言道:“殿下,李舜臣的驕狂已經逾越臣禮,這樣的驕狂會毀掉國家的命運,請下令立刻將李舜臣罷免,押送回京審問。”

    左議政金應南也面色沉重地表示附議,鄭琢則諫道:“殿下,李舜臣是難得的將才,臣以爲此事定有隱情,不如詳細調查之後再行定罪不遲。”

    李德馨及李恆福也擔憂水軍崩潰,反而有利於日軍,因此也認爲不可輕易處罰李舜臣。右議政李元翼則提議說,不妨許李舜臣戴罪立功,先渡過眼前危局再說。

    伊鬥壽大怒,道:“李舜臣倚仗此前戰功,如今已經驕狂到無視朝廷之令、蔑視王上威嚴的程度,而且此事已非初次發生,在那之前他也沒有響應世子邸下的召喚,擅自在軍營舉行科舉考試,而如今還以搜尋倭船爲藉口收取通行稅。諸位,醒醒吧,李舜臣所犯的種種罪狀已經百死莫贖,你們怎能還爲其開脫罪名!”

    鄭琢提醒說上述諸事都是事出有因,也早已被原諒。伊鬥壽則反駁說,正因當初的原諒才釀成今日的局面,李舜臣的驕狂就是這樣被縱容出來的,因此現在必須嚴懲。

    李昖見領議政柳成龍一言不發,便請這位舉薦李舜臣的大臣談談看法。

    柳成龍嘆息一聲,道:“殿下,臣比任何人都瞭解李舜臣之爲人,李舜臣絕非因爲屢立戰功就桀驁不馴之人。他怎會不知對抗王命的後果,而儘管如此卻依然抗命不遵,那就說明肯定有比他生命更重要且不可避免的隱情。臣斗膽,請王上在調查之後再問罪。”

    然而李昖最難容忍的就是蔑視王權,他雖然問柳成龍的意見,但其實心意已決,因此聞言冷笑數聲,森然道:“寡人對李舜臣的瞭解現在可不少於領相了,在他心中早已不當寡人爲主君,自認爲朝鮮百姓皆奉其爲英雄而追隨之。他怕不是以爲自己纔是朝鮮的大王!傳寡人王令,立刻押李舜臣進京問罪!”

    事已至此,無可挽回,除柳成龍等寥寥數人不發一言之外,羣臣都附議必嚴懲李舜臣之罪。於是李昖乾脆更改和補充王令,直接罷免李舜臣所有官職,逮捕入京。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GJC0516”、“曹面子”、“雲覆月雨”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