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之爭(一百二十九)
    永樂大帝時的南京,確實有一番盛世的景象,一定程度上是東方世界的中心。

    朱元璋所設計的城牆到他駕崩還沒有完工,而朱棣對它最後是不是能夠完成也不太放在心上,他要做另一件大工程,那就是爲朱元璋豎一個前無古人的大碑,要把父親的豐功偉績都刻在這塊巨大的石碑上,並希望能用這種方式來確立自己繼承皇位的合法性。

    方孝儒是當時南京文章寫得最好的人,朱棣進城後製定方孝儒爲自己寫登基詔書,但方孝儒竟然拒絕了,據說他還在紙上寫了一個“篡”字,於是朱棣一怒之下不只對方孝儒滿門抄斬,還夷其十族。

    在正史中很少見關於朱棣的醜聞,畢竟是篩選過的,野史中五花八門,南京人特別喜歡議論,譬如朱允文在南京想削藩的時候,朱棣是如何在BJ街頭裝瘋賣傻。還有一招叫“瓜蔓抄”,比夷十族還要慘烈,凡是有點牽連的人都抓起來問罪。

    後來永樂大帝的石碑沒有修成,它太大了,只能靜靜地躺在南京郊區,朱棣改修《永樂大典》,它保存了十五世紀之前的各種文獻,當時可以說前無古人,大約只有乾隆時期的《四庫全書》能與之媲美。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朱棣遷都後依舊派人到初尋找朱允文的下落,鄭和下西洋就是爲了這個目的。

    一開始朱元璋建新都城,將江西、浙江的富人遷入南京,朱棣遷都,又將這些富人遷入了BJ。

    雖然說瑞雪兆豐年,但西湖的雪景大概三年賞一次,而且湖水不結冰,BJ那地方冷到不儲備煤就要凍死人,況且元朝蒙古人還沒有完全消停,富人並不“自願”去實邊的,即便朱棣開出了免五年賦稅的條件。

    萬幸的是還有京杭大運河,富人帶着細軟搬家還比較方便。兩京制度確立起,評價褒貶不一,如黃宗羲這樣的人認爲江南之民爲了漕運和運輸糧食疲於奔命,即便很多北遷的南方富人後來也開始在BJ郊區開荒,BJ還是無法做到自給自足。

    但是兩京制也構築了華北平原、黃淮流域、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如果僅僅是爲了運糧,海運雖然風險較高,但長久來看卻是經濟的,不必對河道本身投以巨資。

    實際上大運河暢通不僅保障了京師物資流通需求,而且促成運河沿岸城鎮、鄉村星羅棋佈、人口稠密、商業繁榮,諸如造船、瓷器、釀造、紡織、編織、印刷、造紙等難以盡數的行業蓬勃發展。繁忙的大運河凝聚了皇朝,托起了朝廷大一統的局面。

    漕運既是朝廷財政經濟的生命線,也是個花錢的無底洞。運河上失竊的案件經常發生,若是緊急公文,非馬遞不可,分爲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普通的公文傳遞則走的水路,偶有報匣沉入水中,反正舉人寄往BJ的那幾封信都不見了。

    在康熙的起居注中記載了他第一次過南京的情形,他親率內大臣、侍衛、部院官員去明孝陵,並在孝陵殿前行三拜九叩的大禮,還撒了三杯奠酒,後來他還寫了一篇文章,叫《過金陵論》,就跟賈誼寫《過秦論》一樣,對明孝陵的衰亡做出了評價,認爲“承平日久,忽於治安”、“六朝偏安、弗克自振”、“萬曆以後,政史漸弛,宦寺黨朋,互相構陷”。接着他又大書明太祖朱元璋的豐功偉績,還寫下了“治隆唐宋”的御碑,留在了明孝陵。

    崑曲發源自崑山,卻盛於南京,接着沿着大運河一路流傳,湯顯祖寫的《牡丹亭》和孔尚任寫的《桃花扇》都是。

    《竇娥冤》是元曲,它早於崑曲流行,唱腔用的是“北調”,並且同樣在大運河流傳。

    戲臺上演皇帝的演員需要粉墨登場,戲臺下的皇帝不施粉黛,卻同樣可以演戲。

    尼克可不想和曹曦一樣被忽然抓捕,又或者更糟,昨天提督收到消息,他要啓程去BJ了,似乎在南京的申辯一切順利。

    這是否意味着尼克也要跟着他一起走呢?還是趁着這個機會找船離開?免得“自投羅網”。

    最終尼克決定冒險賭一次,舉人也是同樣的想法,於是他們一起踏上了去BJ的官船。

    婉寧一直顯得悶悶不樂,可能她還在擔心曹曦,他已經先他們一步去京城了。

    舉人的神色看起來也有些惆悵,他說明朝的時候,京內沒有正式王府,所以宮廷而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公主府,永樂遷都後在京城掀起一股建房的熱潮,許多巨宅名苑位於十剎海附近。

    公主府由朝廷興建,公侯府一般自建,朝廷給補貼,朝廷重臣有機會獲得賞賜的宅邸,但這屬於公產,重臣去位會被收回。

    尼克也不知道他想的是那位在庫倫大臣妻子家做丫鬟的“襲人”,還是想起了和他一起參加科舉,自己娶了大學士女兒,兒子娶了公主,後來又被賜自盡的和珅,但這次不愉快的旅行很快就要結束了,尼克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隨着船逐漸靠近BJ,兩岸的景色也發生了變化,地勢有了高低起伏,不想江淮那樣平坦。

    整座古城被包裹在綠蔭蔥蔥的樹林裏,那種蔥蔥郁郁的效果如同陵墓周邊茂密的森林,廟宇和豪華住宅周圍隱在其間。

    從城南看到的風景是這樣的,如果遊客從城北進入,高大的城牆就會擋住他的視線,每段城牆隔開不遠就是一座箭樓,箭樓的造型即新奇又宏偉。

    BJ城內沒有大河流穿過,原來通往積水潭的運河也已經趨於乾涸,因此他們的船不能直接駛向京杭大運河的終點,同時也是BJ的起點——十剎海。

    他們下船登上了轎子,就像皇帝在清江浦棄船登陸,這忽上忽下的道路讓轎伕們吃盡了苦頭。

    穿過城牆,進入城裏後,從遠處看到高大的城牆給人的感覺會一掃而空,城內的道路相當寬敞,也相當筆直,大多數房子外牆帶着歲月的斑駁,顯得有些破敗,水井就娃在道路正中間,各處下水道都敞着口字,散發着惡臭,每條小街拐角處都有隨意挖的洞,從那兒飄出一股難聞的騷味。這表明富裕的中國人所追求的精緻生活的雅興尚未影響到公衆。

    《永樂大典》雖然蒐藏豐富資料,卻因爲書卷太多,不容易刊印,因此在明嘉靖年間只留下一個副本,原本不知何時已經被毀壞殆盡,這樣一來這個副本就顯得特別珍貴了。

    明末清初時,副本存放在“皇史宬”,雍正時期又移存到東交民巷的翰林院典籍庫。

    及至要編寫《四庫全書》時,乾隆帝接受了AH學政朱筠的建議,從《永樂大典》中輯錄現在很少流通很難見到的圖書資料,編入《四庫全書》中,由此庫存的《永樂大典》得以利用。