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1章 朝歸倭附(卅八)再攻
    放權歸放權,正式開戰前的軍議還是少不了。尤其是針對前一次蔚山之戰的虎頭蛇尾,高務實按照以往的習慣,必然要進行一次經驗教訓的大總結,因此各路明軍主將在三日之後齊聚金海蔘加會議。

    本來上一次蔚山之戰,日軍得以防守成功的原因,此前一直被歸結爲明、朝軍指揮體系上出現了問題,致使日軍援軍大舉到來之時能夠裏應外合,而聯軍方面應變失誤,最終致使明軍敗退。

    不過在這次會議上,高務實爲了之後朝鮮能順利內附,卻刻意澹化了這一點,反而強調攻城本身的難度。他表示,如若蔚山城本身不堅固,加之日軍作戰能力低下的話,那麼以明軍的戰鬥力基本不可能讓加藤清正撐到援軍趕來。

    爲了強化這一印象,當然事實上日式山城的易守難攻確實也是個問題,因此高務實特意讓甲斐姬作爲以善守聞名的“前日軍將領”參加了會議,並對日式城池——尤其是山城的構造加以說明。

    甲斐姬的確是見過世面的,面對一水的明軍高級將領毫不怯場,侃侃而談地介紹起明、朝、日三國城池的不同。

    按照她所言,日式城池歷來就與大明、朝鮮的城池不同。明、朝兩國的城池,大抵是護城河之後一道城牆,進入以後便是平民住宅區,在整座城池的中心有一座內城,而這樣通常是規模較大的城池了,小的城池通常是沒有內城的。

    而日式城池不同,由於其平民住宅區(城下町)與本城分離,因而整座城池實際上就是單純的軍事堡壘,不具有保護平民的作用。

    當然,在朝鮮修築的倭城幾乎是沒有城下町的,而是直接的一座城池,因而也就不用分析城下町的緩衝地帶的作用。

    甲斐姬以蔚山城爲例對明軍將領進行介紹,說蔚山、島山雙子倭城修建模式幾乎一樣,都是自外向內共分爲外丸→大手門→三之丸→二之丸→本丸五層。這五層的每一層之間都設有城牆,城牆上留有鐵炮射擊孔,每一層之間通過城門進行連接。

    這樣一來就意味着,即便是外丸被攻陷,如果大手門尚未被攻破的話,那麼三之丸則依然還在日軍的手上。

    《最初進化》

    也就是說,攻陷一座日式城池,需要自外向內逐層突破,直到最終攻克本丸,才能算是完完全全的攻克了一座日式城池。

    倘若打到一半被迫退出,則日軍很快就可以再次修復,下一次攻擊時便只好把之前的攻擊再重複一遍。

    按照甲斐姬的觀點,沒有見過這種城池的明朝聯軍,或者說沒有多次攻打這種城池的聯軍,如果依然採取進攻明、朝兩國城池的方法進攻,受挫也是必然的。

    再加上日軍在防守戰中大量使用火繩槍,以及購買、繳獲的明、朝兩國火炮等火藥武器,故而明軍久攻不克,纔會採取圍而不打的戰術,企圖餓死、困死、凍死守城的日軍。

    這一戰法本身並沒有錯,然而依靠堅守而爲援軍的到來爭取到了極爲寶貴的時間的加藤清正,卻也因此而僥倖撿回一條命。

    甲斐姬這一說,明軍將領們自然要詢問有何破解之道。甲斐姬便表示,一般來說就是一次性強攻破城——這個一次性不是說非得一天打完,而是必須堅持連續數日或者更久地不間斷進攻,不使日軍有重新奪回外城並修復的機會。

    如果不能一次性強攻破城,那就只好圍城,圍多久便要看城中的物資儲備有多豐富,以及兵源、軍心是否難以維繫。總之要麼打快,要麼打慢,但是切忌打得斷斷續續。

    不過此時高務實其實想到了一個破解之法,那就是如果有迫擊炮的話,就不必受限於日式山城難以展開火炮進攻的問題。可惜……這玩意雖然構造簡單,卻對炮管的要求很高。高務實估摸着京華現在恐怕也還搞不出無縫鋼管來,只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

    甲斐姬同時還給明軍帶來了日本國內的一些最新消息。除了豐臣秀吉之死這個最大的消息之外,還有其他一些。

    比如,蔚山之戰結束後到島山之戰結束前,宇喜多秀家等十三名日軍主要將領,以戰略位置突出,援軍救援困難爲由,聯名向當時還在世的豐臣秀吉上書,希望放棄蔚山、東來、梁山三地,全軍撤回釜山。

    不過這一提議卻遭到了小西行長、宗義智、加藤嘉明、立花宗茂等人的強烈反對,而最終這一提桉也被秀吉否決,宇喜多秀家等十三人還受到了秀吉的斥責。

    根據甲斐姬掌握的消息,秀吉隨後要求日軍在防線上的各城池分別開始工事的完善和增強、火器配備的增加、兵糧儲蓄的增加,以整頓並強化整個防禦體系。

    爲整頓各城的防禦體系,除在朝日軍必須堅守戰線之外,秀吉再次從國內調撥了大批物資,趁朝南冬季的有利天氣,按照“多批少量”的原則爲朝南幾處要地補充物資,包括火藥、火槍、火炮等。

    秀吉還於臨死前發佈了次年再度派遣大軍攻略朝鮮的計劃,但好在還沒來得及付諸實施,秀吉便於八月十八撒手人寰。此後,維持豐臣政權運作的五大老和五奉行決定從朝鮮撤軍,並祕密開始了撤退的準備。

    而且,由於秀吉的死訊被隱瞞,被派到朝鮮的日軍完全不知道秀吉已經不在人世的這個消息,只有極個別豐臣嫡系將領獲悉。

    現在明軍已經通過線報而得知,故她建議明、朝聯軍可以開始對朝南尚未來得及撤走的日軍發動最後的總攻。

    事情到了這一步,那還猶豫什麼呢?明軍將領自然紛紛請戰,高務實便順勢發佈了此前的那些命令。又是三日之後,也就是各軍將領都回到自己所部之後,明、朝聯軍兵分三路,向蔚山、東來、梁山三個據點同時全力出擊。

    明、朝聯軍在第一次進攻島山雙子城失敗以後,很快在高務實的調度下得到了來自國內的增援補充,火器損失已經重新補齊,兵力同樣齊裝滿員,達到了十萬以上。

    同時,朝鮮方面掌權的北人黨或許是因爲上次被高務實敲打了一番,這次還非常主動地迅速調來了兩萬多人的軍隊,且表示這些人可以完全由明軍指揮。

    其實朝鮮軍的主力早就沒剩幾個了,這些人基本都是從朝鮮各地拼湊而來,來源也複雜,有些是各地零散的官軍,有些是從義軍收編,還有極個別算是家丁——北人黨打壓南人黨之後,南人黨不得不獻出的家丁。

    高務實和其他將領都知道這些朝鮮軍不頂什麼用,不過高務實又考慮到接下去的作戰中有一部分需要做戲,而戰場上做戲怎麼着也需要一些炮灰,因此也就沒有拒絕。甚至,他還讓這批跟叫花子差不多的朝鮮軍去領取了一套明軍的鴛鴦戰襖,後續也跟隨明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