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
    彈劾潘晟之事乃是高務實一錘定音決斷下來的,那麼由誰去彈劾,當然也要由他來安排。

    這種彈劾閣臣的事,高務實本人肯定是不會出面的,最起碼不會一開始就親自出面,這是基本規則。

    就好比下象棋,沒聽說起手就動將、帥的。

    坐鎮中軍,策動全局,這纔是“將帥”的本職工作,至於衝殺馳騁,自然有手底下的兵卒乃至於車馬炮去做。

    彈劾這種事,首先安排誰去做呢當然是監察官員,也就是科道官。

    有明一代監察官員的權力甚大,所彈劾的對象亦甚廣,不囿於其品級和地位。舉凡皇親國戚、勳舊百僚,乃至基層皁吏、青衿士林,甚至同署官員,監察官員一律可以彈劾。

    縱觀大明兩百年,彈劾事件生成的背景和契機也名目繁多,且具有明顯的時代性特點。既有在重大政治事件背景下的彈劾,也有在某些特定製度背景下的彈劾,還有對官員個人作風行爲之劾。

    從明實錄的記載來看,大明朝彈劾案發生最多、最密集的時代乃是隆慶朝你沒看錯,正是老好人、小蜜蜂的隆慶時期。

    隆慶時期,平均每年有12.5件彈劾案被記錄進了實錄,乃是大明朝建國以來的頂峯;其次是宣德年間,平均每年發生11.3件彈劾案;再次是景泰年間,平均每年記錄下10.375件彈劾案。

    “人氣聖君”崇禎帝的記錄不高不低,平均每年7件。

    有着“大禮議”的嘉靖朝,被記錄進世宗實錄的彈劾案反而只有每年4.67件。這一點,乍看頗爲詭異,其實不然。

    首先“嘉靖”時期很長,高達45年之久,而大禮議是嘉靖前期的事,後期由於嘉靖帝的權謀手腕,雖然鬥爭激烈,但朝局本身還是比較平穩的。尤其是嚴嵩當政時期大權獨攬,一般人當然也就不敢胡亂彈劾了。

    反過來這就可以解釋隆慶朝的彈劾案爲何格外多:隆慶頭一年,徐階與高拱鬥法,雙方從“小兵”一路彈劾到“主帥”,就已經創造了記錄;後來高拱回朝,幫隆慶收拾亂局,少不得也要彈劾幾個不配合工作的。

    偏偏隆慶皇帝本人又英年早逝,這樣一來,彈劾案當然就顯得很密集了。

    實際,原歷史中彈劾案被記錄進實錄最多的數據是萬曆創下的,在他48年的統治生涯中,神宗實錄裏一共被記錄進240次彈劾案;其次就是萬曆的爺爺嘉靖帝,一共記錄了210次;再次則是正統年間,也有182次之多。

    神奇的是朱元璋的洪武年間,在他31年的統治生涯裏,只出現了63次彈劾,平均每年約等於兩件。

    統計這玩意並不是閒着沒事做,而是從這裏面可以看出明代官員履行劾奏行爲的情況具有鮮明的階段性特徵。

    明初諸帝在位期間,政治形勢整體平穩,政治鬥爭不甚激烈,彈劾行爲大體在一種較爲平穩有序的制度框架內運作。

    宣德後彈劾次數逐漸增多,並在正統間達到最高峯,這是因爲英宗時期宦官佞幸大肆干預朝政密切相關。

    到了弘治朝,再度出現回落跡象,這應是弘治中興、政治氣象有所改良的結果。

    此後直到明末,總體來看,可以說彈劾行爲愈發氾濫,始終處於居高不下的境遇,由此亦可見明代後期政治鬥爭之慘烈。

    明初、明中都已經是過去式,高務實雖然編過大明會典,對此心知肚明,但卻不甚關心,他真正關心的還是當前。

    或者說,是嘉靖之後的朝局走向。

    以原歷史中而言,嘉靖之後的大明朝就算是走向了後期階段。在此期間,政治事件可謂此起彼伏,直到明末亦不顯頹勢。伴隨着這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彈劾在其中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幾乎與每次政治事件相始終。

    除各種重大政治事件之外,在某些特定製度的運行過程中,如科舉考試,以及對官員進行任免、考覈、廷推,乃至官員致仕、奪情之時等,也可覓得彈劾之蹤影。

    在這些制度運作當中,伴隨着官員的升降遷擢,政治利益的天平出現傾斜,勢必也會產生爭鬥,彈劾便在這種情況下孕育生成。

    從實錄的記載來看,最常見且威力最大的彈劾,大概有如下四種:一曰京察之劾;二曰廷推之劾;三曰奪情之劾;四曰科舉之劾。

    重陽大會時,張一桂想到用回頭去查科考弊案的方式找王錫爵的麻煩,也是由於科舉之劾威力巨大的緣故,至於王錫爵的數次考官生涯沒什麼小辮子可抓那是另一回事,並不意味着張一桂的思路有問題,有問題的只是“針對具體對象的可操作性不強”。

    而這一次高務實要針對潘晟發動的彈劾案,則正是四大彈劾案之一的“廷推之劾”。

    所謂廷推,是指當朝廷中的重要官職空缺時,由廷臣推舉人選以備皇帝任命的制度。

    按明制,大臣入閣或受廷推,或奉特旨,執行時“內閣廷推二人”也就是內閣提供兩個人選讓皇帝從中挑一個用。

    當然了,皇帝也並非就只能從這兩個人選裏挑,如果他實在對這兩位人選都很不滿意,也可以讓內閣重新擬定人選,甚至乾脆繞過內閣直接“中旨入閣”。

    由於名額較少,故爭議不可避免;加之有保薦之權的皆爲九卿重臣,掌握一定的話語權和擁護者,因此更加深了鬥爭的紛雜程度,明代因廷推所引發的彈劾情狀也聚焦於末期弔詭的政治氣候中。

    不過按照高務實的看法而言,原歷史中最著名的廷推彈劾案應該是發生在萬曆後期的事。

    在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的時候,如今已成爲高務實門生的李廷機名列其中,當時他遭到了隸屬東林黨的曹於忭等人堅決反對。後來李廷機雖然在萬曆的支持下入閣甚至當到首輔,但始終受到抵制,乃至遭“數十人交章力攻”,最後在多次請辭不得的情況下,乾脆徑自離去。

    無獨有偶,不久之後鳳陽巡撫李三才在東林黨的運作下,被提名掌都察院事,又引起了浙黨的不滿。

    於是到了萬曆三十七年,在沈一貫主使下,工部屯田司郎中邵輔忠極劾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詐似直,而爲貪險假橫之人”,竭力阻止其位,最終導致李三才也辭職而歸。

    實際如果只說能力,那麼李廷機可以算得遇事有方,清廉居慎;而李三才也頗有政治能力,“世以三才爲賢”。這兩人若居其位,對朝政或許都能有所裨益。

    然而黨爭的時候,首先要看的永遠不是能力,而是派別。

    只是高務實目前在這一點很看得開:潘晟的能力麼倒也不說很差,但的確不屬於無可替代的那種,把潘晟搞下去,他實學派這邊用的是人可以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