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0章 劍指東瀛(卅五)死水起波瀾
    朝鮮南部的日軍主力正在醞釀一場豪賭,而朝鮮中部的京畿道也並不平靜。確切的說,應該是王京漢陽正處於一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局勢之下。

    事情的起因出自於王駕還京——也就是朝鮮王李昖又雙叒叕再一次回到了他的王京漢陽。雖說這位大王近幾年走了又來,來了又走,走了又再來……但不管怎麼說,這次能夠回京總歸也是大喜事,可是李昖大王卻實在生不出什麼喜悅之心。

    其實在他看來,自從麻貴正式出兵南下開始,“黑雲壓城”的情況就已經出現了,只是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沒意識到其中的危險。

    當時麻貴南下,十萬天兵浩浩蕩蕩進入平壤,其中僅具裝騎兵就有三四萬之多(事實上是半具裝,前文有述,以下稱“具裝”多爲朝鮮視角,故不再說明),再加上一萬多人組成的炮兵,拖曳着數百門大小不一的火炮,着實震撼了整個平壤城。

    朝鮮人何曾見過如此多的巨炮匯聚在一支大軍中!那數百門大炮宛如一頭頭半蹲着的黑色巨虎,黑洞洞的炮口閃爍着凌冽的寒光。

    再配合上明軍騎兵的高頭大馬、騎槍馬刀,讓所有觀看了“入城式”的朝鮮人一面大喜過望,認爲倭寇覆滅指日可待,一面又悄悄瞥了幾眼自家朝廷那窩窩囊囊的軍隊,下意識生出一個念頭:倘若大明真要動朝鮮的腦筋,朝鮮有反對的實力……甚至勇氣嗎?

    沒有人敢表露自己的擔憂,全平壤的朝鮮人以看似最熱情的神情歡呼着將明軍迎入城中,接下來便開始發愣了。

    因爲麻貴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全面接管平壤防務,包括朝鮮王的行宮,而他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本提督對朝鮮軍的能力極不認可,平壤防務必須由明軍全面掌握。

    朝鮮方面當然對此提出了異議,無論是柳成龍還是伊鬥壽,亦或者其他朝鮮高官,都紛紛找到麻貴和當時還未離開的宋應昌,希望大明能收回成命,至少多多少少也讓朝鮮軍參與部分防務,否則面子上太難看了。

    不過,這一次他們沒有得到滿足。先是宋應昌藉口自己已經收到回朝的聖旨,經略一職實際上已然轉至高閣老故無權干涉爲由,拒不接見任何訪客,在收拾完行禮之後立刻拍拍屁股走人。

    然後麻貴那邊就更直接了,歷數此前朝鮮軍無數次無能表現,強硬拒絕朝鮮軍加入城防體系,要求朝鮮軍全部撤出平壤城,在城外或者附近小城駐紮,“違令者將遭天兵驅逐!”

    朝鮮方面倒抽一口涼氣之餘,只好退而求其次,再次請求麻貴說至少王宮應該由朝鮮軍隊把守。然而麻貴也沒怎麼給好臉色,唯一的通融之處也不過是表示王宮之中可以準朝鮮王留兩百人的宮衛負責守衛內廷,而王宮本身的防務依然需要交給明軍負責。

    柳成龍與伊鬥壽等人顧不得立場不同,聯袂上門希望說服麻貴,誰料麻貴見到他們之後便直接扔出一封信來,告訴他們此舉乃是奉經略之命行事,自己一介武將根本不可能違抗。

    麻貴朝目瞪口呆的諸位朝鮮重臣扔下一番話:“好教諸位知曉,這些年來但凡侯爺統兵,就連皇上也是從不干預的。故此,諸位再如何阻擾本提督,本提督也絕不敢抗命,說不得就只好強行接管了……想必貴國大王也不希望看到這一幕吧?”

    話說到這個地步,那自然是沒得談了,而朝鮮方面根本不敢等到麻貴“強行接管”,於是在匆匆回稟李昖之後,只好忍氣吞聲將朝鮮軍隊撤出平壤城。不過他們也不肯真把這些軍隊派去“附近小城”,而是命他們在城外就地紮營駐紮,以免發生什麼意外。

    在麻貴看來,朝鮮人這一舉動毫無意義,他們在平壤的兵力當時只有數千,而且作爲“百敗之兵”,無論明軍有什麼“意外”,他們也不可能膽敢阻攔,更無力阻攔。這種舉動在麻貴眼裏無非是朝鮮兩班的自我安慰罷了,根本不值一哂。

    朝鮮大王李昖也正是從那時起,就已經處在明軍的“嚴密護衛”之下了,就算與兩班重臣會晤,門口也必然站着高大雄壯的明軍士兵,以至於後來他們談話都不敢再用上流社會習慣的漢語,而是完完全全用了朝鮮口語——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門外的明軍都是從遼東軍裏挑選出來的,以前都是駐紮在雙連城等臨近朝鮮之地,個個都能聽懂朝鮮話。

    然而無論如何,由於城中再無朝鮮一兵一卒,朝鮮王李昖唯一還能依靠的就只剩“兩班”,他對於朝鮮的“統治”也只能依靠兩班來間接實現。然而,問題是朝鮮的兩班就真的能夠依靠嗎?

    如果看過後世的韓國古裝劇就一定會發現,裏頭時常會有一些彷彿自帶光環的男女主角,每每報上家門就說自己是“兩班後人”,血統高貴,天生高人一等,宛如歐洲的“藍血貴族”一般,一個個連眼神表情都非同一般。

    這個“兩班後人”究竟是何方神聖,爲何能如此狂拽酷炫?其實所謂“兩班”就是“文武兩班”的意思,朝鮮這地方,長期都學中國製度,上朝的時候國君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則分別分隊站好,左邊站幾排,右邊站幾排,文的就叫文班,武的就叫武班,合起來就是兩班。

    但如果直接把朝鮮兩班當做大明的文臣武將來看,那又有所不同。朝鮮這個兩班,可以說是其統治階層的中堅力量。他們具有常人所不敢想的政治特權(世代有資格做官)和經濟特權(免田賦,免徭役)。普通人見到他們,都要尊稱一句“兩班尼”(尼,就是朝鮮語老爺的意思)。

    從王氏高麗到李氏朝鮮,在這個半島近千年跌宕起伏的政治舞臺上,這些人一直都是名副其實的重要角色。

    兩班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王氏高麗時期。《高麗史》記載,太祖元年(公元918年)甲午條:“習儀於毬庭,文武俱就班”。此處兩班還單純指的是文武官員。高麗王朝初年,文武官階散亂,官員皆是開國功臣、地方豪強。而他們之外的人,就被稱爲“庶人”,仕途受限,政治基本上就被這些貴族構成的“兩班”所壟斷。

    這些大佬在朝中晃來蕩去,搞了個功臣政治,尾大不掉,如果長此以往,對王權當然是很大的威脅。於是到了高麗太祖的孫子、高麗第六代王、高麗成宗那裏,便學起了中國,搞起了科舉制度。

    當然,這裏的科舉還不是宋代那種普遍展開的科舉,而是唐代那種不動搖貴族政治的科舉。畢竟改革還是要以穩定爲基礎,不能邁開步子扯到蛋。

    因此事實上,他們的做法就是爲了高麗貴族子弟通過進入科舉補習學校“私學”,從而在考試中獲得一個好成績,故而開了科舉。然而,這麼做雖然給貴族們增加了壓力,但是人還是那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