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2章 宮裏宮外(三)蒙古火槍兵
    固然,歐洲人認爲奧斯曼帝國阻塞了東西方交流,尤其是貿易交流,但那是在某個時間段內,是奧斯曼試圖征服歐洲時期才做出的一些封鎖舉措。本質上而言,奧斯曼帝國仍然需要做轉手貿易,只不過他們當時更想搞壟斷罷了。

    扯遠了,言歸正傳。奧斯曼帝國對大明的貨物也有需求,尤其是如今,奧斯曼帝國已經發現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和大明搭上了關係(其實是和京華),而荷蘭人也正在瘋狂地沿着葡萄牙人探索出的航道向東邁進,據說正在和葡萄牙人激烈爭奪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在非洲東南大島馬達加斯加島的東邊,是個印度洋上不大不小的島嶼。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從這裏順着洋流就能飄到南洋羣島。換句話說,一旦荷蘭人戰勝葡萄牙人,奪取了毛里求斯,可能要不了多久便也能抵達南洋,和大明(京華)搭上關係。

    奧斯曼帝國對此憂心忡忡。雖然此時的奧斯曼依舊強大,但它也隱隱有些危險。

    從內部來說,土耳其新軍崛起,蘇丹穆拉德三世統治的最後幾年根本不敢離開尹斯坦布爾,甚至不敢離開託普卡帕宮——因爲新軍威脅他,說只要他敢離開,新軍就要廢黜他的蘇丹之位。[注:新軍即奧斯曼禁衛軍。]

    新軍當然是一個軍事集團,但同樣也是一個利益集團,需要蘇丹不斷地用各種利益來安撫。既然要利益,那就要在各個方面都想辦法——很顯然,重新打通與大明的貿易線也是其中非常值得嘗試的一件事。

    從外部來說,雖然目前的奧斯曼帝國依舊對歐洲保持着強大的震懾力,但其實擴張已經接近極限,用遊戲術語來說就是“推不動了”,而此時歐洲反而看似有團結起來對抗的跡象。

    當然,現在的奧斯曼帝國還不是很擔心這一點,因爲土耳其人自信,就算歐洲那些基督徒加起來也打不過他們。

    但沙皇俄國卻是另一個威脅,尤其是今年還發生了一件事,沙皇俄國徹底消滅了西伯利亞汗國,勢力向東大幅擴展。

    西伯利亞很冷,在奧斯曼帝國看來就是個一大塊爛地,它們本身並不重要。但奧斯曼帝國認爲俄國人如果繼續往東擴展的話,遲早要和大明接壤,這就非常不好了。

    土耳其人倒不是擔心什麼沙俄可能侵略大明,它們是怕沙俄打通了與大明之間的貿易線,獲得了大明的那些高價值貨物,如此將來自己就不能坐地起價、大賺特賺了。

    雖然離得很遠,但奧斯曼帝國的新蘇丹穆罕穆德三世本着有事沒事打一杆子的想法,還是派人聯絡了中亞的幾個汗國,希望他們能想辦法拉扯拉扯北邊的沙俄。

    意外的事發生了,其他幾個汗國並沒有什麼反應,反倒是處於最東面的原葉爾羌汗國、現在已經鵲巢鳩佔的察哈爾部居然熱切的迴應了蘇丹。

    布日哈圖代表布延徹辰汗向蘇丹的使者表示,他們願意北上遏止沙俄的東進,也願意向東聯繫大明,爭取“幫蘇丹開展貿易”。但是,他們實力不足,尤其是缺乏趁手的火器,恐怕無法擊敗沙俄向東擴展的先頭勢力。

    這話真的就是胡說八道,因爲沙俄在擊敗西伯利亞汗國之後的東擴,很長時間裏都幾乎不能算是國家行爲,只是沙皇以個人名義支助了一些冒險團,由這些往往只有百十號人、數百人的冒險團自發東進。

    沙俄此時的火器化程度並不算很高,甚至可能還不如奧斯曼。相比之下,大明因爲高務實的軍改,整體上來說火器化程度反而高於此時的沙俄。

    當然,大明與沙俄現在離得依舊挺遠,就算沙俄瘋狂東進,他們能碰到的也頂多只是在伐元之戰勝利後勢力大張的土默特部,而沙俄的火器化程度比土默特還是高多了——至少沙俄的“射擊軍”到現在已經成立了差不多五十年左右。

    雖然如此,但察哈爾部這幾年得到了葉爾羌和哈密地區,實力恢復很快,打打沙俄的冒險隊總是絲毫不成問題的。

    然而蘇丹的使者並不清楚這些,他認爲這個自稱是元朝正統的部落可能總共只有四十多萬人口,要想擊敗沙俄的先遣隊的確頗有困難。因此,爲他們提供一些火器是可行而且應該的,只不過……這不能無償援助,必須公平買賣。

    布日哈圖爽快的接受了蘇丹使者的這一提議,並且立刻與蘇丹使者認認真真地討論起交易的具體事項來。

    葉爾羌地區的經濟歷來以遊牧爲主,能夠提供給奧斯曼的貨物不算多,而且奧斯曼也並不很缺那些。不過,見識過高務實改革與“土默特改革”的布日哈圖卻在這幾年裏嘗試走起了新的道路。

    他居然開始分配人手在尹犁河谷屯田!

    當然,察哈爾部的蒙古人對此實在沒有什麼興趣,被布日哈圖分配去種田的大多是被他們征服的當地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從原先左翼蒙古一路裹挾而來的漢人。

    這些漢人是很早以前就被搶擄到察哈爾部的,原先地位非常低,但現在卻珍貴得很,因爲他們幾乎都成了技術人員——專教種田。

    除了種田,他們還種起了棉花,順帶着還搞出了大明的織布機,用棉花來織布。這下子算是找對了路,當地的條件極其適合種棉花,結果一年比一年高產,生產出來的棉布行銷中亞各汗國,十分受歡迎,成了察哈爾部的拳頭產品。

    雖說這些漢人被擄走得早,並沒有見識過高務實copy來的珍妮紡紗機,導致他們的紡織效率其實不算高,但再怎麼不高,這織棉布去貿易也比原先的放牧過活強太多了。

    於是布日哈圖與蘇丹使者商量的結果便是“棉布換火槍”,而這樣一來,布日哈圖又發現察哈爾部現在統治的人口不夠用。

    無論是希望擴大棉花種植,還是擴大紡織業規模,現在他們都非常需要人口。

    但是中亞這地方人口歷來比較有限,就算他們西征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等地,恐怕也搶不到多少人,而且這幾個汗國目前還沒有太衰落,剛剛舔舐完傷口的察哈爾也不敢貿然動武。

    那如果北伐準噶爾部落呢?雖說準噶爾分裂得厲害,但他們現在的戰鬥力可不差,布日哈圖小心翼翼試探了兩次,發動過兩次規模有限的作戰,發現效果不佳——人家也是馬背民族,就算打贏了也很難抓到幾個人。

    這樣一來,布日哈圖也沒轍了,只能再次把目光轉移回大明。

    說實話,布日哈圖其實不想和大明再次交手,尤其是不想和高務實交手。這個老對手太難搞定了,雖然他打仗的手法在布日哈圖看來不算特別高明,可是他的強大是全方位的——他先搞定了國內,能夠靠着大明強大到碾壓的實力硬來,這就是一力降十會,布日哈圖再怎麼智計百出也着實沒轍。

    但是這一次,布日哈圖得到了好消息——高務實不在朝中!他於半年前(消息傳遞耽誤了一些時間)出征去了朝鮮。

    布日哈圖得到的消息是,朝鮮作爲大明的忠藩被倭寇打得近乎亡國,而倭寇出動了二十多萬大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倭寇擁有精良的火槍。

    火槍的厲害布日哈圖真是見得夠了,因此一聽說倭寇出動了二十萬火槍大軍(有誤會),他頓時認定高務實此次出兵不太可能速戰速決,至少也應該要打上一兩年。

    出於這樣的判斷,布日哈圖瘋狂地催促奧斯曼帝國方面大批提供火槍,並且將自己手頭能夠勻出來的棉布統統交易出去。同時,他也加速了訓練進度,以過去被高務實火器化大軍吊打的經歷激勵察哈爾部的蒙古勇士,讓他們願意放棄弓箭而使用火槍。

    報仇雪恨,這個詞在任何一個尚武的民族都很好用。由此,察哈爾部的火槍訓練進展神速,火槍部隊的擴張也很快。到了此次出兵之前,布日哈圖已經湊足了一萬六千火槍兵。

    雖然相比他們號稱的“十萬大軍”而言這個比例好像仍然不高,但在騎兵優勢仍在的情況下,至少也足堪與甘肅當地明軍一戰了。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雲覆月雨”、“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ps:昨晚又碼字碼到睡過去了,幸好是週末,早上趕緊趕一下,5k的章可以還1k的債,現在還欠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