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幸福的總量
    蘇珊娜的希伯來語原意是百合少女,百合是純潔的象徵。

    在聖經故事中蘇珊娜是一個美貌女子,她品性貞潔,虔信律法,兩位士師長老癡迷於蘇珊娜的美,常常伺機偷窺。有一天蘇珊娜在自家花園準備沐浴時,兩個長老跳出來施暴,蘇珊娜堅拒不從。衆人聽到蘇珊娜的尖叫聲進園,二長老反誣她與人幽會,次日在公審中,蘇珊娜被叛死刑。年輕的先知但以理得到神啓,爲之鳴冤,挽救了蘇珊娜的生命,說謊的長老被處死了。

    盧浮宮裏有不少以這個爲母題的作品,其中不少是拿破崙從意大利搶來的名家之作,喬治安娜將其中一部分退回,原因是“它們不夠好”。

    這些畫過分強調了女性身體的美,卻沒有表現出她的抗爭和驚慌,甚至有一副中的蘇珊娜看起來好像和長老調情的樣子。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不是抗爭的蘇珊娜,而是古羅馬浴場。逛畫廊的時候德農告訴她,有關一個名叫阿爾泰米西婭的意大利女畫家的故事,她18歲的時候遭到了教導自己繪畫老師兼好友阿爾斯蒂諾·塔西的侵犯,她在父親的支持下將塔西告上了法庭。

    長達七個月的審訊時間裏塔西出庭的時間很有限,塔西只需要在法庭上聲稱這個18歲的女孩是個蕩婦勾引了他就可以離開了,更多是阿爾泰米西婭遭到審訊。在此期間她不僅要一遍又一遍得重複被侵犯的過程,還要接受審訊。

    如果喬治安娜是個容易被控制的女人,她此刻已經因爲憤怒控制了頭腦,幹出不理性的事。

    但她只是要求將塔西的作品從盧浮宮裏去除了,全部還給意大利人,另外還有同樣品行不端的藝術家的作品,不論它多麼有名、多麼值錢。

    不是所有的畫家都很糟糕,阿爾泰米西婭後來還和另一個畫家結婚了,兩人一起去了佛羅倫薩,在那裏她創作了不少作品。審訊結束後的阿爾泰米西婭所繪的第一個作品名叫《朱迪斯砍下赫洛佛尼斯的頭顱》,傳統的作品裏那位用美色吸引敵國將軍的寡婦看起來很柔美,看着充滿了聖母的光輝。阿爾泰米西婭的作品裏一個女人是難以控制一個將軍的,即便他睡着了,於是來了一個女人幫忙按着他,兩人合謀將那個將軍給殺了。

    用保羅·委羅內塞在接受宗教審判所審訊時的話來說,這樣的情節才合情合理。和其他男性畫家相比,阿爾泰米西婭的作品其實並不出名,喬治安娜用幾幅名畫換了一副她的作品回來。

    這和男權女權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存在於罪惡發生後的包庇,並且對受害者的再度折磨,期望以此來讓她閉嘴,這種行爲就叫做封建壓迫。

    英國圈地運動的時候也是如此,當時已經君主立憲了,英國的王權和領主權都衰落了,於是議會制定了圈地法。

    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部分,法國大革命後農民土地私有,以後就不用交地租了。在市場經濟興起之前,農民租地的方式是長期的,其中有些地區的地租不斷減少,市場經濟開始後,這種舊租約受到了“價高者得”的衝擊,要養羊的人願意掏更多地租,地主也願意租給他們,原來的佃戶不同意,於是就出現了用暴力將農民趕走的畫面。

    農民被趕走後也是無處伸冤的,同樣按照市場經濟的原理,消費者更願意購買物廉價美的商品,英國貨和法國貨之間存在一定的價格差,畢竟英國的商品因爲奴隸制和機械化大生產比法國要便宜很多。

    法國人反對奴隸制的話,那就不要購買英國貨,或者他們標註清楚這個原材料非奴隸制區域出產,這種貨價格肯定比奴隸制產區的棉花貴,消費者就要花更多的錢了。

    邊沁的功利主義否定了社會契約、自然權力、自然法等抽象概念,認爲這些東西都是違反經驗事實的虛構和幻想,不能用來解釋國家和政治基礎產生的根源,國家的產生完全是人們出於功利的考慮結果。

    功利主義道德精神上完全不同於西方傳統道德,西方傳統道德的基本精神是建立在上帝信仰之上的克己和利他,是與追求個人利益相對立的,而功利主義道德的基本精神則在於日常經驗對個人利益的肯定——人都是自私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種利益可以稱之爲幸福,也可以成爲價值,也可以稱之爲有用。

    海格培養了炸尾螺,德拉科問他這東西有什麼用?不論是藥用還是斯芬克斯這類守寶類寵物,它都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各種目的或目標之上,沒有任何虛無縹緲和神聖之處。

    “功利”或者最大的幸福是指的快樂免除痛苦,它是不否認自我犧牲的,因爲按照穆勒的話來說快樂和幸福也要分爲人的快樂和豬的快樂,對於人來說理智的快樂、感情和想象的快樂以及道的情感的快樂所具有的價值要遠高於單純的感官快樂,做一個不滿足的人勝於做一隻滿足的豬,做不滿足的蘇格拉底勝於做一個滿足的傻瓜。“美德”和“高尚”不存在於自己的幸福或利己,而在於“克己”和“自我犧牲”,前提是這種犧牲要增加“幸福的總量”,否則這種自我犧牲可以被看作浪費。

    功利主義既有外在的又有內在的約束力,外在的是希望從自己的同胞和宇宙主宰那裏得到恩寵,不願意在自己的同胞和宇宙的主宰那裏找不痛快,而內在的約束力則被稱爲“良心”的道德情感,這種道德情感是在於同胞和諧一致的願望上通過教育培育起來的,是完全符合人性、不難爲人遵循的。

    功利主義的終極目標是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它就像賢者之石一樣是煉金術士的終極目標,而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合理的手段。

    正義是什麼?正義這個概念有兩種要素,一是行爲規則,二是贊同行爲規則的情感,即正義感,很多人不明白爲什麼公平正義會和恐怖等同,約束人們停留在利維坦結構裏。

    比如丈夫販奴,妻子贊同丈夫的行爲,她認爲奴隸是財產,是不可侵犯的私有財產,當解放奴隸的消息傳來時,這是對自己財產的侵犯,於是她就會和南北戰爭裏的斯嘉麗和梅蘭妮一樣,將自己的結婚戒指捐獻出來,支持南方軍進行戰爭。

    利維坦不只是代表嫉妒,國家法律就像遊戲規則一樣,參加的人都認同的事情對他們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不公正的,人人都願意如此的事就沒人說是不公正的。奴隸當然不願意當奴隸,但奴隸主可以用暴力讓奴隸願意,當南方軍的暴力無法遏制奴隸和北方佬聯軍的暴力,奴隸制就瓦解了,如果南方軍贏了,那麼奴隸制繼續,甚至原本的自由州也會變成奴隸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