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7章 輔弼(三十)註定!
    “關原之戰”到底是沒能打起來,因爲這一次的戰場換了地方。

    如高務實所料,真正爆發大戰的地方改到了織田信長曾經制霸天下的居城——安土城。

    天正四年,也就是萬曆四年,織田信長命令丹羽長秀開始在近江安土山築城。在此之前,長筱之戰發生,武田家損失慘重,加賀、越前也被平定。至此,領國的道路被整修,看起來正是逐漸開始走向和平安定的時節。因此,修築一座城,也是很適當的事。

    同年二月十三日,信長來到安土,丹羽長秀的工事很符合他的心意,於是他將名物珠光茶碗送給了丹羽長秀。

    據傳,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記載,信長親自在工地指揮建造事宜,召集大家一起築城工作,還以敲鐘來規定上下工時間,指揮巨石的運送。

    其中有一塊巨大的叫作“蛇石”的名石,信長命令大家用繩子拴上這塊石頭,用綢緞包裹,裝飾上鮮花,派人拿起大鼓、小鼓、笛子,一路吹吹打打,將它順利運送到了工地。

    《信長公記》中記載說:“工地上無論黑夜還是白天,都熱熱鬧鬧如同山谷都在抖動。”而弗洛伊斯也記載:“安土城的中心,有一種塔,被他們稱爲天主,是比我們的塔更氣派、更雄偉的建築。這座塔有七重構造,綜合了國內外建築中最巧妙的結構。

    實際上,在天主的內部,到處都有色彩豐富的肖像畫,掩蔽了整個牆面。在外部,不同層級塗有不同的顏色。比如說有一層是在日本常見黑色漆塗窗與白牆,它具有絕妙的簡約美感。某一層是紅色的,另一層是藍色的,最高層全部漆成金色。和其他的宅邸一樣,此塔頂端覆蓋着我們所知道的最華美的瓦。這些瓦看上去是藍色的,前排的瓦片上有圓頭。屋頂上懸掛着非常具有氣度的,由技巧凝聚而成的雄偉怪異的假面。”

    在日式城堡當中,往往會有天守這種構造,但是安土城的天守卻被稱爲“天主”。天守是一座城的標誌存在,爲數層的高閣。天守以外,有石垣、塀等一圈圈的圍起來,還有矢倉之類的防禦工事建築,這樣組成一座城堡的基本結構。

    後世一些網友以爲天守就是“城”,其實天守只是一座城的一部分,只不過因爲是標誌性建築,因此往往出現於相關圖片上而已。

    還有瓦的問題,實際上之前日本對屋瓦的使用並不十分廣泛。確切來說,佛寺之類的宗教建築會用瓦,但是貴族的居所則還是日本傳統的方式,以樹皮加工以後鋪在屋頂。順帶說一句,這種以樹皮或者茅草鋪屋頂的方式並非日本獨有,英格蘭傳統建築也有這樣的屋頂,這種構造的產生一般與當地氣候風土環境有關。

    到了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的居城漸漸開始推廣用瓦,安土城自然也用了瓦。當然,樹皮加工以後鋪在屋頂在這個時代也依然是常有的。

    至於屋頂上那被傳教士形容爲“雄偉怪異的假面”,其實是一種裝飾,叫做鯱。鯱是傳說中一種虎頭魚身的兇猛海怪,在日語裏也可以表示虎鯨。至於這種建築方式,看看日本隔海相望的西邊大國就知道——來自於中國的“脊獸”。

    西方人的描述到底還是缺了點原汁原味,在太田牛一的《信長公記》中,是這樣描述安土城的“御幸之間”的:

    “此處的御殿,從廊下到御幸之間,屋頂以檜皮鋪設。陽光下,金屬裝飾熠熠生輝。殿中全部以黃金裝飾,四壁貼有金箔所,金底上有繪畫浮雕,但凡需要使用金屬的地方,統統用黃金。地面上雕飾花草紋樣,天井是井格式結構。

    御殿內從上到下都如此金碧輝煌,如此絢麗耀眼。無論是所想還是言語,都無法形容。榻榻米是備後出產的,青綠色表面,邊緣是高麗絹或者雲絹。正面二間的深處,竹簾之內更高一階的位置,有璀璨的金飾作爲裝飾,周圍傳來薰香的氣味。往東還有數間,全以金箔貼底,繪有各種彩色圖案。”

    什麼叫土豪金呢?這就叫土豪金,是土豪金的完美標本。只能說,織田信長還是過於暴發戶了一些,真正的“土豪”反而不喜歡搞得金碧輝煌。比如高務實的日新樓,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各種各樣的建築美學在此處交相輝映,既有中式自然和諧之處,又有西式簡潔大方之所,唯獨不會搞得一眼望去盡是銅臭。

    一般來講,日式城堡的話,城中的道路爲了防止敵人的入侵,儘量會做得彎彎曲曲,簡直要彎成回形針。而安土城大手門的道路寬六米,直線約百八十米。另外,預備籠城戰用的井戶或用以讓武者跑來跑去,向敵人扔下石頭的軍事設備也偏少。

    因此可以說,比起軍事據點的功能,安土城更傾向於政治功能。譬如,天正十年,也就是萬曆十年正月,附近諸國的大名、領主以及織田一門的人都來到安土城朝見信長。

    不過有的時候,信長也讓百姓來參觀他的安土城。他會下令將城內都點上燈,大家可以盡情地玩一玩看一看,而且還有禮物可拿。某種程度上來說,信長比較喜歡顯擺。

    聽說織田信長還讓畫家在屏風上繪畫安土城的風貌,將此作爲送給梵蒂岡的天主教會作爲禮品,可惜這扇堪稱珍稀的屏風已經遺失。

    有人可能想問,如此珍貴的東西怎麼就遺失了呢?因爲戰爭。

    萬曆十年,也就是天正十年的六月,在本能寺之變以後,安土城天主及其周邊的本丸等建築物在山崎合戰後不久,就被完全燒燬了,遺失的東西不計其數,也包括這扇屏風。

    後來織田信長的孫子、織田信忠的兒子織田秀信被分配到安土城來。但實際上因爲安土城已毀,所以他一開始並沒去往這裏,而是直到他的叔叔織田信孝兵敗,他纔去往安土城。

    織田秀信,小名“三法師”,如今是岐阜城主,當然他的正經官位是正三位中納言,絕對的高官。

此次大戰將起,織田秀信先去拜見豐臣秀賴,獲得賞賜200枚黃金及3000石的兵糧。彼時正在伏見城的石田三成以美濃及尾張兩國領地利誘秀信加入西軍,並派遣家臣柏木彥右衛門及河瀨左馬之助支援秀信。

    但此時時間上有些來不及了,德川軍的先遣部隊已經向岐阜城進軍,織田秀信來不及返回岐阜迎擊,雙方軍隊在曾根城附近交戰,織田軍戰敗,向西退守至菩提山城,打算依託菩提山城的有利地勢繼續抵抗。

    然而,德川軍很快趕上,並依靠前文提到的“明制大筒十門”強攻。“大筒”就是日本人對大炮的說法,這十門“明制大筒”其實就是來自京華的大炮,也是德川家康如約從甲斐姬手中獲得的援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