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45章 《取用疏》
    說上乾貨就上乾貨,高務實在這裏比較了一下宋明兩代的財政收入——他雖然只說了宋朝,但皇帝當然知道本朝歲入,是以不必多說。

    至於結果,當然是觸目驚心,以至於高務實用了“不啻十倍”來形容。接下來還沒完,高務實又繼續例證宋明兩代財政收入差距之大,然後再從各項生產指標如鐵器、糧食(大致估算的產量)、布帛、絲綢等產量來證明實際上大明的“生產力”實際上反而超過前宋。

    不過這一切都是爲了引出另一個要素,他疏言:“故前宋歲入約一億,而其田賦折錢僅約三千萬貫上下(其中實物徵收的米穀2445萬石,折錢徵收部分未知,但數目不會很大),比重不過三成而已;非農之稅款多達七成。故臣言:兩宋之富不在農而在商矣。

    然或曰:我朝寬民愛厚,所以行此歷代未有之仁政,此正聖人之所倡,汝何以兩宋苛政比之?

    臣亦受聖人教化,自也倡導仁政,然則稅之一事,非獨減免既以爲仁政者也!

    其爲稅者,既非朝廷所有,亦非陛下所有,此財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君上代天牧民,臣等襄佐君上。稅用於君者,只爲使君上切實牧民,不受用度掣肘;稅用於臣等,只爲使臣等切實佐君,不受喫穿所迫。粒米半黍,一針一線,皆爲牧民養民之所用,言何苛政?

    或曰:古有湯昌,亦有桀紂。我皇上固神文聖武,焉知後世子孫皆盡賢德?倘有一二不肖,薄賦尚有可限,重稅豈非虐民?

    又曰:官員任免雖有所制,然貌忠實奸、表裏不一者自古未可盡察,若朝廷重稅以徵,其作奸犯科、貪婪自取者所獲十倍於今則如何?

    臣以爲,此正早定規制之所急要也。凡稅之所徵,賬目須清,一兩一錢,來去明晰。此非獨稅法之所當變,戶部等衙計度舊制亦當有所更易。入賬出賬,非一人可爲;入庫出庫,非一人可掌。層層查漏,級級追缺。

    凡賬目不對,須逐級而對照;事出必究,窮十代而未盡!臣請效兵部四侍郎舊制,亦於戶部另設二侍郎,分掌兩新曹。此二新曹者,一曰審計署;二曰關稅署。

    前者專司審計,下轄六司。曰農業審計司,曰工礦審計司,曰商業審計司,曰關稅審計司,曰度支審計司。

    後者專司邊貿海貿,下轄五司。曰邊市司,曰海港司,曰陸緝司,曰海緝司,曰政研保障司。

    其上兩署十一司詳情,臣已隨疏具奏……”

    內閣收到的這道奏疏後面,果然還附帶了一封厚厚的條陳,詳細說明他所提出的“審計署”、“關稅署”連個“新曹”的作用、功能,以及所管轄的範圍、要達成的目標。

    此外,又對兩署的十一個司做了具體說明,包括每個司成立的意義、功能、目標等等,全都詳細說明了一番。

    即便是申時行,對高務實的這道奏疏和“隨疏具奏”的條陳也不得不心下讚歎。

    尤其是附上的那封條陳,洋洋灑灑寫了數萬言之多,其關注的具體事務之詳細,所作安排之周全,完全超乎申時行的想象。

    申時行心中讚歎之後,又不覺深深警醒:高務實履新戶部尚書不過三日,戶部那麼多官員能不能全部認得都不好說,怎麼可能就搞出如此詳細的新設兩署計劃來?任他高務實如何天縱英才,那也絕無可能。

    因此只能說明一件事:這計劃必是早已有之!

    天知道高務實從什麼時候起,就開始琢磨這些東西了!

    但申時行左思右想,又覺得高務實此前應該也沒有料到過自己會被調任戶部尚書。畢竟以他六首狀元的身份,哪怕曾經外放地方爲官,回京之後應該也不會考慮從戶部而入閣,而是走禮部入閣,或者乾脆效仿他三伯高拱,再開一次大明的先例,由吏部尚書入閣!

    反正高務實肯定是想着要入閣的,這一點申時行用腳指頭都能想到。

    既然如此,高務實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起居然就琢磨起了戶部這些事呢?他琢磨這些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申時行以己度人,當然不會認爲高務實這麼做真的只是爲了挽救大明朝。他的思路不由自主地開始跑偏:難道高務實認爲他憑藉“天下文膽”、“天下第一文帥”等身份還不足以固寵,還要把自己打造成爲另一個蔡京?

    (注:宋時蔡京所以受寵,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其理財能力在徽宗看來基本無可替代,不過明代文臣則一般認爲他的財政手段不過是苛政罷了。這裏申時行以蔡京來比高務實,也是出自這一考量。)

    一想到蔡京,自詡爲正人君子的申時行不由得驚出一身汗來,昔日嚴嵩當政,便有很多人將之比爲蔡京,可見蔡京極盛之時的權勢和對皇帝的影響。

    如今高務實對皇帝的影響恐怕已經不弱蔡京、嚴嵩當年,他現在又管着戶部,甚至要把戶部也搞成兵部那樣的“四侍郎制”,先前申時行還只是覺得他的計劃至少看起來頗爲周詳,如今回頭一想……

    糟糕,他這是在培植勢力啊!

    爲什麼這麼想?且不說戶部多了兩侍郎之後,戶部尚書的權威肯定更盛,就單說他那個“審計署”裏頭就有很大的貓膩!

    被高務實擺在審計署六司最後一個的,叫做“度支審計司”,這個司雖然級別不高,只是個“司”,主官不過是正五品的郎中,但它權限極大!

    有多大?中樞各衙門的財政用度,全都要經過它的審計!年初入賬的時候要審查一番,年末出賬還要歸它覈查,看你這衙門今年的開支是不是對得上,有沒有瞞報,有沒有濫用!

    申時行倒抽一口涼氣,額頭上連汗都下來了:好你個高務實,你是要掐住整個中樞各部衙的脖子啊!

    ----------

    感謝書友“曹面子”、“乘月隨風”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初次登陸”的月票支持,謝謝!

    PS:今天這章用古文寫的地方有點太多了,我從晚上六點多寫到十一點一刻。以本書的訂閱情況來看,我這個“費效比”是真的太差太差了,如果換了高務實的話,我猜他一定會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