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7章 輔弼(十七)癥結(下)
    答案是否定的。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高務實現在已經具備了特殊性。

    高務實是文官,但也是勳貴,而且他的南寧侯爵位雖然名義上是“文官封爵”得來,可事實上誰都知道真正的、直接的原因還是擊敗察哈爾那一仗。只不過由於現在“文官”值錢,所以皇帝才非要給他安一個“文官封爵”的名頭。

    再加上高務實多年來數次指揮超大規模作戰,導致九邊各鎮的軍頭們幾乎全在他手底下聽過令,而他在皇帝支持下所進行的各項軍改,又讓各軍頭不得不拜倒在他門下。由此,他就和絕大多數一線軍事豪門建立起了某種上下級聯繫,形成了某種奇怪的利益共同體。

    高務實現在獨特就獨特在,他既是文官集團內部權力最大的實學派黨魁,又是勳貴集團的利益牽頭方,還是武將世家集團認可的首腦。甚至還可以加上一條,他是皇帝首肯的臂膀股肱之臣。

    各方利益,繫於一身!

    沒有誰能在此刻的朝堂做到超然一切,然後以這種超然一切的狀態去進行改革。既然如此,那高務實幹脆反其道而行之,把各方利益都連接在自己身上,再以這樣的身份去調和各方利益衝突,最終形成某種平衡。

    這必然是困難的,但也是唯一有機會成功的一條路。爲什麼高務實敢肯定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因爲另一條“超然”的路子,原歷史上其實有個人試驗過了:崇禎聖君。

    雖然舊勳貴集團沒落了,而李成梁、鄭芝龍那樣的新軍閥一時間也無心替朝廷得罪士紳階層,但文官集團從來也不是鐵板一塊,彼此之間的派系鬥爭很厲害,其中倒也也不乏有想替明朝解決財政問題的文官。

    比如原歷史上的高拱啊、張居正啊,其實都有這樣的心思,也在某種程度上暫時緩解了明朝的財政問題。

    葉向高當首輔的時候,又有一批後來被扣上“東林黨”帽子的文官試圖通過均田均役制度進行徹底的改革。可惜一來前相錢龍錫等在野高官奮起反對,二來一部分“閹黨”也奮起反對,除了在江浙一小部分地區得到了一點推廣之外,徹底宣告破產。

    所謂的“閹黨”,其實大部分也是文官,“閹黨”和“東林黨”的鬥爭,其實是兩大文官集團的鬥爭。

    這裏先不糾結“東林黨”到底該怎麼劃分(《東林點將錄》本質上只是“閹黨黑名單”),某些人心目中統一而強大的“大明文官集團”根本沒有,只有各個互相看不順眼的利益集團。

    如今以高務實爲首的實學派是不是也算一種利益集團?同樣是的。非要拔高一點來說的話,無非是此利益集團因爲有高務實這個穿越者把控方向舵,所以更加符合時代進步的特徵罷了。

    無論如何,明末文官集團之間的派系鬥爭,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給明朝的財政續了命。在“中產”大量破產、勳貴集團又不給力的情況下,總會有一派文官在打擊敵對的文官派系之餘,自覺或不自覺地代替勳貴的功能,幫皇帝向敵對派系的官紳、富人收稅。

    然而,這種文官互鬥、朝廷漁利的政治狀態,在崇禎朝終止了。因爲政治上幼稚、性格上刻薄的崇禎聖君將大明朝廷所有的利益集團全都得罪光了。

    首先,崇禎上臺後幹掉魏忠賢、打擊“閹黨”,得罪了“閹黨”背後的官紳勢力;然後,崇禎又在“東林黨”的要求下對錦衣衛進行了削權,間接得罪了勳貴集團。

    按照以往的規矩,此後崇禎應該跟當時被稱爲“東林黨”的利益集團結成政治聯盟“共天下”。但偏偏在這個時候崇禎卻又跟“東林黨”翻了臉——後來被定義爲“東林黨”的某派江南官紳勢力,除了崇禎元年“衆正盈朝”,從崇禎四年開始就只有幾個擺設而已,一直不過是個“在野黨”。

最要命的是,此後的崇禎不再信任任何政治派系,或者說他拒絕再跟任何政治派系合作,真正做到了“超然一切”。從扶持“無黨派人士”溫體仁開始,逐漸走上了“孤家寡人”的死路。

    從此,他不僅不再依靠任何“黨派”勢力,還辭退和處死了很多他眼裏的“亡國之臣”——崇禎在位的十七年裏,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十四個兵部尚書,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有十一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崇禎甚至殺了替他跟滿清談判的陳新甲。

    可以說,崇禎重用過的文官就沒見過一個有好下場的。將心比心,這樣的老闆怎麼可能會有員工真心賣力給他幹活?有崇禎這樣的聖君在位,哪個文官腦子壞了還願意肯替朝廷認真收稅啊?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自成兵臨城下、燕京朝廷眼瞅着要完的時刻,崇禎號召羣臣捐錢資助軍費。百官建議皇族先出錢,你猜崇禎怎麼做的?他先砍了提出這個建議的人,然後再繼續要求百官出錢!

    哦,現在公司都要黃了,你這老闆認爲大股東們不應該出錢,讓員工和小股東們出錢,最後公司破產清算了你還要甩鍋,說公司的問題都是員工造成的,我這個最大股東和老闆一點問題都沒有呢!

    要不要臉啊?多少要點臉行不行啊?

    所以,超然一切是萬萬不行的,必須進行利益捆綁,然後在各方利益之間搞平衡,不要怕麻煩,不要怕困難。一個家族之內的利益有時候都很難平衡,這麼大個國家之內的利益能不難平衡嗎?但難不代表就可以不去做,不去做那就只能滅國了。

    正是因爲難,所以高務實才把改革分了那麼多步驟,一步步去走,花幾十年時間慢慢實現。如果他跟崇禎一樣的個性,覺得老子天下最牛,老子知道時代發展的方向,你們現在聽老子的,先這樣這樣,再那樣那樣……那他別說改革了,自己都活不過三章。

    言歸正傳,前面說了除徭役和稅收之外,封建政權還有“其他財政收入”。

    除了“借款”這事兒歐洲國家有而中國幾乎不存在之外,其他的收入明朝全都有。然而由於中國國情和明朝的歷史侷限性,這些收入要麼無法用於國家財政,要麼反而起了反作用。

    雖然大明朝廷原有的官營工廠因爲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沒落,到高務實改革之後更是乾脆廢棄,連軍工都開始走私營的道路,但皇族擁有的土地和衛所擁有的土地依然巨大(皇帝本人的皇莊倒是快賣沒了)。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一文錢的稅收,但光靠皇族土地、衛所屯田的收入,大明朝理論上依然可以供養一百萬左右的精銳部隊。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這麼多田地上只養了一些皇族宗親和名義上達到百萬的衛所軍戶,後者還一個個餓得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