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11章 交接
    這裏有個問題需要澄清一下,就是後世有一種很有市場的說法,即古代戰馬需要大量消耗精糧,否則戰馬就會累死,或者至少會出現掉膘、勞損過度等情況。其實不然至少在中國包括蒙古等周邊地區不然。

    後世這個說法的起源,據說是來自於1914年日本陸軍1日馬糧標準。即大麥5升525公斤;乾草1貫375公斤;藁草1貫375公斤;食鹽:40克。

    而輜重部隊挽馬1日馬糧標準爲大麥4升42公斤;乾草1貫375公斤;藁草1貫375公斤;食鹽:40克。

    這個標準過了十六年之後,還繼續提高了一點。1931年日本陸軍1日馬糧標準爲大麥525公斤;乾草4公斤;藁草35公斤;食鹽:40克。

    其中大麥可用替代品,包括燕麥、高梁或豆餅525公斤;亦或者糙米、大豆42公斤;乃至於粟、玉米、裸麥、小麥473公斤;甚至米糠788公斤、乾草158公斤。

    但是請注意,最後這個“乾草”依然可以繼續使用替代品,包括牧草4公斤、青草16公斤、大豆稈10公斤。而之前那個藁草也可用替代品秸稈53公斤。

    往前對比一下就知道,其實戰馬完全可以全部食用牧草如苜蓿草等,如果沒有專用的牧草,隨便什麼雜七雜八的青草也不是不能將就,只不過那需要喫很多,從“量”的方面來說非常大這也就意味着戰馬會需要一天喫很多餐,以此來自身足夠多的能量。

    這裏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日本陸軍使用的戰馬是引種了西方戰馬的,最後培育出來的戰馬也就是當時民間俗稱的“東洋馬”,這種馬因爲繼承了西方高頭大馬的大部分體格特點,所以食量本身偏大,飲食和環境要求等方面也遠比蒙古馬嬌貴。

    實際上,蒙古馬根本沒那麼多講究,它們是天下一等一好養活而且耐力極佳的馬種。

    這可能還是要舉個例子纔有說服力,就就拿蒙古西征來說。

    1219年秋,蒙古軍經別失八里、不剌後世新疆博羅市,通過鐵木兒懺察亦稱松關,後世名果子溝至阿力麻裏,西行渡伊犁河,經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進。

    當時,鐵木兒懺察是非常難行的隘口。1222年丘處機去西域見成吉思汗時也曾通過該隘口,他的隨徒李志常在長春真人西遊記裏寫道金山東畔陰山西,千巖萬壑橫深溪。溪邊亂石當道臥,古今不許通輪蹄。

    蒙古大軍通過時,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理石開道,並且砍木修橋,共築橋48座。橋的寬度可容兩輛車並行。

    蒙古遠征軍與花剌子模軍的激戰,大致是蒙古大軍到達花剌子模邊堡訛答剌城後,兵分四路察合臺、窩闊臺率師圍攻訛答剌;朮赤率師徵氈的、養吉幹諸城;塔孩率5000騎兵征戰忽氈後世納巴德等城;成吉思汗與拖雷取中路,渡錫爾河,向西南橫渡紅沙漠直逼布哈拉城。

    1220年三月,朮赤等三路軍馬全部佔領了錫爾河兩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軍也佔領了ysl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斷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馬爾罕後世烏茲別克斯坦主要城市和舊都烏爾根奇後世土庫曼尼亞城市,漢籍曾寫爲兀龍格赤之間的交通。

    1220年五月,蒙古四路大軍在撒馬爾罕城下會師,合圍撒馬爾罕。經過六天的苦戰,才得以攻克撒馬爾罕城。

    可以看出蒙古軍在這一路上,走的基本上的西征大宛的老路,大量的山路荒漠。

    那麼,如果他們的戰馬真的只能糧,那麼光是喫糧食一個月,按日本人的標準這馬自己就要累死了啊一天要喫五公斤糧食,他們走了那麼久,沿途路上又沒有地方可以補充糧食,那這糧食是天上掉下來的嗎至於說自行攜帶這一匹戰馬怕不是需要有個東風卡車的載重能力纔夠用

    因此,蒙古軍的戰馬,哪怕是在遠征加作戰的過程中,也絕對不可能是“非糧不可”,精糧論者可以休矣。

    不過,蒙古人顯然知道戰馬糧的好處好處就是可以喫得少很多,不必動不動就“補餐”。

    所以高務實答應糧草之後,蒙古人也不客氣,在去和火落赤兄弟交戰的途中放開肚皮大喫大喝,以至於搞得沿途雞蛋都漲價了。而雞蛋,那可是精糧中的頂級產品。

    魏學曾看着淡定的高務實,好半晌才嘆了口氣“你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他們這沿途不過三百里,你看看吃了多少銀子各項開銷加起來,差不多三萬兩有這筆錢,我十萬大軍夠喫一個多月了”

    高務實依舊微笑着,道“不錯,但是確庵公,十萬大軍一個月未必能起到他們的作用呀。第一,咱們要調集十萬人,這個過程之中就要花不少銀子。第二,在面對火落赤、著力兔所部時,大明的步軍可沒法追着他們打,只有同爲蒙古騎兵的脫脫、伊勒都齊所部纔可以做到。第三,咱們打仗總得死人,死了人就要撫卹;打仗還一定有人立功,立了功還要看賞”

    “可是你還答應給蒙古人看賞了。”魏學曾這一路上看來還是很關心西北軍務的,連這個都知道。

    高務實笑道“按的是大同鎮兵的標準,確庵公,這個經制標準可不高,放在咱們大明來說,近乎於打發叫花子了,給蒙古人又如何”

    魏學曾這才反應過來,高務實這裏玩了文字遊戲他說給蒙古人大同鎮兵的賞賜標準,但是大明內部根本不是按這個“規定”來辦的,實際上由於土木之變以後的明軍越來越不能打,殺敵的賞格早就翻了幾倍。

    蒙古人哪有那麼多花花腸子,這裏明顯被坑了,而且是啞巴喫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爲高務實的確是“按規矩”辦的。

    魏學曾張嘴結舌了一會兒,終於放棄了,無奈道“好吧,就算你說的都有道理,那接下去莊浪衛那邊要怎麼辦,你可有什麼交待”

    感謝書友“流水的時間”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dj000214”、“viet2003”、“縱浪”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