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1章 朝歸倭附(圩一)上中下三策
    德川家康之所以對甲斐姬回日本——尤其是出現在界港——的消息如此喫驚和緊張,自然是有原因的。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按照他此前與高務實的密議,甲斐姬此次回日本就要與他商議過繼養子的具體事宜了,然而這件事在家康的計劃中卻偏偏不能辦得太早。

    家康的計劃其實應該按照其目的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作上中下三策:

    上策的目的在於保證日本獨立自主,不被來自外界的力量干預國內事務,當然也就能夠保住所謂的日本國體;

    中策的目的是在上策無法達成的情況下,儘量確保外界力量不會直接出手干預,而是通過他德川家康來進行。這樣的話,局面雖然可能會難堪一些,但日本的國體也應該還可以維繫;

    下策的目的,那就是在前兩條都無法達成的情況下,儘量確保德川家的家名和血脈得以延續,至於其他方面,那就顧不得了。這個結局是最糟糕的,家康甚至悲觀的認爲如果到了那一步,德川家的家名和血脈本身可能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以上只是目的,具體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怎樣,家康當然也反反覆覆認真思考過很多次。

    想要達成上策,首要的大事就是讓高務實認爲日本是個刺蝟,讓他覺得自己胃口雖好,卻不願意下嘴。

    正因如此,家康這段時間來一直盡力避免和石田三成發生衝突,對於三成挑唆前田利家等人對自己搞的小動作,也只是一手軟、一手硬的準備着。

    按照他對前田利家的瞭解,此人還是比較有大局觀的,只要自己手中有足夠的力量放在近畿,前田利家爲了大局考慮,必然不會兵行險着,搞得雙方兵戎相見。

    家康確信利家心裏很清楚,在太閣已經離世的當口,他倆如果發展到那一步,日本一定徹底亂套,而那就違背了信長和秀吉的遺願。

    而只要他倆不亂,其他大名之間的矛盾,或者說武將派和奉行派之間的矛盾,就一定能夠壓得下去。壓下去這股矛盾,日本看起來就還保持着團結,保持着明面上擁有的五十萬大軍。

    明軍的戰鬥力很強,這一點德川家康絲毫也不懷疑。如果不強,朝鮮戰場怎麼會打成那副慘兮兮的模樣?然而明軍再強,面對五十萬大軍同仇敵愾的日本,也不得不考慮一下跨海遠征所需要的花費,以及可能出現的巨大戰損。

    家康通過秀忠在三崎城的觀察以及對朝鮮戰場的總結,認爲明軍強歸強,但對於傷亡的承受能力恐怕遠不如日本。

    兩個例子能夠說明這一點:第一個戰例,碧蹄館一戰之後,李如松立刻後撤,並且在後續的作戰中明顯不肯再打硬仗,存在非常明顯的保存實力之念。

    保存實力這種心態,家康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他德川家能夠從區區三河做大到如今的地步,也少不得把這種理念貫徹進一切戰略之中。

    不過問題在於,碧蹄館一戰當中,明軍的戰損其實遠低於日軍。日軍明明在戰術、兵力層面都佔盡優勢,但最後戰損的戰損卻是明軍三倍以上。

    而偏偏在這樣的戰果之下,明軍二話不說就退了,反而日軍還能堅持觀望一下,直到發現其餘各部明軍開始分路逼近,考慮到確實打不過,這纔不得已後撤。

    第二個戰例就是釜山之戰,尤其是釜山之戰的前哨戰蔚山之戰。

    在這一戰中,按照加藤清正等人送回日本的戰報,一開始由於對明軍的戰術考慮不周,蔚山倭城失陷很快,日軍只能撤到雙子城的另一面島山倭城,負隅頑抗之下,其實局面及及可危。

    雖說島山倭城修建得易守難攻,但按照加藤清正自己遞交的戰報來看,只要明軍繼續維持攻勢,最多再有五天,同樣傷亡慘重的日軍必然無力抵擋;即便明軍只圍不攻,那麼再有十天左右,日軍也要餓死大半,剩下的人精疲力盡,還是無力再戰。

    家康完全相信這個判斷,因爲他知道清正寫這道戰報的時候,城中的日軍已經開始喫土了——物理意義上的喫土。

    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明軍居然先頂不住傷亡了,主動停止了進攻,結果給了日軍一定的喘息之機。不少日軍趁機分批熘出城外,跑到海邊叉魚打魚。

    雖說他們沒有合適的工具,實際魚獲非常有限,但日軍的口糧配給量本來就不到明軍的一半,屬於是食量非常小,養一個明軍的糧食能養兩個日軍(當然這也導致日軍個子矮,在雙方戰鬥意志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單兵肉搏,日軍會明顯居於力量劣勢);

    二來魚獲雖少,對士氣的振奮卻很大,這導致後來明軍恢復攻勢之後赫然發現日軍居然又精神起來了,反過來又影響了明軍自家的士氣。

    總之,家康的觀點就是明軍比日軍“嬌氣”,亦或者他們自認爲自己比日軍更“值錢”,不肯白白消耗。甚至家康還覺得,可能明軍的將領也這麼認爲——畢竟自己一方乃是天兵天將嘛,怎麼能跟蠻夷比人命低賤?太沒天理了。

    明軍整體如此,那麼高務實自家的私軍呢?無疑只有更甚。

    這個觀點也是有理由支撐的,那就是他通過秀忠所得知的京華武裝家丁薪俸、撫卹金和撫卹政策(政策主要針對傷殘、戰死家丁的家人)。

    雖然家康知道京華極其富有,但戰死一人需要裏裏外外撫卹出去數十兩銀子,那還是太嚇人了。日本要是按照這種政策辦事,兩個大名之間隨便打上一仗,恐怕至少得休息十年,這十年時間不是幹別的,就光勒緊褲腰帶還錢了。

    所以家康認爲,讓高務實不願意直接發動戰爭征服日本的最佳思路,就是讓他認爲打下日本是個虧本買賣。這個代價都不需要太大,只要三崎城中守軍那樣的武裝家丁可能戰損一萬人,估計高務實就要仔細考慮這仗是不是應該避免,是不是可以考慮另想辦法實現自己的目的。

    如果高務實決定“另想辦法實現目的”,那就意味着德川家康至少避免了“下策”的最壞結果,到了“中策”層面。

    中策,家康認爲站在高務實的角度而言,主要就是戰略威懾,當然也或許會打一場規模有限,但影響不小的局部戰爭。

    這場仗具體會發生在哪裏不好說,不過家康認爲大概率應該會在日本的核心區域,針對的目標應該是某家全日本公認的、實力較強的軍隊。

    符合這個條件的地區,首當其衝便是近畿,而夠格做那支敵方軍隊的,無外乎五奉行手中的豐臣嫡系軍、德川軍、前田軍或者毛利軍等等五大老級別的軍隊——豐臣家武將派手中當然也有強軍,但他們個個都是大名,單獨一家不足以與京華一戰,要組成聯軍又太難,所以家康沒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